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长安城的咸鸭蛋
知道了梁俊真正的计划,李秀才满脸的诧异。
“殷公子,可是咱们没有本钱啊,做盐商买卖,可不像写字画画一样,那是需要不少本钱的。”
李秀才有些心动了。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两年来,李秀才在西市上摆摊算卦,算得上尝遍了人间冷暖。
虽然还有读书人的风骨,却也不似前几年那样的愤世嫉俗,也知道什么叫做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什么叫做读书人也得吃饭。
可即便如此心里也还是有些不踏实:“再有就是,殷公子那位在东宫的兄弟,是否靠得住?”
梁俊既然想拉李秀才入伙,自然要给他一个盐引来历的说法。
于是也学着其他人,编了个我的兄弟在东宫的说法。
这个理由还算是比较容易被李秀才接受的。
一听殷公子有兄弟在东宫,李秀才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再听这盐引乃是从东宫出来,李秀才更无怀疑了。
东宫的财政独立于户部之外,这件事满长安城的人都知道。
旁人弄不来盐引,但要说东宫没有盐引,李秀才是不相信的。
太子殿下吃盐,难道还能像是寻常百姓一般,拿着钱去买不成?
当然不需要买,东宫有自己的盐场,甚至在东市和西市内还有两家盐店乃是东宫的产业。
至于说东宫的盐场,梁俊是知道的,只不过这盐场就是一个小作坊,产盐量不高不说,质量还不怎么好。
一直都是东宫的总管太监刘胜负责,他这个太子之前连盐场在哪里都不知道。
梁俊只是想赚些钱,完成对安阳公主的许诺,让长安城没有乞丐——至少让不愿意当乞丐的人可以自食其力。
因此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引得所有人注意。
至于说东宫那个可有可无的小盐场的存在,就让他继续可有可无下去吧。
见李秀才还是担心盐引的来历,梁俊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来放在桌子上。
李秀才满脸的疑惑:“这是什么?”
虽然是问话,但眼皮却不由自主的跳动起来,显然已经猜到了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你打开看一看。”
梁俊见他这般表情,乐了。
李秀才一惊:“是那个?”
打开了之后又一乍:“啊,居然是五百贯的盐引。”
炎朝的盐引制度是当年德贤皇后改制之后才实行的。
户部发售的盐引分为两种,一种是定额盐引,就像粮票一样。
上面标注着几斤几两,盐商们只需要缴纳对应的税钱,便可从官府之中定期领取定额盐引,而后再去盐场买了相应斤两的盐来售卖。
这种盐引发行的数量有限也有数。
基本上所有有销售食盐资格的盐商都可以领到。
其目的是保证每一家盐店都能正常运营,不至于缺货关门。
而另外一种则是李秀才手中的定价盐引。
盐价虽然比较平稳,但也不是一成不变。
有的时候低,有的时候高。
拿着五百贯的盐引去盐场,依照当日盐场的盐价购买。
而这种盐引虽然任何盐商都可以从官府之中购买,但需要花等额的价格。
拿到盐场之后,又要付相应的价格购买食盐。
这中间虽然没有盐税,但相对于定额盐引,价格翻了一倍。
而这种盐引发行量却是没有限制的,只要盐商出得起钱,想买多少就可以购买。
不过官府有规定,定价盐引购买的食盐,销售价格却和定额盐引买的价格一样。
同时又规定,各家盐店每日必须要开门,百姓买盐必须要有。
也是变相的逼迫盐商购买定价盐引。
正是因为定价盐引发行量数目巨大,无法统计,户部才机会在这里面做文章。
方才能够给梁俊攒下一箱子无本的盐引。
有了这些盐引,东宫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把各大盐商手下的私人盐场里产的盐变成官盐,赚一层利,转手卖给盐商。
而盐商再把从东宫买来的原本属于自己的盐卖给各大官盐盐场,从中赚一层钱后,这些私人盐场里的盐几经转手,就变成了官盐盐场里产出的食盐。
洗白之后的私盐变成官盐,户部再拿出来分配给凭借定额盐引买盐的小盐店。
至于真正官盐盐场产的食盐,则再卖给正常渠道高价购买定价盐引的中等盐商。
步骤之复杂,梁俊捋了好久,方才明白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这场盐引转手的过程里。
皇帝吃肉、户部敲骨吃髓,和户部勾结的大盐商喝汤、东宫则只是跟着吃口肉渣汤。
李秀才小心翼翼的端详着这张盐引。
这是梁俊在那箱子里翻找出来的价格最少的定价盐引,其他的都是上千上万贯,甚至还有几张十万贯的。
“咦,这张盐引,怎么是户部所发?”
