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深入推进莱芜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任务
深化和提升莱芜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完成建设城乡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优化产业和城镇空间结构、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七大任务。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传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产业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1.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以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方向,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加快发展都市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突出区域特色,以农业产业化板块为基础,加快农业示范区和设施装备建设。按照产业集群化要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向示范区集中、集聚大型龙头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抓好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
二是加强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快发展蔬菜、畜牧、林果及其他特色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依托生姜、大蒜、花椒、蜜桃、黑猪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建立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现代农业基地。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主导产业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提升特色农产品储藏加工能力,扩大姜蒜、蔬菜保鲜、腌渍、脱水速冻食品的生产规模,开发生姜啤酒、姜蒜蔬菜保健产品和休闲食品;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构建集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抓好以生姜、蒜为重点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护,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是加强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积极培育专业联合社,扶持联社兴办公司,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注重提高低收入农户入社比例,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增收能力。加大对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工商企业参与高起点组建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支持区一级发展行业协会,推进和完善行业发展规划。
2.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
重点推动钢铁生产及深加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强化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环境保障,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食品饮料三个产业培育成产值超200亿元的支柱产业。
一是增强钢铁精深加工能力。开发板、带、材等精加工产品,培育建筑、电力和船舶等领域专用钢材产品,研发风电、船舶、汽车、高铁等领域专用大型锻铸件,逐步实现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品转变,延伸钢材加工产业链,建成山东省重要的优特钢和不锈钢精品生产基地。
二是提高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配套水平。提升汽车零部件加工业水平,提高变速箱、车桥总成、刹车片、凸轮轴、轮胎等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尽快实现由零件到部件、总成,由初加工到精加工,由配套合作到整车生产的转变。
三是提高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形成以加压过滤机、矿用工程车辆、管缝式锚杆等系列产品为主导的矿山设备制造业产品体系;加快提升冶金装备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开发各类冶金成套设备,加快向重型成套设备研发与制造领域发展;加强与骨干企业的协作,推进自主创新,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塑机名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和通信电缆(光缆)等产品的比重,重点加大碳纤维高温线缆、计算机屏蔽电缆的开发力度,形成国内具备影响力的线缆产业集群。
四是大力发展食品饮料产业。加快推进汇源工业园50万吨果汁饮料、百威啤酒30万吨高档啤酒、万兴食品工业园姜蒜特色农产品加工、得利斯肉食品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
五是提高纺织服装产业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服装成衣的品牌化、集成化,提高设计研发和国内市场营销能力,突出服装品牌建设,提升纺织服装业的质量和水平。
3.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支持和引导现有龙头企业向产业链条高端方向发展。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扶持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及医药、航空器材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支柱产业。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培植起新材料、电子信息、精细化工3个“500亿产业”,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
一是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合作,研发高性能合金钢粉和轿车用粉末冶金制件。积极开发聚乙烯纤维、酚醛纤维及制品,开发绿色纤维、功能性纤维及多种纤维等新技术,研发各种新型纤维混纺纱线、各类专用纱线和中高档坯布等高档产品,替代进口;加快发展纤维装饰复合外墙板等建筑新材料。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新型超薄电子材料挠性覆铜箔(板)电子基础材料发展,加快发展机车空调等新型电子产品,支持开发智能电表、高压电能表等系列电测控产品体系,加快高光效大功率长寿命LED显示屏等半导体照明(LED)产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流程控制程序化。
三是精细化工。积极推进与日本JFE公司、固德化工、汶河化工等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实现50万吨焦油、50万吨蒽油加氢、10万吨无水氟化氢等项目达产。
四是生物及医药产业。加快纤维蛋白贴和抗菌洗剂等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研制生产高效无污染的纯天然植物提取产品和特种植物油;加快椒目仁食用油、花椒树脂等花椒制品的生物技术的应用;加快白花丹参、连翘等药材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标准提取物研发进程,开展中药生产工艺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完善太阳能集热管等新能源节能新材料产业链条,支持开发风力发电主轴、风电专用箱式变电站等产品;积极研发电动汽车配套产品;加强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无味无毒再生橡胶系列产品;开发列车式等生物环保厕所。
六是航空运动产业。进一步集聚飞机生产、组装等航空产业制造项目落户,引进和开发轻型飞机、航模、滑翔伞等高附加值的航空器材制造产业,加快特种伞绳、装甲护板等航空体育器材产品开发;加强航空体育项目与旅游休闲运动的相互融合,开发航空运动文化的旅游工艺品;加快发展航空会展及培训业。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实行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以航空体育项目为支撑,带动雪野旅游业发展,推动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休闲产业的发展;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住房建设、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二是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中国航空运动之城”国际性品牌,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档次,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形成游、娱、住三位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发挥省级旅游度假区雪野生态环境优美、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推进游艇俱乐部、旅游接待等游乐及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航空公司、航空俱乐部、商贸物流城、购物广场与超级市场等商业商务服务项目发展;形成以生态旅游为最终产品,生活性服务和生产性共同支撑的现代旅游业发展格局。
三是加快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培植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加大金融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网点布局,合理配备资金,优化农村支付环境;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大现代“双高”特色农业投入,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创新融资担保方式,拓宽“三农”融资渠道。
