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吃饭——养育独立有餐桌礼仪的孩子
吃出一个独立的孩子
每年新生入园之际,我都会负责设计一些调查问卷或是评估测验,了解新生的发展状况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期望。我们曾经自编家长评估问卷,考察家长在幼儿入园后,最为关心的问题,以及期望幼儿在幼儿园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详见图1和图2),父母们在孩子入园时最关注的三个问题是吃饭、午睡和分离哭闹。其中吃饭居于首位,32%的家长最担心孩子入园后的吃饭问题。与此同时,我们的家长也是非常关注孩子个性发展和自理能力的增长。调查结果显示,42%的家长期望孩子获得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26%的家长期望孩子的自理能力获得发展。
图1 孩子入园之初父母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及其百分比
图2 父母期望孩子在幼儿园期间获得的发展及其百分比
现在,我们来将两个结果进行整合分析。根据往年的追踪观察,我们发现,那些吃饭好,进餐能够自理的小朋友,往往在幼儿园有良好的适应,不仅哭闹时间短,而且能够很快享受到幼儿园生活的乐趣,比如集体游戏、同伴互动、情绪稳定乐观等。所以说,孩子能不能具有很好的独立性,首先就要取决于他能不能自己很好地吃饭,自给自足,满足自己的进餐需要。
如果我们的父母认为,吃饭是吃饭,独立是独立,那就大错特错。因为没有吃饭的独立,就不能有孩子个性发展中的独立和自信,一个连自己吃饭都做不到的小朋友,怎么能有勇气独立自信地面对外面偌大的世界?
而实际上,吃饭不能独立的小朋友却是随处可见:
如果大家觉得吃饭只是阻碍小孩子的发展,影响了最初的入园适应,根本妨碍不了大孩子,那你可能又错了。我来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案例:
自己吃饭,养成良好的进餐作息习惯,有无数的好处:生活规律,身体健康;精细动作发展得好;自理能力强,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很多父母,支付昂贵费用,花费大量时间,让孩子去上早教班以及各种园外兴趣班,却不肯或是不知孩子的很多能力都可以在吃饭中获得。
孩子自己点餐点出自主性
先来分享一个吃饭的小故事吧。一次,我在眉州小吃吃饭,当天中午人很多,隔壁桌坐着一家三口。一上来,点菜,爸爸妈妈各点了一些,孩子四五岁吧,也要点,爸妈异口同声地说:“你点的都没营养,不健康,别点了。”孩子还挺顺从,只是撅了撅嘴,没再言语。接下来,在等餐的时间里,父母尤其是爸爸就开启了训导:“闺女,我可告诉你,这个英语培训班的钱我给你交了,两万多块钱呢,你可得好好学啊,听没听见?”孩子点点头,说了句:“爸爸,我饿了。”爸爸对于女儿的话语没有任何回应,接着重复了一遍:“这个英语培训班的钱我给你交了,两万多块钱呢,你可得好好学啊!”终于等到饭菜上桌了,孩子估计饿得不行了,上来就想夹东西吃。爸爸一把按住孩子的手和筷子,说:“等会儿再吃,先把今天试听课老师教的说一遍,再吃!”孩子只好说了,有的忘了,爸爸又教训了一番:“这学英语就得敢说,敢张嘴,你总是唯唯诺诺的,怎么能学好?得大声说出来,主动大方地表现!”。终于可以吃到东西了,孩子吃完一个,又想吃另外一个,爸爸立马拦住:“别动,这个粘,你弄不好,把嘴张开,爸爸喂你。”看着这个三口之家,我真是无言以对,对于小朋友,我真觉得她好可怜啊!这个爸爸是怎么了,且不说一位父亲有多么地絮叨琐碎,对孩子哪有半点的尊重?连点个自己想吃的东西都不让,连自己喜欢的想多吃一口,还得由父母代劳,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独立大方自主敢说话,一方面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包办代替打断或是阻止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多么的矛盾和纠结。孩子现在还小,养育失败可能不够明显,随着孩子的长大,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一定难以逃脱父母“爱的牢笼”。
吃饭,看似小事,实际上是件蕴含深刻养育理念的大事情。尤其是在好几个家庭聚会时,你仔细观察就会很容易发现,那些自己吃饭很好的孩子,往往在同伴中也会很有主见、个性独立,而那些要爸爸妈妈连哄带喂的孩子,不是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就是被父母管控过严,孩子长大后容易叛逆。虽然只是一件吃饭的小事,我们却能瞥见很多背后的东西。所以,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可以如此养育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两岁,就完全可以自食其力,自己吃东西了。
如果孩子已经三岁,就要鼓励他点自己爱吃的餐,父母绝对不能总是大包大揽的,以营养和健康为名,剥夺孩子点餐的权利。
如果孩子再长大一些,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参与做饭,了解食物,比如包饺子等。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父母带着孩子出去就餐的机会自然随之增加。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带着孩子旅游在外,都免不了要去选择一些食物。此时,我们通过吃培养孩子的机会就来了。
