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一百〇八)迫不及待回乡
朱爱明和何梅当天傍晚回到县城,没有赶上了村里的大巴车(城里只有一辆大巴车通向镇上),他们便找到路边的一辆小面包车,两人讨价还价地上了车。前年修的道路不知道是被重量级的大车压得,还是修路时偷工减料,反正已经损坏了不少,高低不平的路上,黑车司机一路飞驰,颠簸得厉害,何梅已经晕车了。
到镇上,已是夜里七点了,街上没有人影,更别说还有车辆了,只有路边太阳能节能灯还依稀地亮着,前年安装的太阳能节能灯已经坏了不少,也没有人去修,只是镇上夜里也不需要这灯光,一到下午就沉静下来,更别说夜里还要照明了。两人只好趁着夜色一路往回赶。
沿路一边是黑森森的山林,一边是广阔的稻田,稻田再远处还是黑森森的山林,夜光下发白的马路蜿蜒曲折,夜里行路显得格外漫长。十公里的漫漫长路,寂静无声,偶尔会传来一辆矿石大车的爬行声,哐当哐当声。
微凉的晚风不时袭来,走了许久的路也不见汗珠。夜晚的朱家村是异常的寂静,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叫。走到村头的水泥路上,朱爱明和何梅顿时觉得自己复活了,这里才是自己的天堂,繁华的城市和他们一点都没有关系。
夜晚,太阳能路灯大概能量不足了,只是发出微弱的光芒,像条白色的巨蟒匍匐在地,不过道路还是隐约可见的,一点也不妨碍行路。
两人默默地走着,总是感觉小宝在大城市里工作不是个事情。他们得想办法让儿子回县城。然而,两人一路上都在讨论这事,还是没有想到办法。
夜晚的空气清新湿润,忽然一阵风来,瞬间感觉秋天的凉意来袭,两人加快了脚步。
朱家村的村头第一家堂屋里的灯,还是亮着,帮他们看家的蔡兰已经准备歇息了,大黑狗已经蹲坐在窝棚里耷拉着脑袋,院门前的大柳树在清风的吹拂下也变得温柔起来,来回轻抚着屋檐。
朱爱明和何梅还没有靠近院门,大黑狗仿佛已经嗅到了气息,立刻从地面上站立起来,欢叫了两声。
蔡兰连忙去开门,看两人去了城里没几天,便惊讶地问:“何婶,你们这么快从大上海回来了?”
“蔡婶,你不知道外面多受罪,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何梅笑着回答。
“大上海,看到海了吗?”从来没有出远门的蔡兰好奇地问。
“我也以为上海都是海,其实大上海就是大房海,密密麻麻的都是楼房,哪里有什么海?”何梅如实回答。
“那你们到大上海看什么?”蔡兰好奇地问。于是朱爱明把所见所闻蜻蜓点水地列了出来:标志性的建筑东方明珠,高大上的南京路,绚丽多姿的外滩夜景,惟妙惟肖的城隍庙灯展,飞速舒适的地铁,还有到处可见的老外。
“大上海好是好,可是那是有钱人呆的地方,像我们儿子去干嘛?一套房子都两三百万!”何梅说。
“什么两三百万一套房子?是金砖还是银砖?”蔡兰问。
“就是一样的钢筋水泥房。我看没什么两样的。”何梅答。
“按你说,这大上海有房子的不都是百万富翁了?怪不得村里那个小芳姑娘长得标标致致的,死活要嫁个上海有房的老头,那老头好做他老子了。小芳父母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生米煮成了熟饭。”蔡兰说。
“唉,那丫头从小就好吃懒做,虚荣心又强,不说了。只是希望小宝哪天想通了回县城就好了!二叔(朱爱新)在县城多好!”何梅有点无奈地说。
“回县城好!回县城好!离家又近,现在村里有大巴,想什么时候看儿子就什么时候去!回县城,小宝还能开车想回来就回来。”蔡兰在一边赞成道。
几人站在院门口说了半天,蔡兰突然想起来,忘记问他们吃晚饭没有,一问才得知他们中午吃过方便面到现在还没有吃晚饭,便赶紧回自家厨房拿些干净的蔬菜,让他们回去下面条吃。
何梅接过一盆菠菜和两根香肠,感慨道:“还是农村好,乡里乡亲的见面都很客气,哪像城里门对门见面都不说话,都像防贼似的。”
“你说城里人不好,城里人还看不起你乡下人呢!别说城里这不好那不好的。一路上我耳朵都听起茧了。”朱爱明有点不耐烦地说。
何梅只好不说话了,她承认自己一路上都在感慨大城市不好,东西样样都贵,生活不易,居住更不易,不过她只是想儿子小宝逃离那个人人朝里挤的地方。
两人下了面条,切了香肠,吃完洗漱一番,大概太累了,便很快进入梦乡。不过,朱爱明大概还没有适应过来,迷迷糊糊地梦见儿子小宝就在隔壁上网,叫道:“小宝,小宝,还不睡!”何梅捣了捣他的胳膊说:“老头子,今天是睡在家里了。”朱爱明“嗯”了一声,又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太阳公公还没露出笑脸,村里人都知道朱爱明和何梅从大上海回来了,见面就问。何梅不再说城里不好,只见朱爱明把大上海说得光怪陆离,神乎其神,非同凡响,于是没有去过的人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发出天真的问,这便使朱爱明越加得意,变得神气十足。看来,此次不虚此行。
“我哪天有钱了,你也带我们去大上海看看,让你儿子当导游!”有人开始向往大上海了,不过他们也就是说说而已,毕竟太多人还记得“雅霜”“可蒙孩儿面”“回力鞋”“凤凰自行车”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都刻上醒目的“上海”两个字。不过这些东西近些年来都慢慢淡出了人们的使用范围,被镇上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品牌淹没了,很少见到它们的身影。
不到两天时间,村里人渐渐不再多问他了,因为朱爱明也说不出什么新奇的玩意来。于是他又很快退出了村里人的焦点范围。
只是何梅每日里更加犯愁了,小宝本硕毕业,在一线城市工作几年,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好,尤其租住在那间狭小的房子里,让人十分憋屈。而且小宝的对象年年没有着落,她远比当初给大宝找对象还要着急,失眠的日子也渐渐多了起来,头发日渐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