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省察力 内检社交顽疾:你为什么会被孤立

你要活出自我,但不能活得自私

在这个世界上,两种人最讨厌:一种是没有自我的人,这样的人就好像傀儡一样,他们的灵魂是不完整的,就像工厂批量生产的劣质商品,没有任何吸引人的闪光点;另一种则是极度自私的人,这样的人只会索取,却不懂付出,只会埋怨,却从不自省。

与缺乏自我的人在一起,你只会感到无聊乏味,从他身上找不到任何鲜活的痕迹、任何值得记忆的地方;而与自私自利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疲惫与痛苦,无法从他的身上获得任何慰藉。不管你付出多少,都无法得到对方真心的感激,因为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舒丹是个特别乖巧、温柔的女孩子,从小因为身体不太好,家人对她的照料不免有些过分小心,管束也十分严格,以至于把她原本就比较绵软的个性养得更加绵软了。

按理来说,像舒丹这样的女孩子应该特别容易激起男性的保护欲,但奇怪的是,她的情路却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顺利。事实上,舒丹身边的追求者并不少,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的每一段恋爱持续时间都特别短,那些苦苦追求她的人,总是在和她确定恋爱关系之后不久就提出分手,可舒丹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直到上一次,一年内第三次被甩之后,舒丹终于怒气冲冲地揪着刚成为前任的男友,质问他到底为什么要分手。前男友犹豫很久之后才吞吞吐吐地坦承道:“我觉得你实在是太听话了,叫你往东,你就不会往西,叫你坐着,你就不会躺下。问你想吃什么,你老是说听我的,问你想玩什么,你也总是让我去决定。有时候我都感觉,我这是在跟我自己的分身谈恋爱……”

在没有利益牵扯的情况下,我们之所以会想主动地接近一个人,认识一个人,必定是被这个人身上的某种特质所吸引。可能是美丽的容貌,可能是姣好的身材,可能是渊博的学识,也可能是独特的个性,这些都是人格魅力的根源所在。而一个缺乏自我的人是没有任何魅力的,这样的人就像没有生命的摆件一样,即便有着精致华美的外表,在被把玩厌倦之后,也只会被人抛诸脑后,弃之如敝屣。

缺乏自我的人不讨喜,而那些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人就更加令人反感了。毕竟一个人缺乏自我,你和他在一起顶多感到索然无味,但如果一个人自私透顶,那么你和他在一起,就得随时担心他做出些损人利己的事情。

在很久之前,我是没有晚上睡觉关闭手机的习惯的,如今之所以养成这样的习惯,还是拜我以前的一位朋友陈辉所赐。

陈辉是我大学时候的舍友,毕业之后虽然去了不同的城市发展,但我们一直保持着友好的联系,偶尔也会向对方倾吐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烦恼。

有一段时间,陈辉过得不是很如意,工作因上司的打压而时常出错,恋情也因女友的前男友介入而走向终结。那段时期,陈辉过得很是低迷,几乎每天都沉醉在酒精里不可自拔,每每喝得烂醉如泥时就会给我打电话,把自己的痛苦和对前女友复杂的爱恨倾诉一遍。那段日子,我几乎已经成了陈辉的“情绪垃圾桶”。

陈辉打电话似乎从来不会考虑时间,好几次我都是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被电话吵醒的,有时心里很气,但一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陈辉痛苦而沮丧的声音,我便只能把火压下去,然后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应该学会体谅朋友,他现在很痛苦,他需要我。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都是个乐于为朋友付出的人。我觉得那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所谓朋友,不就是用来相互依靠的伙伴吗?而在陪伴陈辉度过那段不愉快的时光之后,我一直觉得,我和他之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不少,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

有一次,我和几个伙伴一起投资了一个小项目,倾注了很多心血,在努力有所回报的那一刻,我几乎都乐疯了。那天,我们一起去酒吧庆祝,偶然瞥到放在桌子上的手机时,在酒精的催化作用下,我突然生出给陈辉打个电话的想法,和他分享一下这种喜悦的心情。当时已经凌晨一点多了,如果是平时,我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间打电话去扰人清梦的,但是那天我实在是很兴奋,加之我早已将他划入“好兄弟”的阵营,于是便将这个分享喜悦的电话毫不犹豫地拨了出去。