很多餐厅的菜单都会配有图片,尤其是一些西餐厅,此时,我们的父母最好不要大包大揽地帮助孩子点完所有的餐食,一定要有意识地给孩子也提供一份菜单,鼓励孩子自己点上一两份餐食。这种点餐,不仅能提高孩子吃饭的积极性,还能够无形中培养孩子了解自己,有主见地进行选择的能力。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不乏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很喜欢跟着老师一起做游戏,也很喜欢跟同伴进行互动,但是当老师请他们进行自主选择游戏,自由组合游戏,自己组合参与活动的时候,这些孩子往往就会显得束手无策,究其原因,还是家人包办代替现象比较严重。日常养育中,总觉得孩子年龄尚小,孩子自己不会选择,选不好,所以几乎不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事事为孩子安排好,孩子吃什么全由父母决定。无形之中,便剥夺了孩子独立选择的机会。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就很难有主见,生活上也容易稀里糊涂,不明白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在哪里。
吃饭竟然是一堂微妙的教养课
3岁之前,父母可以把重点放在关注孩子独立吃饭方面,以及对吃饭有兴趣这一教育要点上。但是,当孩子三四岁以后,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孩子就餐时的礼仪。遵守餐桌礼仪的宝贝,不仅能够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而且从孩子自身来讲,也能反映出他对社会规则的理解能力和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
以往,孩子在家吃饭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在外聚餐时就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比如事先提醒孩子:即使再喜欢也不能霸占着一个菜,或是连续夹一个菜。遇到孩子喜欢吃的菜,父母一次可以适当协助他们多夹一些,但是绝不能完全霸占。这是一个需要延迟满足的过程。而且,鼓励孩子学会跟父母用语言沟通,轻轻地告诉父母自己想吃什么以及爱吃什么,而不是一味地用肢体语言满足自己的需求,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些要求,应该在孩子上餐桌之前就要有所提示,或是通过跟孩子玩过家家的假装游戏时,把这些教育和要求潜移默化地植入到游戏之中,让孩子逐渐习得餐桌礼仪。
当孩子在餐桌上无法按照要求做到时,父母要懂得有选择性地退让,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和被爱,而不是被父母强制和压抑。比如孩子非要把一个菜放在自己的跟前时,有爱的管教可以这样做:“哇,原来你喜欢吃这个菜啊。妈妈记住了,以后回家给你做,每次都给你点这个菜好吗?可是,除了你,还有好多人也喜欢这个菜,大家都想吃它,咱们得轮流吃!”这样虽然孩子也有可能会拒绝,但是因为喜好得到了了解和认同,心思能够被父母明了,所以往往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不再执意把菜放在自己跟前。
鼓励孩子尝试多种餐具
世上的餐具多种多样,每个国家也是有所不同。孩子最初的餐具就是他们的双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开始练习使用各种餐具,这样不仅更加文明卫生,也能促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
勺子、筷子、叉子等是孩子经常需要使用到的餐具。有爱的管教时,父母会为孩子提供多种餐具,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使用的餐具就餐。有没有事先提供多种餐具,往往导致孩子在这方面差距非常大。比如有的孩子由于半岁以后就接触各类餐具,因此一岁多就能把筷子用得很好,可是很多上了中班四五岁的孩子,筷子还是用得很不利落。因为缺乏从小练习和累积孩子使用餐具的能力,使得孩子往往在使用画笔、剪刀,以及拿笔写字这些精细动作当中表现得不是很好。而那些餐具用的好的孩子,在各类握笔剪画的活中也常有更棒的表现。
爱孩子就得了解太心直口快的心理特点,才能避免餐桌上的尴尬
三四岁的孩子,可能经常干些让家长感到难堪,无法应对的事情。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懂事,没有教养,不懂礼貌,缺乏为人处世的社会性。但有时又会觉得孩子内心单纯、思维简单,想要保有孩子的童真。因此,家长常常感到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引导。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之所以心直口快,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理解还存在着局限性,能力发展得不够好,水平不够高所致。
何为心理理解能力?心理理解能力(Mind Understanding),是指个体具有将自身和其他个体的行为归因为心理状态的能力。其核心内容是:个体对自身和他人基本心理状态(如愿望、意图、信念、情绪等)的理解,及其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
