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金融结构优化与供给侧改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路径

一 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本书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与金融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该研究领域较为缺乏制度分析、演化分析这一现状,试图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分析金融制度变革背景下金融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路径,揭示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结构、制度等相关变量,提出相关假说(假说Ⅰ、Ⅱ、Ⅲ、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为优化金融结构、变革金融制度提供政策建议。

本书的总体框架见图1-1。

图1-1 本书技术路线

二 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1)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一方面,从金融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金融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与总体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性质、不同阶段技术创新及其与不同类型金融结构的协同演化进行分析,以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对美、英、德、日、法等国历史发展中金融制度、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历史分析,从中凝练出研究对象。

(2)比较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

一方面,对美、英、德、日、法等国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以获得对我国金融结构发展的若干启示;另一方面,从制度变革层面探讨我国金融结构扭曲的制度成因以及金融制度变革通过对金融结构的传导而促进技术创新的综合影响。

(3)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一方面,规范分析支持金融制度变革、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理论关系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构建金融制度、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三者相互关系的计量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选定技术创新、金融结构、金融制度的核心指标,并借助Eviews软件对我国近年来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采用规范分析方法探讨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金融结构优化和金融制度变革的路径设计和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