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商与中国经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华商走向海外的历程

1.1 华商与海外华商

目前,在如何界定华商的问题上业界人士各执一词。总体来说,“华商”有三种内涵。一种从广义上来讲,泛指具备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既包括中国内地,也包括港澳台以及海外地区的华人华侨之中的企业经营者或者投资者;另一种从狭义上来讲,主要是指拥有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海外移民及其后裔之中的企业经营者或者投资者,其中不包含中国内地以及港澳台的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还有一种是指介于二者之间的华商,囊括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地区的华人华侨之中的企业经营者或者投资者,但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不在列,仅包括在中国大陆地区创办“三资企业”的港澳台以及海外地区的华人华侨。

现在还有一种通行说法是“世界华商”,那么世界华商是什么呢?它泛指具备华人特质特征的各类华商企业和其经营者。通常来说,国内所说的“海外华商”仅仅指在中国境外活动的华商企业和企业家。世界华商,顾名思义,特指那些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各种经济类活动的华人群体,其核心主要指具有华人特质的各类华商企业和其经营者。广泛来说,世界华商也可泛指包含华人经济界、非经济界在内的各种团体、机构和人士。《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则提出,世界华商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内的华商,二是相对密集的东南亚各国华商,三是散布于北美及澳洲乃至世界各地的华商。

人们通常所说的“海外华商”,主要是指在中国境外活动的华商,或者说特指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地区活动的华商企业和其经营者,主要指从事企业经营与投资的港澳台以及海外地区的华人华侨,根据惯例通常被简称为“海外华商”。此外,本书的研究范围还包括在中国大陆地区创办或者从事于“三资企业”经营的港澳台以及海外地区的华人华侨,原因有如下三点。

第一,立足政治政策角度。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港澳与大陆地区实行不一样的制度体系,台湾也一同参照“一国两制”政策解决。

第二,立足历史文化角度。港澳台都曾历经较长时期的殖民统治,故其华商在成长的经历与特征上同海外华商有相似性,在坚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内核之时,会更多受到西方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蒙英华:《海外华商网络与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与证据》,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

第三,立足国际经贸关系角度。港澳台被设立为独立关税区,它们与大陆地区的经贸关系也同样被视为不同关税区间的关系来处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移居海外的新一代华侨华人,使得世界华商的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经济全球化不断演进,新华侨华人所组成的海外新华商群体,对于推进中国和居住国在经济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工作重心逐渐转移至经济建设方面,因此华人华侨研究对象开始转向海外新华商方面。

那么海外新华商又是指哪部分群体呢?一般来说,海外新华商是指中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中国内地到海外进行创业的华商。其年龄处于30至55岁之间,有的是先出国留学,随后经商;有的是从小本生意做起,不断发展壮大;有的是就职于国外公司,一步步成为亚太地区或者大中国地区的业务主管等。同老华商大致分布于东南亚有所区别,海外新华商则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地区,尤其是集中在美国辜璟:《新华商引领“走出去”战略》,《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10月17日。

此外,海外新华商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于服务业,例如批发与零售、进出口等领域,也包括保险、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业,相对来说他们较少从事制造业。并且新一代的海外华商群体大多和当地主流社会联系较为密切,甚至有不少人已成为本行业中的社区领袖与代表人物。

相关人士认为,创立家族企业的海外华人,他们第二代、第三代往往都接受了优秀的现代教育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的培养与训练,加上大陆与港台学子也积极走向海外进一步求学深造,因此华人科技精英不断汇聚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既传承了东方传统文化,又接受了现代教育培养;他们在经营理念上实现了中西合璧,并拥有全球化视野,因而他们也成为华商企业当之无愧的接班人。这个华商精英层当中的人员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蔡恩泽:《当代新华商光耀东西方》,《华人时刊》2004年第10期。  蔡恩泽:《继往开来的当代新华商》,《统一论坛》2002年第1期。

第一类是海外留学人员。公派与自费均包含其中,他们接受东西方双重教育,拥有较高学历水平,尤其在科技等方面具备较高知识水平;他们了解并接受东西方的文化熏陶,而且在国内成长,工作期间也与国内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们大多在20世纪80年代初留学海外,如今已经有许多人在国外站稳脚跟。他们作为近年来较有影响的一类,是一批出生在中国本土在海外留学而产生出来的华商,如田溯宁、张朝阳、丁健、吴鹰、李亦非等。这批新华商的数目相当大,能量也不小,仅仅在金融、财务和风险投资领域,就活跃着一大批这样的新华商,如曾任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代行长的张展曼,美林证券的亚洲区主席刘二飞,J. P.摩根的副总裁邓喜红,华平(亚洲)公司总经理孙强,摩根·斯坦利前中国区首席代表汪潮涌,瑞士投资银行中国首席代表杨清,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亚非,等等。

第二类是近年来的移民。尤其是以投资形式移民的群体,其中有很多原为国内的私营企业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大多十分熟悉国内企业的运作模式,但往往并不太了解国外语言与文化,若在国外强行采用国内的方式运作,容易事倍功半。这一批自己奋斗出来的海外新华商,如纳斯达克上市公司Yahoo的杨致远,Board Vision公司创始人陈巫宏,微软华裔前副总裁李开复,以及一大批在硅谷的精英李明欢:《东欧社会转型与新华商群体的形成》,《世界民族》2003年第2期。,他们都通过不断努力积极渗透,或者调整自身位置,加快磨合速度,尽快实现与西方社会的融合。

第三类是华商的后裔。尽管老一代华商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家,诸如霍英东、李嘉诚、郑裕彤、包玉刚,但历经数十年,他们大多已年迈,面临着下一代即将接班的状况。华商后裔子承父业,又不拘泥于父辈的业绩,如李嘉诚之子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长实副主席李泽拒,包玉刚的女婿吴光正,霍英东的儿子霍展攫,曾宪梓的儿子曾智明,郑裕彤的儿子郑家纯、郑家诚,等等,这些人都有很好的家庭背景,特别是香港的李泽楷,小小年纪就能经营数亿元资产的公司,成为新一代的富翁。今时今日,新一代华商们正凭借着自身的激情与才智编织着上一代华商们的梦想,精准把握商机,积极融入当地经济体系之中,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中大放光彩,立足知识经济时代,桥接东西方,驰骋海内外吕永朝:《全球瞩目当代新华商——吕永朝》,《华人时刊》2002年第1期。。此外还有一些在校人员也积极进取,在求学之际挑战创业,并且颇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