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练习亲密育儿

一个社会的成功,并不取决于国家大事,而是取决于家事庭琐事。

——芭芭拉·布什【1】

了解这一点对我而言是很大的安慰,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父母不一定要富有或聪明。我只需要陪伴着孩子,关心他们就够了。

不论家庭环境如何,成功的家庭在亲子互动和亲子关系方面具有显著的相似性。

在与养育成功儿童的父母的访谈中,我们细心收集了10项最突出的特征。我们也借鉴了父母们专门为了本书写给我们的信,信的内容主要是对他们亲子关系的描述。此外我们还汇集了30年来的儿科诊疗经验和30多年亲身养育8个孩子的经历。

你是否能时时刻刻将所有这些育儿实践都付诸行动?大概很难。生活方式、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社会问题、个人性格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你采用何种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不过这种育儿风格更多是关于你怎样做,而不是事无巨细的行为指南。大多数父母在其家庭环境允许的范围内,能采用以上育儿实践中的大部分。我们希望你向他们学习,尽可能多地采用这些方法。

建立亲密联结

影响孩子成功最大的因素是父母的整体育儿风格。请注意我们强调“整体”二字。相比疏远且缺乏亲密的育儿方式,良好且注重回应的育儿方式有着巨大优势,这才导致了结果的差异。所有的父母都会犯错,我和玛莎也绝对不是完美的父母。你传达给孩子的整体信息才是最为重要的。

努力养育孩子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当他们觉得没有实现自己的育儿理念时,可能会跟自己过不去。曾经有一位爸爸打电话给我,说因为没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而打了孩子一个耳光,感到非常内疚。我了解他实际上是爱孩子、想教育好孩子的父亲,只是这次失控了而已。于是我向他保证,整体上他是温柔爱护孩子的,这要比一次的失误重要得多。他的孩子或许真的很长时间都忘不了这个耳光,因为这和父亲通常对他的态度太不同了。我建议他跟孩子谈谈这件事,向孩子承认错误并道歉。他可以使这次不愉快的经历成为一个教训,通过这起事件,爸爸和孩子都能得到一些关于愤怒和如何处理愤怒的经验。

亲密育儿法是一种养育孩子的方式,而不是一套守则。它是一种关爱孩子、让你们建立联结的方式。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密育儿法的重心落在指导孩子尊重自己的需求、感受和发展的水平上。

亲密育儿法中最具体和容易描述的是适用于婴儿的那部分,因为抚育成功小孩的起点是亲子关系——而建立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期是婴儿期。宝宝天生就具备爱看护人的能力,看护人也应做好十足的准备回应宝宝的需求。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任何阶段,你都可以致力于巩固、加强你们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发现,在一开始就和宝宝关系良好的父母在随后的日子里能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策。

和你的宝宝建立联系的基本方法是第1章中描述的“亲密育儿七法”。想了解更多的照顾宝宝的内容,可以参考我们的《西尔斯橙色亲子课》一书。

本章我们将告诉你婴儿期结束后,如何借助“亲密育儿七法”帮你规范孩子的行为。“亲密育儿七法”,以及其他与成长中的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能帮助你很好地理解孩子。就像一位和孩子关系亲密的父母告诉我们的:“对孩子的了解让我更有力量。”通过实践亲密育儿法,你可以学会用第六感去看待孩子。你自然而然地会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从他的角度去思考。当孩子有可能惹上麻烦或需要指引的时候你能提前预知。拥有这些知识,能使你介入或重塑孩子经历的事件,从而使孩子的行为更得体。

一天,我们的女儿劳伦(那时她只有2岁)冲动地从冰箱里抓起一盒牛奶,不小心洒在地板上了,溅得到处都是。她只是犯了个孩子气的小错,但当时正是早上家人最忙碌的时间,这时候要收拾这个烂摊子真是十足的麻烦。而劳伦就快要彻底崩溃了。这时玛莎插手了。她蹲下来亲切地看着劳伦的眼睛,问道:“你想让我帮你打扫干净吗?”劳伦点点头同意了,她们一起清理地板,气氛又恢复了祥和。后来我问玛莎她怎么想到该这样做,玛莎回答说:“我问自己,‘如果我是劳伦,那我希望妈妈怎么做?’”

亲密育儿法促进相互敏感

亲密联结的小孩和他们的父母知道如何读懂彼此的想法。他们之间的交流通常不是言语的,然而却十分顺畅。父母只需抬一抬眉,就能纠正孩子的行为。担任守门员的10岁孩子因对手连连得分而开始失去信心的时候,妈妈爸爸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这份鼓励能穿越拥挤的足球场进入他心里。亲子之间的相互敏感引导父母透过孩子的行为洞悉背后的缘由。他们不只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更重视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这样的父母是天生的育儿专家,知道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中,哪些行为和性情是适当的。

这样的孩子知道父母希望他们如何表现,为了让父母欣慰,他们会努力去尝试,以达到父母的期望。符合父母的期望,也能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惹得父母不愉快也会让他们感觉不对劲。因为大多数时间里这些小孩习惯了感觉良好(感谢“亲密育儿七法”),所以他们通常表现得不错。当然,他们会犯错,不过这种错误往往比较容易被纠正。

相互敏感也意味着相互尊重。亲密联结的家庭通常把孩子置于家庭的核心,而不是边缘。他们不论去哪里都是一个家庭、一个整体。他们分享彼此的兴趣。他们包容每个人的需求,尊重个人的意见和感受。但父母和孩子有时也需要给彼此一些空间。但总的来说,他们珍惜共处的时光,真心喜欢彼此。

在亲密联结的家庭中,互相尊重体现在像答录机留言这样微妙的小事上。有一天我给我们一个已成年的儿子打电话时,听到了这条留言,“你好,这里是西尔斯家——鲍勃,谢丽尔,安德鲁和阿历克斯。”还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区别,我们发现亲密父母较常使用“孩子”这个称呼,而少用“小孩”。小孩,我们承认,是个有意思的词,一方面表达了儿童活泼的性格,本书中也常常用到“小孩”这个词。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听到父母说“我的小孩”或“那些小孩”的语气,就像作为一个小孩有什么错一样。亲密的父母——尤其当他们想到自己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时候——倾向于使用更深情、更尊重的词:孩子。在和别的成年人谈到孩子的时候,这样的父母更常用孩子的名字。这些措辞传达了对孩子作为个体的尊重,对18岁以下的孩子意味着一种特殊的尊严。