结果,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分享我的快乐,电话那头就传来陈辉略带恼怒的声音,冷硬地提醒我现在已经很晚了,而我的电话打扰了他的休息。

那件事发生之后,我几乎没有再主动联系过陈辉,并逐渐养成睡前关闭手机的习惯。我想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概都不会再心甘情愿地让谁打扰我的睡眠时间了吧。

我依然乐意为朋友付出,但相应地,我也希望能够从我的朋友那里获得相应的反馈。人与人之间想要维系长久的关系,是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共同付出的,只有付出与收获达成一个基本平衡,这段关系才可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一味地索取或一味地付出都不可能长久,毕竟人可能傻一时,却不会一辈子都那么傻。

所以,不想做一个无趣的、毫无魅力的人,那就努力活出自我;不想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讨债鬼”,那就学会分享和付出。懂得活出自我是成长,而学会放下自己则是成熟。

人若“独”,走到哪里都孤独

很多学员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年纪越大,认识的人越多,却越发感到孤独?

你大概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吧——想要找人谈谈心,可拿起电话,翻遍了通讯录,也不知该打给谁;想要出去透透气,可想来想去,实在不知该如何分配那些孤独而无聊的时间;在人前似乎和谁都能打成一片,在人后却又仿佛跟谁都没法聊到一块儿;每个人都以为你的生活夜夜笙歌,却无人知晓你每个夜晚的孤枕难眠……

在这个网络时代,距离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困扰,哪怕相隔千里,我们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哪怕安坐家中,我们也可以随时了解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然而,奇怪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并非越来越近,反而似乎越来越远了。很多人看似总有很多的社交活动,动动手指头就能找来一票陪他吃饭、唱歌、打球的朋友,但不管日子过得多么热闹,心里的孤独感却始终挥之不去,仿佛热闹只是别人的,而自己就像一个旁观者,永远也无法真正融入人群,与孤独如影随形。

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孤独?

从心理学方面来说,人之所以会产生孤独感,是因为没有获得足够让自己满意的社会联结,从而产生不舒服的情绪体验。我们知道,人类是群居动物,对群体有着非常强烈的依赖性,当我们感觉自己被别人排除在外,无法真正融入群体的时候,就会因为心理上的依赖感得不到满足而陷入一种不好的情绪,孤独感就是这样产生的。

孤独与孤单不同,孤独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而孤单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一个人很孤单,只要有人陪伴在他身边,这种孤单的状态就会被消除,但这个人心中的孤独感却未必会因为有别人的陪伴而减少或者消失。所以我们说,孤独的人未必是孤单的,而孤单的人也未必都会觉得孤独。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孤独感,不是因为身边没有人陪伴,也不是因为缺乏交朋友的能力,而是因为我们心中没有归属感。什么是归属感呢?心理学上是这么定义的:归属感是一种人希望被接纳为一段关系或群体的一部分的情感需求,人们渴望能够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作为真实的自己受到肯定和重视。

注意这里的一个关键词——真实的自己。

通常来说,在小孩子身上,孤独与孤单的界限并不明显。对很多小孩子来说,只要有人陪伴,往往就不会觉得孤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界限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直至两种状态完全分离。

这其实并不奇怪。年纪小的时候,我们还不曾学会掩饰与伪装,总是轻易地就把真实的自己展露出来。高兴了就笑,不高兴了就哭,生气了就骂,喜欢了就抢——这样真实而鲜活的我们,完全暴露于人前。所以,当我们以这种真实的姿态与别人发展出一段关系或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对我们来说,这个人或群体所接纳确实是真实的我们,这是一种真实的肯定与重视,能够很好地满足我们的归属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学会了伪装,或许是为了取悦别人,或许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我们开始学会给自己戴上一层层面具,在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同事甚至整个社会面前,制造出一个个虚幻的形象,用来遮掩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自己。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无论发展出多少关系,能够加入多少群体,对于我们来说,这些人或群体所接纳的,都只是我们特意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样子。换言之,能够获得他们肯定和重视的,只是我们为自己制造出来的形象,而不是我们心中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是因为把自己藏在了一个别人无法找到的地方,筑起高高的围墙,隔绝了人群,隔绝了世界。我们阻断了自己与别人的心灵交流,将自己小心翼翼保护起来的同时,也让自己陷入无边的寂寥。

