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拯救现象运动和元素论者

这样,我们说,在埃利亚学派这个极端本质主义立场的刺激下,一场拯救现象的运动就在希腊知识界兴起了。它核心的理论目标就是,如何在承认巴门尼德所奠定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路线正确性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保存经验现象的实在性,使它们不至于像在埃利亚学派极端本质主义思想路线中那样作为假象而被否认。也就是说,人们企图既保存被视为现象的世界的动变生灭,又保存被视为本质的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存在,而方法就是用不变的本质来说明变化的现象,使它们得以被拯救。这样,在巴门尼德之后的早期希腊哲学中就兴起了所谓的“拯救现象”的运动,这是一场范围广泛的思想运动,绝大部分希腊思想家都被卷入这场运动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有,主张“四元素说”的恩培多克勒,主张“种子说”的阿那克萨戈拉,以及以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学派。

恩培多克勒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人,主要活动的时间是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大约比巴门尼德晚20年。他是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人,根据古代记载,他是诗人、哲学家、医生、政治家、先知甚至还是魔法师。恩培多克勒的思想受到了毕达戈拉斯和巴门尼德的影响,他正是从巴门尼德所开创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哲学传统出发,尝试用不同于巴门尼德学派的方法来对经验现象进行解释,这就具体体现在他的四元素说上。

简单来说,在恩培多克勒看来,既然巴门尼德已经通过他的存在之思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变化的世界有其静止不动的本质,那么发现这一本质并用它来说明变化的经验现象也就是哲学首要的工作。基于这样的考虑,再结合早期希腊宇宙生成论传统中的思想范式,恩培多克勒便认为,构成世界的不变的基础的有四个元素,也就是他所说的“四根”,即水、土、火、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还原为这四个元素,都是这四个元素按照不同的比例关系的结合,而这种结合的消失也就构成了事物的消灭。根据这样一种解释,很显然,世界的生成和消灭以及事物的多样性就成为现象,它们实际上只是这四个元素结合或分离的结果,从而,在根本上便没有生成和消灭,有的只是四个基本元素以及它们的结合和分离。四个基本元素的结合在造成一个东西生成的同时也造成了另一个东西的消灭;反过来,四个基本元素的分离在造成一个东西消灭的同时也造成了另一个东西的生成。生成和消灭彼此循环不已,而在这生灭变幻的现象的背后是不变的四个基本元素。所以,恩培多克勒这样说:“它们从不停止连续的变换,就此而言按照循环它们永远是不动的。”[9]此外,为了解释四个在本质上是不动的元素如何又能够彼此结合或者相互分离,从动力学的机制考虑,恩培多克勒在他的“四根”之外又提出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原则,这就是友爱与斗争。恩培多克勒认为,正是友爱造成了元素彼此之间的结合,而斗争则造成了元素彼此之间的分离。他这样说:“它们从不停止连续的变化,时而通过友爱万物聚集为一,时而又通过斗争之憎恨每一个被分开。”[10]恩培多克勒认为,正是友爱和斗争所引起的四元素的结合与分离产生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请看无处不在的炙热、明亮的太阳,

而你也看到沐浴在灿烂与光线中的神圣事物,

在万物之中的雨水黑暗又冰冷;

从土中流出有根和坚固的东西。

在仇恨中它们全都是殊异而两分的,

而在友爱中它们又走到一起并且彼此渴望。

由它们构成了一切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和今后存在的东西,

树木萌发,男人和女人,兽类和鸟儿,由水滋养的鱼儿,

以及长生的、无上荣耀的众神。

因为就是这些东西,彼此贯通

生成不同样式的东西;混合最终变化了这么多。[11]

这样,通过运用水、土、火、气这四个基本元素以及友爱和斗争所产生的结合与分离的运动,恩培多克勒就在坚持和维护巴门尼德所奠定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路线的基础上解释了经验世界的变化和生灭,解释了经验世界的多样性,使这一切能够作为被合理解释的现象保存下来。