家庭之夜

我们访问的很多家庭都提到,他们制定频繁且规律的全员相处时间,通常他们把这种活动称为“家庭之夜”。每当此时,他们把电话线拔掉,关上电视,享受和家人共度的时光。一切遵循“简趣”原则——将之简化,使之有趣。一起做游戏,唱歌,演奏音乐——任何大家都能乐在其中的活动都可以。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找到每个人都觉得有趣的活动可能越来越难,如果你的孩子年龄差距较大就更难了,但努力尝试总还是值得的。

许多家庭还组织家庭会议,利用这个机会可以讨论家庭规范,想出让日子变得更开心的点子,或者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发现,有时候采用会议的方法,用黑板记录家庭会议内容会更有帮助。家庭会议还能成为帮助成员解决某个问题的方式。当家里的某个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召开家庭会议讨论目前的情况,让大一点的孩子发表意见。家庭会议也是另一种为孩子成功做的准备。因为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肯定要花些时间参加商务会议。和团队成员一起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帮他们更有效率地开展家庭外的会议。在家庭会议中,非常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意见,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尊重。能坚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年纪小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家庭会议很无聊,而大一点的孩子则可能觉得弟弟妹妹是讨厌鬼。制定良好的倾听和发言规则,并以身作则。别把家庭会议当成父母斥责或教育孩子必须端坐着认真听的场合。定期组织家庭会议,让孩子明白和别人合作解决问题是常规且值得期待的家庭生活方式。

小孩的话:我现在20岁了。给我印象最深的童年经历是我和家人相处的特别时光,比如一起用餐、传统活动、游戏之夜和家庭仪式。所有来自外界的影响,像电视、电话等都被隔绝,我们亲密地将注意力只放在彼此身上。我希望将来在自己的家庭里也能继承这个传统。尽管当时父母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但他们还是优先考虑并坚持家庭共度的时间。我真心感谢父母在这件日常小事上给我们做出的榜样。作为成年人,我仍然期待有机会和家人一起共度特别时光。

亲密育儿促进互相信任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自动成为一个孩子眼中值得信赖的权威形象。即便你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成年人,而你的孩子只是3.6公斤重的新生儿,权威也要你自己去争取。你给宝宝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可信的、能满足他需求的人。信任是权威获得尊重的开端。如果孩子相信你能满足他的需求,那么他也会信任你给他设定的界限。

作为孩子眼中的一个权威形象,不代表置身于不停歇的权力斗争中。有些父母把对孩子负责和控制孩子混为一谈。给孩子下命令:“你要听话,否则就……”孩子或许会听话,但他是因为害怕你,而不是真心仰慕你的判断力或尊重你的意见。给孩子定下许多规矩,一旦违背便严加惩罚,这种做法或许可以控制孩子的行为,但这样做的父母失去了权威。“尊敬乃父乃母”是圣经中的一诫。尊敬即是尊重。诚然,先有尊重才有服从,但只有先奠定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亲子关系才最为成功。亲密育儿法能让孩子明白,尊重父母的前提是父母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尊重他们。

在与准父母的交谈过程中,我常常要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有一次产前访问,一位初为人母的女士坦承她已经开始担心不知道如何规范孩子的行为了。我问她当她听到宝宝的哭声时有什么感受。她答道:“我真是忍受不了宝宝的哭声,只想奔过去抱起他。别的妈妈对宝宝的哭声不理不睬也让我难受。”她所不知道的是,这个问题是我对她的一个测试,看看她对宝宝的信号有多敏感。听了她的答案,我向她保证,她在规范孩子方面会表现得很好,因为她本就是一个对儿童和宝宝的需求敏感的人,而这种敏感正是有效管教孩子的基础。

在另一次产前访问中,我访问的准妈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坚决:“我不会让这个小家伙控制我的。”在我眼里,这个妈妈比较令人担心,于是我着手重建她对于母婴关系的理解。我建议她在和宝宝展开人生的新篇章时,怀着更开放的心态关注宝宝发出的信号,更多地听从自己的本能反应,而不要担心谁控制谁的问题。我还帮助她从塑造宝宝的行为这个角度进行思考,而不是急于控制住自己的宝宝。

若父母和孩子在谁控制谁这个问题上争斗不休,那他们之间就形成了敌对的关系,有赢家就自然会有输家。若家庭和睦,孩子就能顺利成长,每个人都遵循了“双赢”原则。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生来就会控制他们(有些书籍和育儿顾问推崇这种观念),那么相应地,他们便试图先控制住孩子。请记住,小婴儿哭是为了沟通,而不是控制。若父母为了让宝宝明白谁才是“老大”而不回应宝宝的哭泣,那沟通从一开始就被硬生生地切断了。每个人都是输家。类似的行为还有,父母将自己的权力施加到孩子身上,替他做决定,不考虑他的意愿,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实际上失去了权威,同时孩子也丧失了自己做出明智决定的能力。不经过讨论或解释就替孩子做主,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较为武断,缺乏智慧和体贴。

什么是管教

简而言之,管教的意义在于给孩子提供成功所需的工具。作为8个孩子的父母,我们认为管教还意味着采取任何必要的方式喜欢上和孩子一起生活。管教的85%是鼓励好的行为,只有15%(或许更少)是对于不好的行为采取什么措施。对好的行为的鼓励多半依赖于正确亲子关系的建立。通常与管教二字相关的技巧——叫停某个行为,剥夺某种特权——实际上在规范孩子行为方面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有一天我注意到了候诊室里的一个家庭。一个幼儿在离父母两三米远的地方玩得不亦乐乎,但他时不时地就会跟父母示意。他先是回头看了看妈妈,征得她同意后鼓起勇气又走远了一点。这位母亲点点头笑一笑作为鼓励,让孩子放心发掘新玩具。当他开始猛敲两个玩具弄出很大的声响时,妈妈用眼神表示警告,爸爸站起来拿走了玩具,并把他的注意力引到较为安静的活动上去。这对父母的声音和动作中有种自然的权威感,孩子也很愿意接受他们的指示。我能确定他们是亲密联结的家庭。