我曾在论坛上做过一次讲座,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孤独感”和“寻找自我”。当时,一位叫作琳的网友和我分享了她的一段故事。

琳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在她离婚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感到难以置信,无论是她的家人还是朋友都无法理解,因为她看上去明明那么幸福,她和丈夫一直都是众人眼中的模范夫妻。

谈起那段婚姻,琳似乎非常无奈,她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那场婚姻的失败源于丈夫对我的不了解。我们认识了五年,恋爱三年,结婚一年,可他根本不了解我,他不知道我讨厌听音乐会,也不知道我痛恨数学,甚至不知道我有多么不喜欢和他的表哥一家来往。虽然他对我很好,一直陪伴在我的身旁,可我却一直觉得自己很孤独,仿佛我的灵魂已经被全世界抛弃了。我责怪他不曾真正走进过我的心,不曾真正地来了解我,所以我离开了他。可直到今天,我才猛然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从来不曾给过他了解我的机会。因为童年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我总是很难向人敞开心扉。我习惯用虚假的面具去面对所有的人,包括家人、朋友。我总是兴高采烈地陪他去听音乐会,即便心里其实讨厌极了;我总是假装对他的工作感兴趣,他是位数学教授,天知道那有多可怕;我总是对他的亲戚表现得很热情,哪怕心里其实有很多怨言……我把自己当成这段婚姻的旁观者,却用技巧去演绎了一位‘妻子’的角色。”

若你不能将门打开,别人又如何进得去你的城堡呢?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当你觉得身边没有任何人能理解你的时候,当你觉得真实的自己从不曾被接纳、被肯定的时候,或许应该先想一想,你的孤独究竟来源于何处?是别人不愿走近你,还是你根本不曾给过别人走近你的机会?若你无法学会敞开心扉,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孤独的。

太在意自己的人,往往不被在意

许多年前,我受邀到一所高校去给学生讲课,那所高校有两个校区,一个是位于市中心的老校区,另一个则是位于开发区的新校区。当时,通知我去上课的人告诉我上课的地方是在主教学楼的507教室。

我那时也没多想,按照约定,提前15分钟到了指定的地方,结果进去一看,教室里空空如也,一个学生也没有。我当时心里还纳闷:这都快上课了,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呢?学生们这样的学习态度可不行啊!

又等了十分钟之后,我终于发现事情不对劲,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一个学生也不来上课吧。于是,我赶紧联系了对方,这才知道原来我把校区弄错了。上课的地方原本应该是位于开发区的新校区主教学楼507教室,而我去的却是位于市中心的老校区的主教学楼507教室,难怪一个学生也没有呢!

说来也是有趣,那时候我租住的地方就在这所学校市中心老校区的教师家属住宅楼,而那位负责通知我的联络人则是新校区的负责人。在通知我地点的时候,对方大概下意识地认为只要说“主教学楼”,我就能明白他指的是新校区的主教学楼;而接到通知的时候,由于我一直住在老校区的教师家属住宅区,所以便下意识地认为对方所指的应该是老校区这边的主教学楼,由此才造成这一次的“乌龙事件”。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思考。这是一种本能,相比那些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信息,人们显然会更容易注意那些与自己有所关联的信息。可见,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在意一切与我们自己相关的东西。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按照不同的层级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弗洛伊德就自我实现这一需要层次又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自重感效应。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弗洛伊德认为,人这一生最大的需求有两个:一是性需求;二是被别人重视的需求,也就是自重感需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曾表示:自重的欲望是人们天性中最急切的一种需求。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要获得别人的好感,不妨试着多给对方一些尊重和关注,满足他人的自重感,这绝对是一种有效的社交手段。而当对方的自重感获得极大满足之后,对方自然也会投桃报李,反过来认同你。但相应地,如果你无法满足别人的自重感,别人自然不会给予你太多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作用的,不懂得关心别人,只一味在意自己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在意。