(二)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实现城镇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既要提高综合城镇化率,也要加快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通过建设现代化特色城镇,提升城镇生活品质。
1.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农村集中居住区的环卫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将农村社区公共事业经费纳入市、区财政预算。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结合“两新”工程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建设高标准城镇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统一设立标准化的“五室三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达标配置;充分融合莱芜特色元素,推动新建农村社区特色化发展,提升城镇的旅游和文化功能。
2.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稳步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建设,将农村居住区打造成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推进就地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3.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
开展城乡一体化的商业网点规划,扶持发展农村新型社区的商业服务网点建设。结合“五室三站”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开展农村社区居民就业、生活知识等培训活动,选择部分农村社区吸纳城镇人口入住,探索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混合居住模式,带动农民生活观念的市民化转型,逐步实现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文化融合。
(三)优化空间结构和布局
继续优化并积极构建“一城六镇多点”的城乡空间结构,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改革,建立政绩考核新机制,加快两型产业发展,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统筹发展。
1.继续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进一步完善“一城六镇多点”城乡空间结构,“一城”为莱城主中心、钢城和口镇副中心、雪野旅游区组成的带状组团式城市带。“六镇”指牛泉、寨里、羊里、杨庄、苗山、辛庄等六个小城镇。要坚持规模和特色并重,速度和质量并重,不求大拆大建,但求建设品位。“多点”指多个中心村和基层村。在村庄合并过程中,要遵从农民意愿,注意保护特色村、文化村。
2.大力推进两型产业发展
全面推广发展节水型农业。积极推广抗旱、耐旱农作物种植;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节水型灌溉设施;加强水资源管理,鼓励农业节约用水。积极推进工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调整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发展节能、节水、节地型工业;用节能、节水技术改造现有工业企业的工艺流程;对企业节能、节水有突出贡献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严格工业项目的准入和退出标准。按照节能、节水、节地、低碳、绿色的标准,并根据地块的主体功能的定位,制定有差别的工业项目准入和退出标准。不符合准入标准的工业项目不引入,符合退出标准的工业项目要退出。对重点发展地区要加强“绿色产业和人口双聚集”的政策引导,重点加强口镇新城和雪野旅游区建设。
3.着力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在目前鼓励发展“飞地经济”、引导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要按照各区块的主体功能制定差别化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山区乡镇要淡化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考核,强化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以此作为生态脆弱区乡镇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评价、任中政绩评价、离任政绩评价和职务升迁的重要依据。
4.强化规划执行和空间管制
提升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引导作用,以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统领各规划编制。转变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按照大部制要求重新整合政府管理部门。合并水利与渔业局和自来水集团,组建新的水务局,对莱芜市全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实现“多龙治水”向“一龙治水”的转变。本着简化行政管理地域单元、提高行政效率的原则,合并精简乡镇(街道)数量,最终过渡到按照功能区实行行政管理的新体制。对包括雪野旅游区在内的具有生态保护功能的地区的开发规划进行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其开发方向、开发强度和保护措施。
(四)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两股两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集体资产确权、产权交易、抵押融资等配套制度建设,促进资源要素集中优化配置,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权益,支撑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1.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和人员界定,摸清“家底”,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创造基础条件;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分级管理”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市、区、镇、村四级联网的农村集体“三资”网络化监管平台;以镇为重点,设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集体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协调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对集体资产管理进行指导监督等;加强市、区县、乡镇等各级经管工作体系建设,通过提高经管部门行政级别、加挂“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办公室”牌子等方式,逐步提升经管工作在市级层面上的统筹水平。
2.推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整合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合作社在城乡统筹工作中的组织功能,防止村务决策程序代替村集体经济组织决策程序。工商登记后的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的唯一合法代表,独立行使产权所有者的经营和管理职能;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让农民掌握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控制权,形成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体制机制,有效扼制“干部经济”;按照合作经济的标准规范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平原或山区地区有条件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要逐步向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转化。打破户自为战,村自为战的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和强化乡镇统筹机制,在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发展乡专业联社,在联社基础上办公司,建立“联社+公司”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制。
3.建立城乡一体的要素流转市场体系
进一步完善农用地承包经营权、非农建设用地产权、宅基地产权、林权等各类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实现同地同权的政策机制;探索乡村社区合作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中的积极作用,发育专业合作社内部金融互助功能。推进要素的信托化经营,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让专业化的市场主体来经营农村的集体资产;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的市场价值评估机制和抵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五)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
建立提高保障民生能力和水平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和投入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覆盖面、保障标准和保障的服务水平,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保障发展可持续。
1.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
加强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的民生保障能力的平台建设,建立以保障民生为主的公共财政,并保证财政民生支出的比重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加强市对乡镇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平台建设,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民生保障差距。通过政府财政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捐助的形式,建立以慈善为主的民间投入平台,形成与公共财政互补的民生保障机制。