我随后走过去称赞他们:“你们把孩子管教得很好。”令我惊讶的是,这位父亲回应道:“但我们从不打孩子。”像许多父母一样,他们也把管教这个词和惩罚联系起来了,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孩子日复一日的指导能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自我控制,将最终使他成为一个有自制力的个体。他们和孩子之前温和亲密的关系能使孩子明辨是非,做对的时候感觉良好,做错事时内心不安。他接受的良好管教,让他不论在4岁还是40岁都同样受用。

亲密育儿法促进服从

英文中“服从”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本意是“专心地听”。你能够从亲密育儿法中获得的就是这种“服从”。亲密联结的家庭所享有的相互信任和敏感,使孩子愿意倾听父母,父母也知道如何措辞能让孩子专心聆听(见第8章“良好的沟通始于自尊”)。服从是自然而然的,由于对父母的服从已经植根于他们的内心,这些孩子也容易服从其他值得信赖的看护人和权威形象,例如保育员、老师和教练。(他们也会凭直觉与不该信任的成年人保持距离)

父母时常抱怨:“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当儿童逐渐变得更独立,开始寻找自己的个性身份时,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再总是关注父母。有些孩子天生就比其他孩子更听话。因此孩子有多服从你的指令,部分取决于孩子本身的脾气秉性(你无法控制),部分取决于你们亲子联结的敏感程度(你可以影响)。在亲密联结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往往是协调而非冲突的,因此孩子对父母的观点更容易接受。即使你和孩子之间还存在争吵和不同意见,只要你们之间关系良好,孩子就更有可能最终理解并接受你的观点。这样的儿童相信父母懂得更多。即便已经长大,他们还是更容易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判断。

高度投入的抚育

成功孩子的家庭对育儿是高度投入的。育儿投资在早期是非常重要的,此时的高投入能带来更高的回报。

很多父母对孩子真的倾注了不小的心力:他们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并希望孩子也能爱他们;孩子也承载了父母对他们未来寄予的厚望。不过这并非是我们所指的高度投入的育儿方式。对你的育儿方式进行投资,指的是你愿意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抚养孩子。尤其在育儿早期,父母是给予者而宝宝是索取者。你不断被要求给予更多,即使在你疲劳或失去耐心时也是如此。这就是养育一个快乐、健康宝宝所需代价的真实写照。尽管在初为人父母的辛苦期,满足父母自身的需求也很重要,但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得把自己奉献给孩子。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宝宝好。作为父母的你,为家庭奉献的同时也获得自我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并且当你的付出开始得到回报的时候,育儿也会变得更容易。

这里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有个叫内森的孩子,他一旦脱离怀抱便哭闹得厉害且总是停不下来,在婴儿床上强烈反抗,就是不肯自己睡觉,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吃奶。他对父母索求得很厉害,父母尽力满足他的需求。在给4岁的内森做例行检查时,他的母亲艾琳说了这样一番话:“刚开始,亲密育儿法的确耗费了很大精力,带来了许多不便。但现在,照顾内森变得容易多了,沟通和管教都很自然轻松。我当时的投入总算开始收到回报了。”

青少年时期,内森被诊断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一种高功能自闭症。通过接受特别帮助,他目前情况良好。妈妈一开始就本能地了解到了他和其他孩子不同,从而给予他高度投入的亲密抚育,让孩子发挥出了最大的潜力。内森现在已经18岁了,是一个“成功”的孩子,他和父母的关系充满了爱。

高需求宝宝

如果你的孩子需求很高,那么高投入/高产出的育儿方式是很关键的。有些孩子生来就和其他孩子不同。(可能有些孩子的需求会在后期增多)我们给这种特殊的孩子取了一个充满爱意的名字——“高需求宝宝”,因为这就是他们。如果宝宝能说话,他会从摇篮里出来,看着父母说,“嗨,爸爸妈妈!我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所以我需要更好的照料。如果你们满足我的需求,我们会相处得很好。如果你们不答应,我们之间以后就会有点麻烦啦。”当然宝宝不能说话,就算是聪明绝顶的宝宝也不能。但是他确实有法子让你迅速明白他的需求比其他宝宝更多:更多的安慰,更多的怀抱,更多的营养,以及在将来的日子里更敏感的引导。实际上我们给我们第一个高需求宝宝——海登——起的小名就是“多多”。

找到和海登一同坚持并使她茁壮成长的方式后,我们把“高需求”这个词变成了双关语。这个词比我们这些年听到的诸如“挑剔的宝宝”或者“固执的宝宝”等词都更恰当。我们能够针对宝宝的高需求想出一些法子,并由此开发了一种育儿原则,称为“需求层次理念”。我们认为每个孩子自出生起就有位于特定水平的一系列需求;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孩子就能茁壮成长并发挥他的智力、身体和情感方面最大的潜能。举例来说,有些孩子需要有人长时间带着他,需要每天被父母抱在臂弯、怀里或婴儿背带中几个小时。高需求孩子的一个好处是,他天生就会坚持不懈地向父母索取他需要的关心。他用哭声来要求父母抱,如果被父母忽视,他就会哭得更大声。

高需求宝宝是平衡的一端,而父母是另一端。当宝宝需要更多的关心时,父母就得努力学会更好地读懂宝宝的暗示,更愿意给予关爱。父母甚至得学会一些原本不需要的本领。当被要求给予宝宝更多的投入时,父母将发现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也越多。他们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信任他,并且他们对于父母的角色真正乐在其中。高投入的结果往往是亲子关系更上一层楼。

人生中最好的老师往往是要求最多的。我知道如何做一个好的父母,是因为我有一个要求高的老师。如果有一个梦想中的好带的宝宝,我可能就无法拥有从养育我高需求的宝宝的过程中获得的这份自信和善解人意。

现在就投资孩子的未来

你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长期投资,跟储蓄或共同基金半点关系都没有。父母,尤其是母亲,认为他们坚持采用亲密育儿就是一项情感的投资。

对你的孩子投入情感的好处是,收益不用等到20年之后。短时间内,你的孩子就能学会关心和同情他人,你会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时光。随着时光流逝,你的孩子将成为健康、亲密的成年人,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这将是对你最大的奖赏。

现在就为你的孩子注入情感投资,这样他们就不会在将来的人生中挣扎着弥补本该在婴幼儿期获得的抚育。他们将会成为喜欢与别人亲近的人。他们能学会维持长久的关系,会成为好的朋友、伴侣、父母以及良好的公民。未来还有什么投资能与之相比呢?