多年前,我因工作需要聘请过两名大学刚毕业的实习助理——小周和天天。小周是个热情开朗的小伙子,天天则是个比较内向安静的女孩子。

刚来上班的第一天,小周就已经和大家混了个脸熟,天天就拘谨多了,礼貌地和大家打完招呼之后就自己安安静静地开始做事。通常来说,性格开朗外向的人要比性格安静内向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因为前者的感情更加外放,也更擅长交际方面的事情。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实习期结束之后,众人对安静内向的天天的评价却比对开朗外向的小周要高得多。

后来,在询问了几位同事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安静腼腆的天天反而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

刘姐说:“天天这孩子特别细心,懂得体贴人。她负责安排公司聚餐的时候,把我们每个人的喜好都考虑到了。那段时间,我正好有点上火,口腔溃疡,她还特意问了我的情况,把原本决定去的川菜馆改成另一家广东菜馆。小周就不行了,轮到他负责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哪次考虑过我们的喜好啊!完全就是他自己想吃什么就去吃什么……”

明哥说:“天天这姑娘真的不错,出差给我们带礼物,每次都能送到心坎上。有一次,我随口在公司提过我儿子喜欢画画,后来没多久,我儿子生日请大伙去家里吃饭,她就送了套彩笔,可让我家小子高兴坏了。至于小周啊——算了,我都想不起来他送了啥。”

…………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天天总是能从各种小细节上去为每一个人考虑,和她相处,大家的感觉就是“润物细无声”,让人觉得十分舒服,有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至于小周,他似乎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想法或感受,一切都随自己的意愿来。

一个善解人意、温柔体贴,一个则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大家更喜欢亲近谁,不言而喻。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总是只考虑自己,以自己为主角,却不愿意分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关心给别人,理解别人的想法和立场,那么别人自然也不会给予你相应的回馈。感情是相互的,没有谁有义务做你的配角,不懂得付出和理解的人,永远无法收获真挚的感情。

逞一时嘴快,最后自己不自在

前些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

男人和女人的脑回路是完全不同的。在发生争吵的时候,男人的脑回路是:首先,让我们找到矛盾的根源;其次,让我们共同探讨解决矛盾的方案;再次,一起来分析哪一个解决方案最合理,能实现双方的共赢;最后,一起动手解决矛盾。

而女人的脑回路则自始至终只围绕一个重点:你说这种话到底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既然是段子,权且一笑罢了,不过却是突出了复杂生活中的某一个侧面。

有趣的是,就在前不久,我偶然听到隔壁小夫妻的一场争吵,竟和这段子的套路不谋而合。

那对小夫妻很有意思,看样子应该是结婚不久,虽然总是吵吵闹闹的,但感情着实不错。他们吵闹的大部分内容都挺有意思,不涉及原则问题,有的甚至和他们的生活毫无关联。比如,他们曾经因为豆花究竟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而争执过,也曾经因为某地方特色菜肴到底好不好吃而争吵过,甚至有一次,他们还因为某个热门新闻事件中所提及的那位出轨的丈夫究竟能不能算是情有可原而吵闹过。

我无意中撞见的那次,正是他们为那个热门新闻事件中丈夫出轨的看法不同而爆发的争吵。事实上,这场争吵一开始不过是一次闲聊罢了,闲聊中提及某个新闻事件,然后便自然而然地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之后发现丈夫(妻子)的看法和想法居然和自己的截然不同,于是闲聊变成辩论,越来越激烈,最终发展成了一场争吵。

这位丈夫的逻辑非常严密,先是叙述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冷静地剖析了悲剧发生的根源,接着把参与事件的各方所犯的错误一一指出,最后得出结论。一整套流程下来,完全就是教科书式的辩论过程。

