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征信体系:区块链的数据链自证真伪
1. 金融征信体系的弊端及解决
金融领域发展的核心在于征信数据搜集与分析是否真实准确。信用数据的缺乏与不足已经阻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
虽然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建立了网贷信用服务企业联盟,并通过联盟内部的数据共享,保证了征信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但是,随着共享数据系统的数据不断增加,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例如,集中化的数据存储存在被盗取的风险;庞大的数据总量增加数据调取的时间;传统大数据共享形式要求更高级别的硬件配置,减慢了数据汇总与更新的速度。
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金融征信体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征信体系的弊端:
第一,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使数据存储方式由中心化转为分布式,这样的话数据就会被分散储存在区块链的节点中,能够有效防止数据被盗。
第二,在区块链中,数据通过节点同步式分享,只要是节点中的数据完成存储,整个区块链中节点的数据都同步更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实时共享。
第三,在区块链中,采用点对点的方式(P2P模式)来上传或者查询数据,就可以使区块链的每个节点都有权利设置数据查询权限。如果用户想要查询该节点中的数据,就必须有密钥以及地址。
2. 征信市场的三类数据
随着信贷业务的发展,用户的体验越来越重要。想要提升用户体验,需要加快信贷审批速度。
例如,小额现金贷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小额、快速、分散,这也是其与传统信贷业务的主要区别。目前,由于数据市场混乱,金融公司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出现“信息孤岛”,以及大数据风险控制水平的难以提升。
在当前的征信市场中,存在三类数据,这些数据都处于一个混乱无监管、野蛮生长的阶段。这三类数据分别是:用户授权爬取的数据、实时接入的接口数据、信贷机构本身产生的数据。
(1)用户授权爬取的数据
这类数据通常在小额现金贷业务中使用得比较多。因为运营商数据的开放速度远远跟不上现金贷业务的发展速度,所以,这种获取数据的方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催生了一批以提供爬取服务获得盈利的企业。例如,聚信立、魔蝎数据等。
小贷公司和金融公司正在快速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组建自己的爬取力量。例如,天创信用作为一家征信公司一直将自己的爬取能力输出给信贷机构,以培养信贷机构的爬取能力。
(2)实时接入的接口数据
这类数据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大运营商数据、银联数据、法院数据、公安认证数据等。这类数据具有变化快、厂商多、价格浮动大的特点,因此,稳定性和完整性都比较差。
如何实现快速高效地接入接出数据?打造一个统一的数据接入接出管理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这样的管理平台,能够使数据的接入、接出与业务系统充分地融合。
(3)信贷机构本身产生的数据
这类数据最有价值,在金融机构放贷中也最直接,能够对模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处理这类数据时,需要整合前两类数据,为风险控制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这就需要由金融机构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平台,统一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存储,然后利用统一可配置的风险控制平台为风险控制和模型提供基础支撑。
3. 风险控制系统
目前,大部分的金融机构或者小贷企业的风险控制系统还处于传统银行信贷阶段,很难支撑现有业务。这时,打造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该系统能够专注于风险控制规则与风险控制方案的数据定义、规则配置、规则快速发布,并提供大数据分析板块。
除此之外,该系统还能够实时监控业务应用、风险控制规则的运营效果,为业务应用及风险控制模型优化提供参考价值,风险控制系统的业务逻辑如图2-2所示。
图2-2 风险控制系统业务逻辑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底层依靠数据来支撑,在该系统中,还有数据调用规则配置,能够为模型运算提供统一的规则支撑;中间层能够发布和部署一整套各类风险控制决策规则,然后将风险控制规则的模型进行拼装,形成业务策略规则。
4. 传统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
为了避免数据被盗,各个金融机构都将自己的数据保护起来,各自为营,从而形成了信息孤岛,导致多头借贷现象频发,成为金融行业的一大难题。
目前,美国的征信数据相对透明,每个金融机构或者对征信数据有需要的企业,都能在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拿到个人的信贷表现数据。在我国,征信数据整合还处于初级阶段。
为了保证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数据共享和数据开放的问题。要知道,信息孤岛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担心内部信息泄露,所以,如何在保护征信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共享便成为一个难题,传统的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方式如图2-3所示。
图2-3 传统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方式
各金融机构或者企业把数据传送到一个统一的信用数据交易平台,从而将数据共享出去。例如,央行征信就是采用这样的数据传送方式。
这种方式要求必须有很强的背书,因为所有的数据都是集中存储到一个系统中的,中心化的系统必须有很高的安全性及信任度。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既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又能够很好地保护企业的隐私。
5. 信链
在目前的金融领域中,征信体系几乎是空白的。央行为芝麻信用等八家金融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提供了6个月的准备期,但整个过程颇为曲折。
2018年1月初,央行官网发布了《关于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相关情况的公示》,百行征信的业务范围主要是个人征信业务,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8家试点机构分别持股8%。
传统的征信体系在方便个人信贷、辅助金融授信决策、防范信用风险和提升金融获得性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今时代,它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①目前,全国还有5亿左右人口没有在持牌金融机构的信用范围下活动,也不被金融机构覆盖。
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产生了大量与个人征信相关的数据,却难以被采用。尽管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形势良好,但是金融机构的自身风险防控能力较弱,信用评估、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不完善,频频出现问题事件。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个人借贷和投资理财行为也越来越普遍。但是,现有的互联网协议无法验证数据的真伪及优劣,大量虚假、重复、相互冲突、相互割裂的数据必然会提高信用的生产成本,导致征信领域种种乱象的出现。
在征信领域中,征信数据非常重要,它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没有隐私保护的前提下,企业不会轻易将其分享。
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不被第三方平台恶意破坏,实现数据的共享;如何处理敏感数据与冲突数据;等等。这些问题正是金融领域的困境。这些问题也是中心化的互联网平台无法解决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征信系统“信链”应运而生。
信链与传统的征信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实现传统金融机构完成向科技金融领域的转变,以数字信用为基础,利用区块链这样一个自主、统一的全新底层协议,构建一个可信的、低成本的、自组织化的价值共享生态。
信链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征信行业:
①用户能够对征信方进行业务授权,分享部分收益;
②区域区块链技术产生经济效应的利益共同体,为参与方提供动力;
③完成数据确权,实现帕累托最优;
④减少单一节点带来的破坏性。
除此之外,信链还可以作为一个安全、稳定、防篡改的数据库,防止黑客盗取数据。更重要的是信链使用了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核算,能够保证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均等,而且整个信链系统都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隐私信息被保护外,所有数据都对外公开,信息高度透明。
信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的信用模式,能够为全球的金融机构、社会管理、去中心化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帮助传统的征信机构消除冗余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可信度,构建一个多方对等参与的价值共享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