高投入的育儿方式有助于管教具有挑战性的儿童

说得委婉些,有的孩子不太顺从。一些针对父母的育儿书给这些孩子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执着的儿童”“精力旺盛的儿童”“倔强的儿童”“难缠的儿童”,甚至还有“高危儿童”。不管父母使用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有些孩子就是比其他孩子难管一些。虽然这样讲不十分正确,但确实有些孩子好相处,有些孩子就十足恼人。

采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更能容忍孩子的独特性格。出于对孩子的了解,这些父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同,比较麻烦。而且他们对于即将和孩子一起面对的挑战有清楚的认识。而他们对孩子需求的敏感让他们意识到,温柔地塑造孩子的性格要好过压制他的活力和独立性。难管教的孩子的许多性格特点——坚持不懈、聪明、创造力、敏感——能进一步成为孩子的长处。对挑战性的儿童投入精力的父母,就不再羡慕别人家一模一样的好孩子了。他们希望孩子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成为优秀的人。

当然,不论有多“不同”、多“麻烦”还是“精力旺盛”,这些孩子也必须学会遵守家庭、学校的以及同龄伙伴们的规则。高需求儿童的父母得调高自己对“正常”幼儿行为的容忍度,但也得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孩子做出无礼或烦人的行为会惹恼他身边的人,也会给孩子本人造成伤害。有一天,一群孩子在一起玩儿,其中一个孩子突然发起脾气来推了另外一个孩子。有一位孩子的母亲看到了说:“小男孩就是这样淘气。”这个孩子的母亲却回答说:“但我不能只因为他是男孩,就原谅这种行为。”她明白自己的儿子应当学会尊重他人,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位亲密的母亲把孩子带到一边,探讨他刚才的行为,并帮助他换一种方式和朋友交流。

有特殊需求的儿童

有些儿童的难于管教已经超出我们定义的高需求性格的范围。他们可能将会被确诊为患有多动症、自闭症,或其他发育或行为问题。亲密育儿法有助于这些高危儿童成长得更好,因为“亲密育儿七法”给予孩子适当的启发,看护人也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回应育儿法的实践。早期的亲密育儿促进安静的警觉——这种平静、好奇的状态能指挥宝宝发育中的大脑,让他做出更有条理的行为。简单地说,亲密育儿有助于发育中的大脑做出正确的连接,而更好的神经组织能减少将来宝宝行为方面的问题——如精神不集中、冲动、过度活跃。另外,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能让孩子更容易学会自我控制。当孩子入学后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好处,使他不至于因为行为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学习。

我们9岁的孩子赖安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这是一种高功能自闭症。自婴幼儿期开始直到现在,抚养这样一个高需求宝宝非常艰难,以至于使我们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幸好,诊断结果让我们终于了解了问题所在。我从他很小的时候就有种直觉,所以我们满足赖安随时的喂养需求,让他自然地断奶,和我们一起睡,用婴儿背带背着他,总之,一切都符合他的需求。如果我不理会他的哭泣,他不会成为一个聪明且善谈的孩子。他还是有一些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问题,但假如我们不回应他婴儿时期明显的沟通需求,那我们遇到的麻烦会更多。我完全相信如果不是采用了亲密育儿法,即便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太可能会拥有一个这么有希望的孩子。我们可能早就失去他了。9年的时间,用亲密育儿法养育赖安和他的两个姐妹是我无悔的选择,是对我的奖励。实际上,我庆贺这份成功。

我试图在婴儿早期就识别出有罹患组织性失调疾病风险的儿童。我建议父母观察他们的孩子,他的性格、需求、好恶、回应和恐惧。你必须是自己孩子的专家。你别无选择,因为没有其他人选。多年来,孩子的医生、老师、朋友都会更替,只有你永远都是孩子的妈妈和爸爸——世界上没有比你们更了解孩子的人。

我如此执着于父母和高危儿童应建立联结的原因之一,是这些父母需要在将来的日子里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当孩子患有多动症或有其他不良行为或学习问题的时候,老师、心理学家和其他特殊专家能够提供很多建议。但只有父母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如果你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就能帮助专业人员更了解孩子,他们才能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合作建议。你对孩子的了解还有助于调整管教的技巧和行为改善计划,更好地符合孩子的需求。

我的第二个孩子伊莉莎患有唐氏综合征【2】。她10年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游戏班或语言障碍矫正中度过。我曾多次介入其中,与伊莉莎的老师分享我对她的了解。当她快4岁时,学校新来的(相对缺乏经验的)语言矫正老师认为伊莉莎说话时候的呼吸方式可能有问题,因为她在语言矫正班上说话轻声细气。我看到这位老师的评语后可是着实大笑了一番——家人都知道伊莉莎想大声说话的时候能很大声呢。一周后,在父母老师座谈会上,我和语言老师说她的做法可能有误。在和她交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这位年轻女士说话的方式非常外向开朗。(我想作为语言矫正老师可能是需要这样的活泼)相对地,我和孩子说话的方式较为放松。我意识到伊莉莎可能觉得在语言课上只是坐着听就已经足够有趣了,要不她就是有点被老师的说话方式吓着了所以才不怎么说话。我婉转地向老师表达了我的观点。她于是缓和了说话的方式,很快伊莉莎话就多了起来。

塑造孩子积极的人格

儿童对于标签性的评论是很敏感的。给一个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会让他的行为随之变化。称孩子为“爱抱怨的小孩”,他很可能会让你听到更多的抱怨,而不会更少。而你也将察觉不到孩子抱怨背后的真正需求。给孩子贴上一个“可爱”的标签(即使是他表现得不可爱时)能使你和其他人都对孩子改观,最终也将改变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同情地对孩子说“她感觉落单了”,要比说“她又开始抱怨了”容易得多。

亲密的父母擅长重塑孩子的性格,以便从较为积极的角度看待他们。当外孙坚持选择玩具车而不要毛绒青蛙时,祖母评价道:“这孩子真是固执。”但一位亲密的父亲会回应:“他很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他要小男子汉的玩具!”二年级的老师评价孩子:“她在班上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但一位亲密的妈妈会说:“我女儿真的非常喜欢和别人亲近。”