而这位妻子就太有意思了,无论丈夫说什么,她都能强大地坚持住自己的“终极主题”:“天哪!你居然对我说这样的话,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最终,丈夫只余一声叹息,然后眼巴巴地追上去哄着被自己气哭的妻子。

其实,我的很多男性朋友也曾抱怨过,说和自己的妻子或女友吵架,完全不能讲逻辑,因为她们根本就不在乎逻辑。当你试图用强大的逻辑在语言上战胜她时,她会立即展开感情攻势,把你所有的“攻击手段”都解读为“你不爱我”“你不考虑我的感受”等。

女人为什么总是这么“不讲道理”呢?一位刚和丈夫争吵完的女性朋友是这么描述她的心理历程的:“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他每次总想着要辩倒我,甚至不惜说出那些让我感到伤心的话。难道口头上的胜利比我的感受还要重要吗?有时候,我其实也知道自己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只要他这么尖锐地攻击我,我就忍不住回击……”

这位女性朋友的话一度引起我的深思,“口头上的胜利”真的那么重要吗?当你绞尽脑汁地用强大的逻辑和语言一次次地战胜你的亲人、朋友、恋人,把他们辩驳得无话可说的时候,你到底想要从中获得什么?当你成为辩论或争吵的最终获胜者之后,你又能因此而得到什么好处呢?

事实证明,你不会获得任何好处,除了让对方感到尴尬、伤心之外,你得不到任何东西。更可怕的是,在这种莫名的好胜心驱使下,你甚至可能会一时冲动地说出一些事后让你追悔莫及的话,甚至摧毁一段美好的感情。你的咄咄逼人在让对方哑口无言的同时,也会让对方逐渐对你关上心门。一心在嘴上争输赢的人,无论结果如何,都只会输而不会赢。

我们和他人展开交谈或辩论,往往都是怀着某种目的,而我相信,恐怕没有人的目的会是辩倒对方、伤害对方,让对方臣服在你的唇枪舌剑之下吧!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被对方接受,或是希望能用一场愉快的谈话来赢得对方的好感,那么请相信,充满攻击性的口舌之争绝对是下下之选,即便你站在真理的一边,你也永远无法赢得你想要的东西。

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当人们在面对焦虑和挫折时,往往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这种保护机制为了帮助人们缓解焦虑,维持心理平衡,甚至可能会对现实进行一定的“歪曲”。这种对现实的“歪曲”与道德层面的欺骗完全不同,它是一种非理性、发生在潜意识层的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在争论中你越是表现得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对方就越容易“死鸭子嘴硬”,坚决不肯低头认错。相反,如果你主动退让,甚至给予对方一定的肯定或赞扬,对方反而会不好意思和你继续针锋相对,甚至礼尚往来地接纳你的部分看法或意见。

嘴上风光的人,往往最终都会输给自己的一时之快。赢了面子,却输了人心;赢了尊严,却输了感情;赢了地位,却输了德行。说到底,赢在嘴上,不如赢在人心,嘴上的赢,只能让你收获一时的爽快,唯有人心的赢,才能带给你长久而实在的好处。

小心一言不慎,一身负面标签

《礼记》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意思是说,君子用语言来引导别人,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所以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最终结果,在行动的时候,也一定要考虑到可能引起的后果,这样民众们也才会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这是无数先贤对我们的劝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此却不以为意,总觉得自己只要不犯什么大过错,没必要时时刻刻都绷得这么“紧”。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人生成败的关键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在你看来,无关紧要的只言片语,往往是别人认识你的重要依据。

某日在参加一个饭局时,一位同事偶遇故友。那位故友是个十分热情的人,和我们打过招呼之后,便极为自然地坐下了,还和众人一块谈天说地,喝了几巡酒。

在聊天的过程中,同事的这位故友一连提了好几个人名,都是市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某处的处长、某局的局长、某公司的董事等,言辞之间仿佛与这些人关系甚为亲密。此外,他还讲了几个笑话,把气氛调动得很是火热,丝毫没有身处一群陌生人之中的那种拘谨。