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说”毫无疑问是一种宇宙生成论,因为,它关注的是宇宙的生灭变化,并企图为它提供解释。但是,我们说,这又是一种全新的宇宙生成论。它和早期希腊宇宙生成论的根本不同之点就在于,它是站在巴门尼德所奠定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平台上来思考和解释宇宙的生灭变化的,与早期希腊宇宙生成论肯定世界的生灭变化,把它看成世界的根本原则不同,这种新的宇宙生成论实际上是不承认世界的生灭变化的,它用元素的结合与分离来解释宇宙的生灭变化,看起来像是使宇宙的生灭变化得到了保存,实际上却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取消了宇宙的生灭变化,代之以为数不多的几个元素的简单运动。对此,恩培多克勒自己是有着非常清楚的意识的,他从他的新理论出发,针对传统的把万物看成有生有灭的观点,明确地这样说:

我将告诉你另一件事:出生不属于任何一个

有死者,也没有任何终结属于可憎的死亡,

而是唯有混合和混合者的交换

存在,而出生由人命名给那些东西。

当它们按照人被混合来到空气中

或者按照野兽的种类或者按照植物

或者按照鸟,这时他们就说这个在生成,

而当它们被分开,便又说这是不幸的厄运;

他们不是按正确的来称呼,而就连我自己也按照习俗。

傻子们:因为他们没有深谋远虑的思想,

他们以为那从前不存在的在生成

或者一个东西死掉了而且彻底被毁掉了。

因为从绝不存在中无法生成

而存在被毁掉也是无效的和不可听闻的;

因为,只要有人将它永远固定,它就将永远在那里。[12]

很清楚,在这里不仅生成与消灭被明确否定了,而且人、动物、植物的存在也被明确为只是各种元素混合的产物,真实的是各种元素及其混合,而并不是人、动物或植物。恩培多克勒承认,我们只是按照习俗才能够谈起它们的生成与消灭。同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最后几句话,因为,正是在这几句话中,很显然,恩培多克勒重复的不过是巴门尼德的思想。因为,正是在著名的残篇8中,巴门尼德这样说:

但存在者怎么可能在以后存在呢?又怎么可能被生成呢?

因为如果它曾被生成,现在便不在,如果它将要存在,现在也不在。

这样生成便消灭了,而毁灭也不可听闻。[13]

显然,正是根据这种表达方式上的高度的相似性,我们可以断定恩培多克勒对巴门尼德思想的继承关系,他正是在巴门尼德所开创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想路线之后来展开自己的哲学活动的新一代思想家,他实际上改变了早期希腊宇宙生成论的基本思想模式,形成了一种解释宇宙生成变化的自然哲学的新模式。这个模式的影响有多么深远,我们只要看看经典物理学的原子理论就清楚了。

如果我们对恩培多克勒的思想有了这样深入的认识,那么阿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学派的观点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们实际上都采用了类似于恩培多克勒的新宇宙生成论模式来解释宇宙的生灭变化,只不过在具体的理论构造上有所不同而已。

阿那克萨戈拉是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克拉佐美奈人,他年纪比恩培多克勒稍大,但是开始哲学活动的时间要晚于恩培多克勒,正是从他开始,希腊哲学又再次从意大利回到了伊奥尼亚。他是把哲学带到希腊本土雅典的第一个哲学家。他于公元前480年左右来到雅典,在雅典待了近30年,在那里开展他的哲学活动。由于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和雅典的宗教传统不合,在大约公元前450年他被雅典人所驱逐。据亚里士多德所说,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选择生而不是不生时,他说:“为了思考天和宇宙的整个秩序。”[14]

阿那克萨戈拉有许多在他那个时代惊人的天文学思想。他是最早明确地提到月亮的光芒来自太阳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最早认识到月蚀原因的哲学家。他这样说:“月亮没有自己的光,而是得自于太阳。……当大地遮挡时,月亮就发生了蚀……”[15]他还根据他对陨石的观察,明确地指出在希腊人心目中的太阳神以及各个神圣的星辰实际上只是燃烧的石头。[16]他认为月亮不仅是土做的,而且在它上面还有平原和山谷。[17]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许他的天文学思想中最令人感到吃惊的是,他认为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存在,在这些世界中有着与我们相同的人和相同的生活。他这样说:

……人和其他有灵魂的动物被构造出来了。城邦为人所共同居住了,田地被建造了,就像在我们这里一样,而且他们也有太阳、月亮和其他东西,就像在我们这里一样,并且大地为他们生长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东西,他们将其中有益的东西收获进家里加以利用。[18]

这就是希腊天文学和宇宙论在阿那克萨戈拉这里所达到的成就,它确实是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

阿那克萨戈拉主要的宇宙生成论思想就是他所提出的“种子说”。这个理论和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的差别仅在于,它没有把宇宙万物的生灭变化归结于四个元素,因为在阿那克萨戈拉看来,仅凭四个元素的结合与分离不足以解释宇宙万物千差万别的多样性。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无数同质的微粒,也就是他称为“种子”或同素体的东西混合而成的。这些微粒的性质各不相同,但是每一个就其自身而言在性质上都是单纯的。由于它们小到了极致,并且彼此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因此,无论就它们每一个来说还是就它们的混合所造成的那个原始的混合体而言,其性质都是难以分辨的。只有当其中相同性质的微粒以很大的数量聚合在一起,在那个原始的混合体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大到可以被我们知觉的程度,具有特殊性质的事物才表现出来;但就是这样,其中也还是蕴涵着所有其他性质的微粒,只不过在数量上不占优势而已。所以,阿那克萨戈拉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混同,一切在一切之中。他这样说:

万物一体,多也无限,小也无限;因为,就连小也是无限的。当全部存在者是一体时,由于微小,没有一个是明显的。[19]

而且既然大的和小的部分在数量上是相等的,这样,一切也就会在一切之中;它们也不可能分离存在,而是一切分有一切的部分。[20]

这样,阿那克萨戈拉就构造了一个由他所设想的数量无限多、体积无限小的种子或同素体所构成的原始的混合体,它是无生无灭的,生成和消灭不过是这些种子的彼此的结合与分离而已。也就是说,当一类性质的种子在数量上聚集到了一定的程度,一个具体的事物就生成了,而当另一类性质的种子在数量上聚集到一定的程度,取代了前一类性质的种子在数量上的优势,这个事物就表现为性质的变化或者事物本身的消灭。由于原始混合体表现为无数种子的结合与分离,从而,它也就表现为整个宇宙范围内的生成和消灭。所以,阿那克萨戈拉在某种意义上又重新恢复了阿那克西美尼的基于气的疏散和凝聚的宇宙生成论的模式,例如,在谈到宇宙生成的开端时,他这样说:

浓厚、潮湿、寒冷与阴暗聚集在这里,这里现在是土,而稀薄、温暖、干燥(与明亮)散开到以太的更远处。

从这些被分开的东西中大地凝固;因为从云中水被分开,从水中土被分开,从土中石头被寒冷所凝固,而它们散开得远甚于水。[21]

在这里,如果我们读得稍微粗糙一些,我们还以为是阿那克西美尼在重新开口讲话呢。因为,阿那克西美尼也讲过类似的话,说气的疏散是火,气的凝聚是风、是云,而云的凝聚就会产生水、产生土甚至产生石头。我们绝不能够时序倒错地从基本物质元素的角度来理解阿那克西美尼的气,他的气在更多的意义上只是宇宙整体变化的物质形态的体现,他的疏散与凝聚仅仅是就变化整体所赖以进行的运动机制而言的,而不是就元素的结合与分离而言的。而阿那克萨戈拉却是活动在巴门尼德以后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平台上的,从而,他讨论的不是变化以及如何变化,而是不变的本质和如何用不变的本质来解释变化的现象。所以,如同恩培多克勒一样,阿那克萨戈拉也同样是否定生成和毁灭的真实性的,他这样说:

希腊人对生成和毁灭认识得不正确;因为无物生成也无物毁灭,而是来自存在物的混合和分离。因此将生成称作混合、毁灭称作分离就有可能是正确的。[22]

这当然依旧是对巴门尼德否定生成与毁灭的思想的重述。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地说,巴门尼德的存在之思奠定了希腊思想乃至西方思想之后发展的基本模式。在巴门尼德之后,西方思想家要离开一个有关基本存在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平台来进行思考,是非常困难的。