这样的父母明白,某些特定情境下的负面特征,在其他时间或地点或将成为正面的品质。“固执”的孩子所拥有的持之以恒的品质,将来或许有助于他在职业生涯中成为佼佼者,或是发现一种治愈癌症的方法。而“小话匣子”拥有的社交手段可能会让他成为有求必应的朋友。这些积极正面的观点并不只在于改变态度,它们也提供了解决眼下问题的方法。正在成长发育的宝宝需要更有意思的玩具。而那个二年级女孩或许需要更多在课后与朋友们接触的机会(或者需要换个不太会分散注意力的同桌)。有一个我们非常欣赏的积极标签实例:一对父母并未将孩子形容为“黏人”,而只是认为孩子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我们提出的“高需求宝宝”术语帮助很多父母改变了对孩子苛刻性情的看法。父母发现高需求宝宝实际上有很多优点:“多愁善感”变成了“心思非常细腻”。与其认为孩子劳神或苛刻,父母不如转而把它们看作是认真或坚持不懈。令幼儿无暇顾及妈妈的“固执”,实际上是让他跌倒后自己爬起来的勇气。

在一次例行儿科检查中,一个很有可能被贴上“喜怒无常”标签的超级敏感的孩子,在我的诊室里跳来跳去。他开始爬上一台用来给婴幼儿量体重的昂贵磅秤。因为担心磅秤会损坏,我忽略了他的感受,严厉地警告他爬下来。只是听到我这句话,他就快要崩溃了。这时他妈妈赶紧说:“这是因为你太强壮了。”她扭转了当时的情景,她儿子的自尊心也和那昂贵的磅秤一样完好无损。

适应能力

针对早期育儿长期效用的研究表明,亲密育儿培养出的孩子适应能力更强。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特质。适应力强的儿童比较容易改变不良的行为,转而采取更好的做事方式。他们能更好地应对人生的考验。他们更愿意接受来自他人的指正,并最终学会自我更正。假如亲密的父母能够理解孩子,适当调整育儿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即使天生性情较为固执或坚持己见的孩子也能够渐渐学会变通。就像一位固执己见的孩子的父母主动提到的:“我孩子的意愿越强硬,我们之间的联结就必须得越亲密。”亲密的联结给父母和孩子提供同样的信心,让孩子更易于做出改变和适应。

研究你的孩子

最有用的管教方针是“了解你的孩子”。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在每个阶段研究孩子的行为和能力。参考一些关于儿童成长发育的书籍或杂志,和其他父母聊聊——特别是孩子比你孩子稍大些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儿童的想法和大人不同。世界在他们眼中呈现出另外的面貌,因此他们给予不同的回应。父母需要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合理的表现,这样才能适当引导孩子。有些孩子的举止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耐心、幽默和引导。最终孩子会脱离某个特定成长阶段,而相应的行为举止也会随之消失。学会容忍特定年龄和成长阶段儿童的行为,能让你的育儿之路更为顺畅。例如,多数2岁大的幼儿在餐厅里总是坐不住。在等待上菜的时间里,你可能得时刻不停地和幼儿互动,而没功夫跟爱人交谈。然而有一些不礼貌或危险的行为,需要你立刻坚决地回应:“你不许爬上桌子。”

驾驭无常世事

善于研究孩子的父母能做到与孩子“同步”。因为他们对孩子的状态有清楚的概念,从而可以调整自己的反应以契合孩子该阶段的依赖程度(或独立程度)。结识了新朋友或是接触了新鲜事物,都让孩子进入到了未知领域。和孩子同步的父母能理解,当孩子尝试更加独立的行为时,出于紧张可能会有一些不守规矩的表现。处于“自己的事自己做”阶段的学龄前儿童可能只需要父母从旁引导,而非手把手地教。善于仅提供线索的父母在孩子尝试些许独立、点滴成长的阶段给予他一些自由。当孩子看似有些疏远或不驯时,父母也能够理解。但他们仍然从旁守候,随时准备在孩子需要时和他重新享受亲密时光。

儿童往往在依赖和独立之间摇摆,他们处于快速变化和相对稳定的中间地带。你6岁大的孩子学会了骑自行车,可能一周来每天下午他都在边道上来来回回地骑(想象自己是驾驶红色跑车跑差事的大人)。然后一天早上你醒来会发现,这个独立的孩子躺在你身边。此时他需要和你亲密地待一会儿,进入了他成长旅程的中转站,告诉父母:“我需要充满爱的加油。”

和孩子同步、协调的父母,会和孩子一同渡过成长中的难关。当父母和孩子失去这种协调性时,孩子不守规矩的行为将逐渐升级。如果当孩子试图和你保持点距离时你却一味地接近他,那么在当他坚持自己主张的情况下你很有可能反应过激。如果孩子想要和你亲近时,你却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法分身,他便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求得父母的注意。这样的话,父母失去了这样一个巩固其在孩子心目中作为顾问、安慰者以及权威人士的机会。当年那个每天早上爬到床上拥抱你的3岁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的某一天晚上可能会到你的房间和你交谈。不论是在哪个年纪,明智的父母都能读懂来自孩子的暗示。

对亲密的诉求

有一天早上你醒来发现,6岁的孩子在你身边蜷着,一周以来,9岁的孩子都紧跟着你在家里转悠,连平常保持距离的小少年都邀请你一同去购物。这是怎么回事?这些行为称作对亲密的诉求,是小孩子需要重新确定你们之间感情的信号。在正常的成长和发育中,儿童从依赖到独立,并最终达到同等依赖的过程中,往往是前进两步后退一步。这一周你的孩子哭着喊着要求独立,下一周就像猫一样依偎在你身旁。你应该随时注意孩子的要求,做好准备和孩子重温亲密关系。重温亲密时光和争取独立都对孩子的情感发育有重要的作用。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小孩子常会有些疯狂的举动和想法——这在他们眼里是完全合理的。如果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会把你逼疯的。2岁孩子跑上大街不是有意藐视妈妈的权威,只是想把球捡回来而已。孩子的行为伴随着突然的冲动,之间没有思考的过程。5岁孩子喜欢朋友的玩具便“借走”不还。他不明白自己实际是偷了朋友的玩具。想要玩具的欲望覆盖了他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判断,朋友的感受则更是被忽略不计了。成年人会停下来思考个人行为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道德性,但孩子是不会的。