整个过程中,同事的这位故友都没有不当的行为,也没有犯任何错误,但有趣的是,在事后,偶然提及这位故友,除了与他相熟的那位同事之外,其他人对他的印象都不算太好——虚荣、爱显摆、爱出风头,感觉不太靠谱。

我曾私底下询问一个同事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那位同事回答说:“他一再提及那些大人物,好像自己和他们有多熟似的,这不就是在显摆吗?再说了,你瞧瞧那人,一来就喧宾夺主,又是敬酒,又是讲笑话的,实在太爱出风头了。这种人,一看就满嘴‘跑火车’,不靠谱得很!”

当然,这位同事的推论未必就正确,单从这些细枝末节的言谈中,我们未必就真能全面地认识一个人,可那又怎样呢?不管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不是真的“虚荣”“爱显摆”“爱出风头”“不靠谱”,其实都不重要了,因为他的言谈已经给人形成这样的印象,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缺乏频繁接触并打破这种固有印象的机会,他的这一形象都会“深入人心”。

瞧,这就是谨言慎行的重要性。你嘴里说出的,可不仅仅只是无关紧要的话语,而是别人看到的“你自己”。所以,千万不要小瞧每一句从你口中说出的话语,以及你的每一次举手投足,你的所言所行或许只是随意而已,但在别人的眼里却不只如此,人们对你的认识以及建立的印象,往往正是你的一言一行所决定的。

从理智上来说,很多人其实都明白,人的个性非常复杂,粗鲁的人也会有温柔的一面,马虎的人也会有细致的时候,单单只凭几句话或几面之缘,根本不可能全面地认识一个人。可即便如此,在很多时候,我们却往往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而非大脑。

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习惯性地通过我们所看到或认识到的某一特质就去给人“打标签”,比如某某很内向,某某做事风风火火,某某不擅长交际等。一旦这种标签被打上去,便会直接影响我们日后与对方交往时的态度。比如,当我们需要找人帮忙照顾孩子时,首先考虑的自然会是那些温柔细致的;而当我们需要找人一块儿干事业的时候,则往往会先考虑那些精明、有决断力的。

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者坏的印象之后,往往会倾向于根据这一印象去推论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是非常普遍的。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也可称为光环效应。从本质上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人们在认知方面的以偏概全。比如陷入恋爱中的人,总会盲目地接纳恋人的一切,爱屋及乌,这也是晕轮效应的一种体现。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晕轮效应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一点在面对陌生人时表现得更为显著。我们偶然为之的一言一行,一不留神或许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晕轮”,就像同事那位表现“过分”的故友一般,他侃侃而谈各种大人物,或许只是想以此来寻找共同话题,未必就存了虚荣炫耀的心思;他抢过话头,讲笑话调节气氛,或许也只是想表现得热情一些,掩盖突兀加入谈话的尴尬,未必就是为了哗众取宠——然而,这其实都不重要,因为作为看客的我们,只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再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为他打上一个“标签”。至于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事实上,并没有人会去追根究底。

所以,别小瞧了你说出口的每一句话,也别小瞧了你每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举动,于你而言或许只是随意的言行,却恰恰可能成为别人给你“打标签”的重要依据。人际交往中,还得牢记谨言慎行,别让“晕轮”害了你!

如果你想四面树敌,那就尽情表现自己

买东西的时候,我们总喜欢货比三家,选最好的或是性价比最高的。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谁会不喜欢更好的东西呢?这几乎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在人际交往中,这并非一条“铁律”,人们欣赏优秀的人,但并非每个优秀的人都一定会拥有好人缘。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以为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被别人接受甚至崇拜,就必须不断凸显自己的优秀和与众不同,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可能让你的人缘越来越差。

我的一位远房亲戚小秦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学府,早在大四实习期间就被一家有名的广告公司“内定”了,完全不曾经历过其他人那种“一毕业就失业”的困窘。