实际上,在哲学史上,阿那克萨戈拉更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他第一个提出了(“心灵”)这个概念。他不仅用这个概念从动力学的角度说明种子微粒的结合与分离是怎样发生的,以此来解释世界的物理的形成过程,而且还用这个概念来强调这一过程的理性秩序甚至理性知识的内涵。具体来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彼此混合、一切在一切之中的,但只除了一种东西,这就是心灵。只有心灵是不与其他东西相混合而独立存在的,所以,“它在一切事物中是最精细、最纯粹的”[23]。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正是心灵自身的旋转引起了宇宙中其他东西的旋转,而正是宇宙的这一旋转运动造成了我们前面所谈到的无数种子的结合与分离,和宇宙范围内的万事万物的生成与消灭。这样,毫无疑问,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便首先具有物质的内涵,它并不是像现代心灵哲学中的心灵概念那样仅仅具有思维的内涵。阿那克萨戈拉使用这个概念,一方面是要从物理的方面来说明世界生灭变化的原因。但是,另一方面,阿那克萨戈拉又并不拒绝心灵这个概念自身所具有的思维的内涵。他不仅说它“具有关于一切的所有知识”[24],而且说它“知道一切混合的东西、分开的东西和分离的东西”[25],也就是说,在这里他强调的恰恰是心灵思维的、认知的功能,他赋予它具有理性知识的内涵。而我们说恰恰这一点是重要的,因为这使得心灵在作为一种物质存在的同时也具有思维的存在,同时,也使它摆脱了仅仅从动力学的角度来对宇宙的生灭变化加以说明的片面性,而具有对宇宙的生灭变化从其理性秩序的角度来加以解释的功能。因此,阿那克萨戈拉就心灵的这一内涵才这样说:“凡是过去将要存在、曾在、现在以及将在的一切,心灵都予以安排,也包括星辰、太阳、月亮、气、以太这些分开的东西现在所旋转的那种旋转。”[26]这样,同恩培多克勒单纯作为动力学原则的友爱与斗争相比,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概念包含了更丰富的内涵,通过这个概念,对世界从理性原则的角度来加以说明的任务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它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事物的定义即形式因的哲学追求。

最后,我们来谈谈原子论学派。这个学派有时又被称作阿布德拉学派,因为它的两个主要代表——传说中的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都是阿布德拉城邦的人。现存留基波观点的来源多少有些不可靠,所以我们主要谈的就是德谟克利特基于原子论的宇宙生成论。

德谟克利特可以说是古代世界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从保存下来的他著作的目录来看,举凡当时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都有过深入的研究。他通晓物理学、伦理学、数学、天文学、气象学、解剖学、地质学、地理学,等等。据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他曾前往埃及向那里的祭司学习几何学,也曾前往波斯拜访迦勒底人,并抵达过波斯湾。……他还同印度的裸体派哲学家相熟,并前往过埃塞俄比亚”[27]。他的哲学就是建筑在这广博的经验之上的。他比阿那克萨戈拉小40岁,从而,研究者推算他大约出生在公元前460年,这样,相比于出生于公元前469年的苏格拉底,他就大概小了10岁。而他的寿命又很长,有的说法甚至说他活了109岁。如果是这样,那么他就不仅活动在与苏格拉底同时,而且在很大一部分时间上甚至与柏拉图相重叠。一个古代记载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个记载说他曾经到过雅典,并且知道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不知道他,因此,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到过雅典,但无人认识我。”[28]而另一个古代记载则说,“柏拉图曾想烧毁他所能收集到的德谟克利特的所有著作,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阿密克拉斯和克雷尼阿斯阻止了他,说那样没有任何用处,因为那些书早已经广为流传了”[29]。这样,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的,虽然德谟克利特被归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但是按照他哲学活动的实际时间,他并不在苏格拉底之前,相反,甚至还在苏格拉底之后,因为在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去世时,他才61岁。而就他著作的广博和成熟而言,我们甚至更应当把他的思想成就归属于古典希腊哲学的总范畴之列。柏拉图以德谟克利特的哲学作为自己的一个强大对手,就是充分的证明。