父母的命令在孩子眼中可能是另一种意思,即便是听话的孩子也是如此。我们的儿子马修2岁时是一个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孩子。他专注于一个游戏时,就算时间到了也很难停下手头的事。有一次我们要出发去赴一个约会,那时他还在玩耍。但我们已经要迟到了,于是玛莎抱起马修把他带到大门口。2岁的马修大发小孩脾气挣脱了妈妈。玛莎第一反应是:“嘿,这事我说了算。”在她看来,马修应该赶快主动放下玩具并乖乖听话。但当挟着拼命挣扎的孩子出门时,玛莎意识到这番举动只不过是为了满足她想出门的意愿,在这种形势下,这样或许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她完全忘记了马修需要事先的提醒和一种循序渐进的过渡。即使我们的确急着要走,他却不能这么迅速地结束游戏。他这么做并不是违背妈妈的意愿,只是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需要给他更多时间放下手头的活动。于是玛莎冷静地带马修回到他的玩具旁,坐下来一起说:“玩具们再见,拜拜卡车,拜拜汽车。”说完马修就准备好放下他的游戏了。这只花了几分钟,就算不这么做也会在和马修争执中浪费掉。玛莎处理马修发脾气的方式并不是一项育儿“技巧”或“手段”,而只是她出于对他的了解和尊重后自然而然演变出的一种策略。玛莎也达到了她的目的——在最少争执的情况下把马修带出门。她也教会了马修一种免于发脾气而结束游戏的方法。这就是管教的含义。

意识到对孩子的观点加以考虑能使我们的管教效果更好,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刚开始我们也难免害怕无法控制孩子。不论是我们读到的、听到的,还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到的,都可以归纳为:好的父母自然是懂得更多,孩子并没有与其争论的必要。然而我们发现,听取孩子的观点实际上有助于我们管理他们。对孩子的了解成为明白如何管教他们的关键。因为我们帮助他们服从管教,他们才能接受我们的权威。这样一来,不论是孩子还是我们,都毫无保留地认可:妈妈和爸爸懂得最多。

先建立框架,后设定界限

儿童需要遵守界限,否则他们不能茁壮成长(父母也扛不过去)。孩子应当学习并尊重家庭规范。家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他在家庭这个迷你社会中的生存模式,也会带入他将来的社会交往中:在学校、团队,以及随后的婚姻和职场中。家庭中的界限有助于引导儿童将他们的社交和创造精力用在有意义的地方。界限还能使大人和孩子相互合作,使享受彼此的生活成为可能。

帮助孩子遵守家庭界限是父母的职责。最好的方式是建立框架,设定界限——遵照这个先后顺序。建立框架的意思是,在家中创造条件,让孩子更容易遵从限制。设定明智的界限,包括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阶段设定合适的规范,并和孩子沟通这些规范,让孩子明确应该怎么做。

举一个处于探索期的幼儿的例子来分别说明有或没有框架的界限。学步中的幼儿的好奇心是永无止境的。探索的冲动有助于他了解这个世界,但也会给他带来麻烦。父母可能会发现自己总是在对探索中的幼儿说“不”。“不行,别把手指头伸进电源插座里。不行,别动台灯电源线。不行,别跳上桌子,不许踢翻椅子,记住永远永远不许跑到马路上。”这些都是必要的界限,但幼儿很难都记住,何况在他的好奇心占了上风时要让他注意这些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幼儿遵守所有禁忌呢?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的环境建立框架,让遵守界限变得容易。特定的框架让孩子的生活更轻松,父母的压力也相应减轻。没人愿意时刻听到“不”或是把“不行”挂在嘴边。显然,为探索中的幼儿建立框架,是指把家改造得对儿童来说更安全。在电插座上安装安全塞,把台灯电源线藏在大家具后面,然后几年内都把易碎品收起存放。你在厨房里指定一个孩子专用的储物间,装满安全不怕摔的物品供孩子探索。随后你就可以引领孩子到他自己专属的物品前,而不用禁止他动你的东西了。带孩子到户外场地玩耍,这样他就能安全地跑或爬,尽情地释放精力了。

作为孩子环境的“结构设计师”,需要你把家居改造得安全,同时免于儿童的“蹂躏”。建立框架不意味着限制孩子的自由,而是为制止危险行为和为安全良好行为创造条件。框架起到保护和引导的作用,让孩子保有自由的天性。框架提供了总体来说积极的“行”的环境,减少父母说“不”的情况。

有的父母说:“但我的孩子就是无法在餐桌前坐定。”你是否试过双脚在离地半米的位置来回晃荡?你也会变得焦躁不安。把用餐时间设计得让孩子无须久坐。或者给你的孩子一套小号的桌椅用餐,这样他可以把脚好好地放在地上。当妈妈和爸爸吃饭聊天时,可以给孩子一些小玩具在餐桌上打发时间。

提前做好计划

框架也与你和孩子对时间的利用有关。“绝对没办法带2岁的孩子去超市。”“带6岁的孩子去商店,她看到每种垃圾食品都想要。”亲密的父母应尽一切可能根据孩子的情绪规划一天的活动。学龄前儿童在晨间表现更好,所以如果你想要带着4岁的孩子去超市,最好是吃过早餐就出发。如果孩子无法抵挡包装花花绿绿的甜麦片的诱惑,可以选择不带他去购物,或是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内保证给他带一些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做并不是“失去控制”或“让孩子牵着鼻子走”,这只是对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孩子表示尊重。另外,做父母的日子也会好过得多。

计划游戏时间和游戏伙伴

父母可以采取很多种微妙的方式来建立鼓励孩子良好行为的框架。我们注意到,和玩伴玩得愉快的小孩的父母会给孩子挑选性情合得来的玩伴。即便到了孩子上小学的年纪,你还是有很大的权力控制孩子交往的对象。你有可能需要更换课后保育员,或指定一位足球教练,这些举措的确能够塑造孩子的行为。你得知道6岁的孩子是否准备好在朋友家过夜。如果你感觉这样的夜晚不会太顺利,就想办法避免让孩子处于类似的情境中。如果孩子需要在漫长的一天学习结束后跑跑玩玩,就不要坚持让他一回家就写作业,而是在晚餐后规定半个小时安静的学习时间。

建立框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很重要。给青少年指定宵禁时间的同时也确保他随时能联系上你——并且当他需要的时候你很乐意来接他回家。要对孩子朋友的父母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你就能知道他们的价值观和家庭规范。把你的家改造为适合青少年聚会的场所。以上这些举措都会让青少年更容易遵守家庭界限。