案例中的卉卉,如果能够考虑到身边苗苗姐姐的心理状态,顾及到姐姐的负性情绪,可能就仅仅只会拒绝吃饭,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会再说后半句话,伤害到姐姐的自尊。此时,卉卉心直口快,更多的也是由于她的年龄所致,因为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四岁以后的孩子才能老练地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考虑到社会交往中不同人的心情感受。
心理理解能力和同伴交往的关系是怎样的?研究者们对四到六岁儿童的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解能力越强,越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理解能力越弱,同伴接纳程度越低。对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者们从两种角度加以解释,一种解释是心理理解能力好的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会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采取更加有利于交往的言行举止,最终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喜欢,反之那些心理理解能力差的儿童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同伴的想法、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其他小朋友的需求,常常表现出攻击等反社会行为;另一种解释是那些受欢迎的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小朋友共同游戏,交流想法观点,参与合作活动,因此能够互相学习,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心理理解能力,而那些处于被拒绝地位的儿童,由于缺乏与同伴游戏互动经验,与同伴交流讨论心理状态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心理理解上的得分也会差于那些社交经验丰富的高同伴接纳水平的儿童。
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理解能力?可见,个体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语言、社会交往经验、游戏体验等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孩子的心理理解能力,让孩子不再那么心直口快,令人尴尬:
1.日常交流中,多使用跟心理状态有关的词语,促使孩子关注内心感受。一项对中德两国婴幼儿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宝宝三个月时,妈妈如果常使用跟心理有关词汇跟他们进行交流,这些孩子在三岁时,有更高的心理理解能力。这些词语就是:你觉得?你认为?你想?你感觉?你知道?等。所以,父母可以多使用这些词语谈及孩子的内心世界。
2.为孩子提供涉及心理情绪状态的绘本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体会他人的情感变化,提升异位思考能力。语言跟孩子的心理理解和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关系,语言丰富、善于表达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更贴心,情商更高一些。阅读是提高孩子语言倾听和表达的绝佳途径,尤其是跟情感有关的绘本故事,反复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社会能力。
3.鼓励并且陪伴孩子玩各类假装游戏。假装游戏不仅能够极大地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且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在假装游戏中,孩子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用适宜的语言和行为进行角色扮演,将在现实中揣摩和积累的人物体会,再现于游戏活动中,不断地进行社会活动演练。
由上所述,孩子的心直口快,令人尴尬,一方面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经之路,父母要做好充分悦纳和幽默化解的准备;另一方面父母可以通过在养育中关注心理能力层面的培养,提升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做一个更受欢迎的小朋友。
关于吃饭问题,有位家长问过我:“我的孩子不喜欢吃饭,以前打一下就去吃,现在打也不管用了,他会顶嘴说自己不饿,请问我该怎么教育他呢?”我觉得很幸运,孩子还懂得反抗,否则他一辈子都要忍受父母的“打”去吃饭。孩子不想去吃饭原因可能很多:吃了零食不饿,活动量不够,正在玩有趣的游戏不想离开,家里的饭菜不合口味,心情不好……不管饭菜品质如何,都要想办法让孩子有一份好心情去享用。孩子不想吃饭时,你试着用耳朵贴近肚子说:“小肚子都着急啦,它想吃东西啦!”孩子的反应可能就会完全不同。让孩子去吃饭,本来是关心孩子爱孩子,但如果做法不合适,让孩子感觉不到爱,只有严厉的管教,自然就难以解决吃饭问题。所以,爱孩子的父母要让管教更有趣味性,更加游戏化,孩子会更加乐意听从父母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