从个人能力上说,小秦确实非常优秀,思维敏捷,善于创新,常常会冒出许多奇思妙想。但是他和公司的大部分同事却相处得不太好,颇有一种不屑与他们为伍的感觉。小秦的大部分同事毕业于普通高校,学历能和他比的,家庭条件不如他,家庭条件比他好的,长相不如他,长相比他好看的,学历又比不过他。因此,小秦一直觉得周围这些同事和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小秦平时和同事说话总是不自觉地带着些炫耀,而他的这些同事也都不怎么喜欢这个自视过高的小伙子。

其实,刚去公司的时候,小秦也想过要和同事搞好关系。比如,第一天上班的时候,他就从家里顺便带了两条别人送的好烟去公司,大方地分发给同事一人一包,同事们收了东西,自然也都客气地对小秦一番吹捧,把他夸得飘飘然起来。

心里一得意,小秦就忍不住嘚瑟了,笑眯眯地对众人说:“就这一包,知道外头卖多少吗?一百块!我知道你们平时舍不得花钱,没尝过这味儿吧?以后甭客气,没了管哥们我要,我家还堆着一箱子呢,就这点东西,我还是包得起的!”这话一说出来,大家脸上的笑容都淡下来了,气氛也变得尴尬不已。那之后,不管小秦再带什么东西来公司,同事们也都不肯要了。小秦呢,就觉得同事是在“假清高”、摆谱儿,嘴上不说,心里也对他们越发不满意。

好在小秦这人确实有几把刷子,虽然人缘不好,但工作能力强,经手的几个案子做得都不错,很得老板赏识。为了凸显自己的“优秀”,他越发高调起来。比如,获得公司表彰的时候,他的发言是:“我的成绩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这个人眼光比较长远,凡事习惯走一步看三步,我认为这一点是很多同事都欠缺的。”大家一块讨论策划方案时,对同事提出的意见,他也常常批评得毫不留情:“你这什么意见,太落后了吧,这都十几年前的东西了,太俗,档次低,一点高级感都没有,你这观念也该更新了,都快跟不上时代了!”

天长日久下来,同事们对小秦越来越反感,就连工作也都不怎么配合了。意识到自己被孤立之后,小秦觉得很委屈,抱怨说:“这些人都太小心眼了,一个个嫉妒我比他们优秀,孤立我,打压我,生怕我出头……”

小秦的抱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他为什么不受欢迎?为什么被人孤立?真的是因为他太“优秀”了吗?答案想必大家都已经心中有数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身边有像小秦这样一个人,自视甚高,喜欢炫耀,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你会喜欢和他相处吗?恐怕只会嗤之以鼻,敬而远之吧!

从心理上说,炫耀是人的一种本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优秀的一面能够被别人知悉,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认可。但需要注意的是,你有这样的心思,别人同样也有这样的心思,你希望做万众瞩目的主角,别人同样也想做受人关注的发光体,没有谁会心甘情愿成为别人的配角、“绿叶”,更不会有人愿意成为烘托你“优秀”的“垫脚石”。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想要获得别人肯定的渴望,都会在与人交往时不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你总是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甚至为了抬高自己而不自觉地去贬低别人,那么无异于是在伤害他人的自尊和自信。这样一来,别人对你产生心理排斥甚至敌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你注意观察,一定会发现,那些真正在交际中最受欢迎的人,人缘最好的人,通常都不会表现得太过高调。而那些总是表现得趾高气扬、高人一等的人,不管有多么优秀,通常都不会拥有太好的人缘。

闷声才能发大财,那些真正聪明的人,永远不会炫耀自己的聪明;而那些真正优秀的人,也永远不会将“优秀”挂在嘴边。就像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世人奉为“智者”的他,在面对他人的赞美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却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总是时时提醒着自己:“我不过是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尔高兴地捡到一块美丽的贝壳,但真理的大海我还不曾发现。”

社交没有死规范,全靠随机应变

《三国演义》里有个人叫马谡,他干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把街亭给丢了,害得蜀国兵败如山倒,诸葛亮也不得不退回汉中,首次北伐行动宣告失败。马谡这个人据说是比较聪明的,熟读兵书,还特别能说,所以才能把诸葛亮忽悠得将守街亭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诸葛亮之所以敢放手让马谡去守街亭,一方面是他很赏识马谡,觉得他的军事理论知识学习得不错,谈起兵法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街亭这个地方易守难攻,说白了,只要你掉链子掉得不太厉害,基本上是出不了什么大乱子的。