建立框架和当教练有很多共同点。你教给孩子游戏规则,给孩子安排游戏时间,当他们上场后给他们加油鼓劲。2000年超级碗夺冠队伍圣路易斯公羊的教练迪克·沃米尔,在讨论为何一些球员在赛场上更加能够严格自律时说:“管教始于家庭。”

当小孩长大一些,开始入学和参与社区活动时,亲密父母利用他们对孩子深刻的了解,来对他进行合理的引导——不过分放任亦不过于严格。他们知道孩子能做到什么程度,也知道何时应出面干预。他们仍然扮演着协调者和指导顾问的角色。

有些亲密的父母可能会犯过度保护的错误。没关系,这个错误比较好纠正。你将逐渐明白什么时候应该给出一定的空间。你可以向其他值得尊敬的父母寻求好的建议,了解何时应该加以管教,何时应该给孩子多些自由。

但是疏于保护的错误比较难以弥补。父母不从中协调,让孩子独自完成太多决定或挑战,会让孩子对自己、看护人和生活本身都产生愤怒情绪。实际上,通常用来分辨亲密儿童与缺乏亲密联结儿童的一个特征就是愤怒。缺乏亲密联结的父母很可能给孩子太多选择、太多路径。如果孩子学了3个月的小提琴就不愿意再学,他们就让孩子改学打鼓。自然而然地,因为孩子对新鲜事物持开放态度,所以他就样样都想尝试。如果父母认为“许多不同的视角”和“与拥有不同价值观的孩子们打成一片”对孩子有好处,最终有可能把孩子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或者是压根没有方向。儿童在分辨来自外部世界的多种可能性时,需要父母的指导。

提醒(你提醒孩子)与自省(孩子提醒自己)相结合

提醒和自省的结合是在和孩子相处中我们遵循的行为引导原则。年幼的孩子通常只顾眼前。他们很少回想过去的教训,也不去思考未来。孩子就是这样的。他们需要来自成人——通常是父母的指导,以及频繁地提醒他们应该如何在家里或其他团队中行动——即教导他们正确的行为。然而,除此之外,孩子还是需要靠频繁的提醒来逐渐避免使用“我忘了”的借口。这个借口尽管在成年人看来十分牵强,但孩子确实容易忘记,需要有人提醒他。提醒指的是在孩子忙碌的时候唤起其模糊的记忆。可以是微妙的小动作,像是一个“你要当心”的眼神,警告将要恶作剧的孩子,或者是简短地勾起孩子记忆的提示语:“哎,这个玩具应该放在哪儿?”相比直白的叙述,提醒能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善用“提醒”,就如同给孩子一个线索,让孩子自己填补没有说明的空白部分。你对留在桌上的脏盘子使一个不满意的眼色,孩子就会明白你希望她把盘子拿到水池里洗干净。有些孩子可能会将上述举动看作烦人的唠叨,这时用手写的便条可能效果更好。有一次我们给艾琳的门上贴了张纸条:“请在盘子开始发霉前拿出房间。”而自省是这个提示小游戏的进一步延伸。假设你已经告诉孩子不下十遍,不要骑自行车上马路,或是过马路之前要先停在路边左右看看。如果你发现孩子这次又差点忘了你的告诫,只需要简单地说一句:“自己想想。”这样做是唤起孩子对你先前提醒的回忆。一句简单的话,就是对孩子自我约束的激励,也就使孩子离自控力更近一步。并且,基本上,你也避免了不断地唠叨挑剔。不断提醒孩子做的错事,最终会让孩子厌烦,听而不闻。

塑造而非控制

成功孩子的父母明白,塑造孩子的行为是他们的职责,但并不意味着去控制一切。你播下种子,并不能控制何时开出什么颜色的花,但你可以通过除草、浇水、修剪让花开得更漂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塑造孩子的行为。所有的儿童生来都有某些需要被修正甚至彻底去除的行为特征。对于其他的好的行为特征,通过你的培育,能深深扎根并最终使孩子成长为美丽的花朵。亲密的父母习惯使用温和的手段,我们称之为“塑造方式”,来去除负面特质,保留正面特质不受损害。随着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塑造方式也应相应改变。最终孩子将这些品质内化,并形成个人的自控系统。

塑造还是控制

塑造的含义,是指通过暗示来指导或纠正孩子的行为。你带孩子去拜访伟大的卡罗琳阿姨之前就要和他谈谈应该如何表现,告诉他到了那里之后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你可以帮他选几本书和几件不会制造噪音的玩具随身带着,在大人谈话的时候可以用来打发时间。当你们到了那里后,你再次提醒他应该如何表现;当他太吵闹时,把他带到一边平抚他的情绪,和他安静地玩一会儿。当你试图塑造一个孩子的行为时,应当给予他所需的信息和协助,来帮助他达到表现良好的目标。

控制孩子的父母持另外一种态度。他们往往采取一种不容置疑的做法:“我是父母,他是孩子,没得可商量!我才用不着这些什么时髦的心理学玩意儿。他就该按我说的做,要是他不听话,就等着瞧吧。”控制孩子的父母可能倾向于将惩罚作为一种主要的管教手段。在拜访伟大的卡罗琳阿姨时,若小女孩表现得任性,父母可能会打她的手心,要不就是威胁回家后打她的屁股。控制孩子的父母倾向于把孩子的行为视为他们自我价值的折射。除了“这么做就对了”或者“别人会怎么想?”之外,他们不给孩子什么机会辩解。

有时候塑造和控制之间的差别很难说明,但细微的差别也很重要。试图控制孩子的父母似乎重视外在的表现胜于重视内心的成长过程。如果意在控制孩子,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会产生争执,极易导致孩子叛逆的行为,认真和高需求的孩子尤甚。控制从各个方面——生理、心理、智力——压抑儿童的性格,妨碍其健康成长,抑制他们的潜力。

塑造孩子的行为,也就是对他发展中的性格进行塑造。亲密的父母更容易接受孩子独特的个性。他们有耐心忍受孩子烦人的怪癖,不在乎其精力是否损耗。亲密的父母认为孩子优秀的品质值得庆祝——即便是一些不容易发现的品质——并意识到,若能够塑造孩子的行为并使其成为有责任感、关心他人并关爱自己的成年人,那么他们此刻的辛勤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不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气质——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本色——但你可以塑造他的性格。性格是孩子在其基础气质上发展出来的。我曾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一场法庭诉讼中出庭作证,阐述父母是如何能够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的。受到当地风土人情的感染,我说出了下面这番比喻:“孩子的气质就如同他手里的牌。而孩子的性格决定了他如何出牌。而父母可以教会孩子怎样把牌玩得更好。”