2.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建立莱芜市全域民生保障网,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就业与失业保障、城乡“五保户”供养和“三无人员”救助等问题,实现莱芜市民生保障的全覆盖和应保尽保;完善保障民生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使民生质量不断提高;根据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大病统筹报销、城乡居民养老、失业救济等保障标准,为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提供保障;不断完善和创新服务与管理水平,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民生保障的服务与管理水平差距,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等值的民生保障服务。
3.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支撑体系,提高标准、缩小差距、整合制度,稳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鼓励稳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逐步完善农民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方式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政策,逐步提高农村无社会保障老年人福利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加强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五个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工作,以委托代理、合作共建、干部交流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向农村配置的体制机制。切实抓好城中村拆迁改造,推进新城镇新社区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依托村庄整治项目、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住房改造建设,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培育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美化建设保留村,让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口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
(六)加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城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覆盖全域的城乡生态网络,形成城乡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共建共享。
1.加强城乡生态网络建设
以林地生态网络、水系生态网络、农田生态网络和建筑生态网络建设为主体,以生态廊道为纽带,构建自然、稳定、优美的生态景观网络,维护生物的多样性,逐步形成景观特色鲜明、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网络体系。以莱城区、钢城区和雪野旅游风景区生态绿地和景观绿地建设为中心,以牟汶河沿岸生态廊道建设为轴线,建设莱芜生态网络系统,同时对城市周边山体、城乡接合部空闲地进行全面的生态绿化;城乡道路两侧建设与慢行道和步道相结合的特色绿化带,形成林荫路系统;在农村和山区,要通过生态网络建设,逐步实现非工程手段对工程手段的替代,维护天然林地正向演替,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互惠共生;实现河渠水系流域贯通,地表地下贯通,避免“三面光”;减少园林景观绿地,发展生态绿地,完整保留市域野生生物栖息地及其周边环境和迁徙通道。
2.强化城乡环境污染治理
依托凤城街道柳龙崮村垃圾卫生填埋发电项目,探索建设莱芜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加强牛泉镇圣井村的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理能力,增大服务半径,实现跨市域多向辐射。采取政府建设、市场运营的方式,结合高端现代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城乡餐厨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实现餐厨垃圾生态大循环,减少城市生活垃圾。农村社区继续推广生物集成处理法、沼气法、人工湿地法等生活污水处理模式,逐步提高全市域污水处理水平。加快莱芜三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改建,实施主干流截污集中处理。完善农村集中居住区和大型旅游风景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设施建设,逐步构建中水回用系统。对于分散乡村和工矿区、景点,要大力推广“户用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人工湿地+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农村有机废弃物发酵沼气池”的方式,实现分散式治理,对各排污点水进行处理后直接排回河流支流,最大限度地保持乡村水态原貌。
3.建立城乡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
积极培育莱芜市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统筹城乡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城乡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建立以社区回收点为基础,以集散交易中心为载体,以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的三个层次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按照生态化、无害化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减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推广生物农药,减少来自农业生产的污染,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向生态化、无害化方向调整。创建生态文明村,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和生态创建工作,发展户用集中沼气工程。
(七)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从城乡社区入手,营造公众参与的民主氛围,公开透明信息,推行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鼓励公众参与社区事务,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氛围。
1.建立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
从社区做起,创造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民主政治环境。提高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锻炼参与社区事物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强化居民监督,体现社区发展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鼓励社会中间组织有序发展,以街道和社区为基本单位,发展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或团体,协调和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协调解决各种突发事件和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建设鼓励社会中间组织积极参与社区生产性、生活性、公益性和服务性活动,推动社区管理社会化。
2.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适应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趋势,集合传统农村社会管理和城市社会管理两套体制的优点,积极探索和建立镇管社区的体制机制,建立镇社区办、社区管理分中心和社区管理小组三级管理体系。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要求,完善农村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村新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强化农村新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安管理职能。探索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文体保健、养老助残、社区救助、社区维权、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使社区居民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专业、更多样的社区公益服务。
3.创造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民主政治环境
坚持民主议事,引导村民参与讨论利益相关的各项事宜,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培育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坚持还政于民;落实群众的决策权,保证社区各项事务决策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诉求;还事于民,让群众管理本村和社区的事情,落实群众的管理权;坚持民主监督,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各个环节实行“阳光操作”,不断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监督的能力,把社区发展置于社区居民最有效的监督范围内,体现社区发展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进行社情民意表达机制建设,让社情民意表达能有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做到信息公开、支持和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给出反馈意见,积极探索公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针对各特定议题,建立多种公众参与的“利益协商机制”,政府应做到能够容纳与吸收自己不一致的观点、信息透明公开、遵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