可偏偏马谡去守街亭,还真出了大乱子。他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吩咐,也完全不把裨将军王平的警告放在心上,不肯据守在山下的城镇,而是非要上南山。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熟读兵书的马谡认为,应该先把高处的位置给抢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占据高处,等与敌军对阵的时候,才能占便宜。

结果,敌军一到,直接把山一围,截断了蜀军的水源,轻轻松松就从马谡手里把街亭给夺下了。

马谡的失败就在于脑子不懂变通,只懂兵法,却不懂将兵法活学活用,结果死在了自己最熟悉的“套路”里。

在生活中,像马谡这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追求所谓的“技巧”“规范”,总以为只要掌握了这些“捷径”,就能轻易获得胜利,走上人生巅峰。然而,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如果只靠“套路”,这辈子恐怕你都没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出路。

武侠故事中的主角总会因为某些意外因祸得福,收获一本神奇的武功秘籍,然后练成绝世武功,一雪前耻,称霸武林。而在社交世界里,人们又何尝不想获得这样一本秘籍呢?事实上,近年来,市面上那些所谓的“社交秘籍”可说是层出不穷,这让许多想要纵横交际场的人找到了蜕变的突破点。然而,所谓的“社交秘籍”真的有用吗?恐怕未必。

前阵子,朋友小张在和公司另一位同事角逐升职机会时败下阵来,事后他向我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那时候总公司发下通知,说有一个职位空缺,小张和同事李芳都被领导推荐为候选人。为了对他们进行最终考核,公司决定同时委派二人前去与一名大客户进行接洽,谁做出的方案能获得客户的认可,并率先与客户签下合同,谁就会成为最终的获胜者,得到这次升职的机会。

小张这人特别能说会道,平时还最喜欢研究诸如社交技巧、说话之道等的交际“套路”。加之要接待的这位大客户是名男性,小张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毕竟男人怎样才能玩得舒心,喝得高兴,那都是男人之间才最明白的事情,李芳这么个姑娘家能懂什么?

一开始,事情确实如小张所预料的那般发展,从机场接到客户之后,小张就开始鞍前马后地围着客户转悠,把客户哄得笑逐颜开。李芳根本找不到任何插手的机会,只能毫无存在感地杵在一边充当“背景板”。

接下来的几天,不管是去公司参观还是晚上到夜总会娱乐,基本上也都是小张在陪着客户,至于李芳,大概是知难而退了吧,已经好几天没怎么出现了。可令人意外的是,这看似毫无悬念的胜利果实,最后居然落到了李芳的手里。

那是在公司与客户进行的最后一场会议上,客户的妻子突然提出,说更喜欢李芳的策划方案,想让李芳来全权负责他们公司的产品线。而客户虽然支持的是小张,最后却表示愿意尊重妻子的意见,选择了李芳。

这次失败让小张大受打击,后来通过一些小道消息他才知道,原来这位客户当初发家致富主要是靠了岳父的帮忙,而这次提出与公司进行合作的这款产品品牌,就是当初由岳父所创立的。所以,这次来公司进行接洽,他才会带着妻子一块来。也就是说,事实上这一次的最终决定,其实掌握在客户妻子的手中。

不得不说,这一次李芳的运气的确很好。当初,在小张的严防死守下,李芳硬是没能找到办法插入小张和客户之间,于是干脆去接待被冷落在一边的客户妻子了。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决定,居然会带给她这么大的惊喜,让她顺利得到升职的机会。

至于小张,他的社交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这次谈话中,他却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看清谁才是决策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李芳或许是像小张所说的那样,靠运气误打误撞赢了,但也有可能是做了功课,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到了客户妻子的身上。但不管怎么样,结果是小张使出浑身解数,却“攻打”错了地方,最终把胜利的果实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