允许合理的失败和沮丧

从很早开始,成功孩子的父母就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而不会试图阻止沮丧的产生。处理难题和从失败打击中恢复的能力是获得成功人生所必需的宝贵品质。知道如何将问题转变为机会的人面对生活带来的任何挑战都能游刃有余。

成功孩子的父母允许孩子犯错并从中吸取教训。同样重要的是,这类父母允许孩子看到父母也会犯错,让孩子同样从中吸取经验,并让孩子觉得有义务帮助父母改正错误。

不予理睬是不可取的

愤怒表明孩子的确很沮丧。许多顾问建议父母忽略这种愤怒情绪,但是我们观察到许多抚育了成功孩子的父母的做法刚好相反。当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父母不会让他回房间独自待着。相反,他们会站在孩子的视角,试图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他们不会一手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不会试图给他些好处使他安静下来或是转移其沮丧情绪。他们倾听,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并教会他怎样调节这种情绪。

这类父母对于较轻微的沮丧情绪的处理方式是类似的。当幼儿固执地试图将圆形积木挤进方形孔里时,妈妈既不会无视他遇到的困难,也不会急于告之正确的做法。她会温柔地建议他换一个孔试试看,或帮他注意到积木是圆形的,而孔是方形的。假设稍年长些的孩子结束了和朋友们的玩耍回到家,用力甩上门并宣布他最好的朋友是个笨蛋,父母不会跳起来大喊:“好好说话!”而是会帮孩子好好把问题说清,并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承担后果

聪明的父母知道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们并不会当场阻止。他们会允许孩子犯错并从中吸取教训。在童年时期,他们给孩子很多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此时犯错的代价还不是非常大。这些选择的自然结果,不论好坏,都能够培养出孩子自己做选择的能力。当孩子不得不面对不好的或是冲动之下的选择带来的结果时,他会明白谁都会犯错,犯错也并不是世界末日,并且错误是可以弥补的,或者至少可以从中获得经验教训。

直接说“不”!

有一天我和7岁大的劳伦一起购物,我们走入了结账通道(通常令父母畏惧),劳伦不停地要架子上的垃圾食品,但都被我平静地拒绝了。她在问之前可能也知道我会如何回应,但还是免不了习惯性地问问。当我们走到收银机前时,收银员半耳语地对我说:“我真希望更多父母能像你一样直接说‘不’。”

儿童看到什么东西都想要,而且还得现在马上要!“把它们都收集齐吧!”小游戏模型和周边产品的电视广告时刻轰炸着他们。快要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为了得到最新的电子游戏机,哀求道:“我们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了。”一次我跟一些父母座谈,可能有些人会认为他们的孩子非常优秀,但我认为这些孩子只是得到了过多的物品。我本想用四个魔术般的字作为开场白——“直接说‘不’”——但又感到纠正这些小孩的物欲主义并非这么简单。许多父母无法对孩子说“不”,因为向孩子妥协、要什么给什么通常更容易。这样做减少了与孩子争吵的麻烦,可以带来短暂的和平。然而,这种短期的好处带来的却会是长期的损失。

把孩子想要的东西都给他并不是为孩子做了件好事。现实是当他长大成人后,许多东西都不能马上得到而需要等待,他还得选择最重要的并做出取舍,并且不是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理解“延迟满足”的概念,是获得成功人生的一项珍贵品质。学会不冲动行事也同样宝贵。

7岁的安德鲁生日时收到一些钱,于是我们一起去了玩具店。很自然地,他被琳琅满目的玩具迷得晕头转向,但我不断地提醒他,他的钱有限。如果选了机器人,就没钱再买任何其他想要的玩具了。我告诉他,不行,他不能又要机器人又要乐高玩具。他得做出选择。

这位明智的母亲担任了协调人的角色,帮助孩子做出最合乎其利益的选择,使他意识到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并示意他建立优先顺序。“哪个玩具你会更经常玩?”“哪个玩具能玩得久些?”“最想要哪个?”

如果孩子大吵着要最新的玩具,明智的做法是避免立刻满足他。告诉他,“等一周再说”(或者几天——一周对于学龄前儿童就像是永远那么久)。给他点时间仔细考虑自己的选择。等一周时间到了,他很可能想要完全不同的东西了。父母如果溺爱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不懂得珍惜的人,或者说受害者。他们永不满足。相反,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等待获得某种奖励,或需要通过努力挣零花钱的孩子,则能学会珍惜所拥有的东西。

对物品的病态索求早在宝宝出生前就席卷了整个家庭。婴儿用品商店中的设备总能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不知道,要是没有这些高科技的产品究竟怎么抚养这么多小孩,只需要花钱,就能使照顾宝宝变得容易,同时还可以跟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

婴儿用品市场很大,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大肆购买一番。我们对于婴儿用品以及童年时期有关消费的建议是:买那些能够帮助你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放弃妨碍你们亲密的。孩子最好的玩具毫无疑问是另一个大活人。父母充满爱意的脸,永远比任何会动的玩具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父母永远敞开的臂弯提供的抚慰是任何摇篮和弹性座椅都无法比拟的。买一两条婴儿背带,让宝宝拥有从你臂弯中看到的广阔且不断变化的视野。当孩子长大一点后,除了通常比较受欢迎的玩具之外,也要选些你们可以一起玩的玩具和游戏。

我跟孩子非常亲近,所以对她说“不”很容易。不给她买太多东西并不会使我内疚,因为我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她。

给孩子所有想要的,而不是他真正需要的,等于是冒着培养一个以物欲为中心的成年人的风险。这样的人总是想要从其他人身上索取而非给予。当你拒绝了孩子对物品的要求,自然要花更多时间和孩子相处。在这件事上你希望孩子学到的是(许多大人忽略了这一课):与获得物品相比,与人相处才能使你快乐。

注释:

【1】芭芭拉·皮尔斯·布什(Barbara Pierce Bush),美国第四十一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夫人,第四十三任总统小布什和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的母亲。

【2】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具有特殊表型的智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