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著作中,有两本著作最为重要,这就是《大系统》和《小系统》,原子论学派宇宙生成论的主要观点就记载在其中。同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的宇宙生成论相比,德谟克利特更为彻底地贯彻了巴门尼德的理论原则,将纷繁复杂、形态万殊、生灭流转的事物全部归结为两种最为简单的本原——原子(存在)和虚空(不存在)。原子是没有任何性质的、不可分割的因而在体积上无限小的空白质点,它的希腊文本义就是指不可分割者,唯一能够区别它们的就是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它们在虚空中相互碰撞,这种碰撞所造成的涡旋运动以及由此而来的彼此的结合与分离产生了我们通常所见的各种事物以及这些事物的生灭变化。经验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是由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数量和形状所决定的。虚空既为原子的运动提供了空间,又为原子的排列组合提供了空间。这样,原子和原子活动于其中的虚空就构成了事物的不变的基础,而涡旋运动所造成的原子在虚空中的一定的排列组合的必然性就构成了我们经验中的各种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灭。德谟克利特以此便解释了所有的经验现象,同时也就把一切都归于经验现象,除了原子和虚空。因此,针对各种经验事物的性质,德谟克利特才这样说:“在习俗上是甜的,在习俗上是苦的,在习俗上是热的,在习俗上是冷的,在习俗上是颜色,但在实际上是原子和虚空。”[30]这样,以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的多样性为一端作为现象,以原子和虚空这两种最简单的原则为一端作为本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做到了巴门尼德的哲学所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就是解释了世界的运动、变化和生灭,使它们作为被本质合理解释过的现象得到了拯救。

实际上,在巴门尼德的埃利亚学派之后,希腊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工作就是,如何用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化的东西,如何将变化最终归结于不变。以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者为代表的元素论者们尝试用不变的物质元素来对变化的世界进行解释,而我们后面将会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则走了另外一条不同的路线,这就是尝试用不变的形式法则来对变化的世界进行解释。这就是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初的那场拯救现象的运动。这场运动从根本上改造了早期希腊的宇宙生成论,在一种本体论的新框架下形成了全新的宇宙生成论模式,以后发展起来的自然哲学甚至自然科学都是在这个模式上展开的,而本质与现象这一对属于形而上学基本范畴的概念也就构成了西方思想的一个恒常主题。因此,我们才说,巴门尼德所奠定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传统彻底改变了希腊思想的格局,是希腊思想乃至西方思想的转折点。


注释

[1]Hermann Diels,Walther Kranz,Die Fragmente Der Vorsokratiker,Erster Band,Weidmannsche Verlagsbuchhandlung,1960,S.98.

[2]参见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354~355页。

[3]转引上书,253页。

[4]参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A5,986b22。

[5]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366页。

[6]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391页。

[7]参见柏拉图:《巴门尼德篇》127D-E:“如果存在者是多,那么因此必然它们是既类似又不类似,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类似者既不能类似,类似者也不能不类似……如果不类似者类似和类似者不类似不可能,是多也就不可能。因为如果是多,就会遭受各种不可能。”(据洛布本中古希腊原文直接译出。)在这里,“类似”和“不类似”实际上就是运用逻辑同一律对事物的综合与区分,事物既可以运用逻辑同一律在共性上综合为一,也可以运用逻辑同一律在个性上区分为多。而由于多总是可以被归结为一,因此,在芝诺看来,根据逻辑同一律,说存在者是多就是不可能的,而必须说存在者是一。

[8]参见亚里士多德:《物理学》Z9,238b9以下。

[9]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447页。

[10]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447页。

[11]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457页。

[12]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453~454页。

[13]转引上书,386页。

[14]参见亚里士多德:《欧德谟斯伦理学》1216a13-14。

[15]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601~602页。

[16]参见上书,601页。

[17]参见上书,601页。

[18]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598页。

[19]转引上书,564页。

[20]转引上书,578页。

[21]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587页。

[22]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565~566页。

[23]转引上书,574页。

[24]转引上书,574页。

[25]转引上书,575页。

[26]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575页。

[27]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1.13,徐开来、溥林译,900~901页。

[28]同上书,901页。

[29]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1.13,徐开来、溥林译,904~905页。

[30]转引自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聂敏里译,6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