李秀才疑惑问道:“东宫也是的盐引不都是定额盐引么,怎么是户部发售的定价盐引。”
他终究是在市面上见过风浪的读书人,惊喜之后,马上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梁俊哈哈一笑,道:“李兄果然是观察仔细。”
李秀才连连摆手道:“殷兄说笑,我并不是怀疑殷兄弟,而是有些疑惑。”
梁俊点头道:“实不相瞒,根据我那个在东宫当值的兄弟说,这盐引乃是户部赠给太子殿下的。”
“赠给太子殿下?岂有此理,盐引乃是盐税之根本,户部岂能私自相赠?”
李秀才的执拗性子上来了,声音不由的大了些。
梁俊赶紧按住他,道:“李兄莫要声张。”
又道:“太子殿下年年为户部清算审核,东宫又有盐务专卖之权,户部为感谢太子辛劳,送些盐引也是正常。”
李秀才恍然大悟,道:“是,是,确有此事。”
嘴里又有些不满道:“只是户部如此,这胆子也太大了。”
梁俊道:“李兄,户部做了触犯国法之事,自有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的大人们操心,与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何干。”
李秀才长叹一声,道:“殷兄说的是啊,如今这朝廷,已经不似先帝爷那时了。”
“太子殿下素来仁厚,因此便把这些盐引赏赐给了身边的心腹,我那兄弟便得了一张。”
梁俊说着,看了看李秀才手中的盐引道:“李兄也说了,这种事原本就不是见得光的事,太子殿下也不愿因为这等小钱引火烧身...”
话还没说完,李秀才冷哼一声,有些气愤道:“依我看,太子就是性子懦弱,这到手的钱财都不敢要,这点气魄都没有,如何能够威慑朝堂,坐稳储君之位?”
一副我做太子都比他强的样子,让梁俊连连苦笑。
果不其然,不管哪个朝代,都城的百姓们都是天生的嘴强政治家。
刚刚还谴责户部这种行为不符合国法,这会的功夫又对太子恨铁不成钢。
安抚了李秀才,梁俊方才道:“李兄,若咱们能够凑够这五百贯钱,你是否敢去盐场买盐?”
难得梁俊有事找他,李秀才胆子也大了起来。
“有何不敢?”
只是这勇气还未到胸口,又泄了下去,道:“可是殷兄,咱们只是有了盐引还不行,方的有盐店才可售卖,不然的话,这些盐一旦售卖,便又是私盐。”
德贤皇后当年制定盐税制度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有人在盐引上动心思的可能。
因此便规定,各地的盐店乃是定数,想要开盐店售卖,需得先缴纳一笔钱费用,在官府买了售盐的许可,方才能够卖盐。
梁俊摇头道:“谁说咱们要卖盐了?”
李秀才更加糊涂:“不卖盐,那咱们弄这些盐来做什么?”
正说着,丁老汉端着一个小碗走了过来,李秀才慌忙把盐引藏好。
虽然与丁老汉关系不错,但是这种事,他还是不敢让人看到。
丁老汉走到近前,眉开眼笑,将碗放在了桌上。
“殷公子,您要的东西,老朽做出来了,您看一看,老朽按照您所说的法子,一点也不敢大意。”
碗里放着两个咸鸭蛋。
当初梁俊自带调料来丁老汉面摊吃面时,两人闲聊,梁俊说了一嘴,若是早晨有咸鸭蛋配上豆腐脑,便更好了。
咸鸭蛋这种东西,虽然南北朝时就有了。
但却没有流传开。
一来是因为生产力低下,普通百姓平日里能吃个鸡蛋,已经算是件比较奢侈的事,更不要说吃比鸡蛋更少见的鸭蛋。
二来是因为盐也不便宜,加上官府管制,并不是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的。
寻常人家买了盐,平日做饭时,恨不得都得数着放,更加不可能奢侈到用盐水腌制鸭蛋吃。
再加上鸭子喜水,关中地区养鸭子的更少。
民间没有流传开来,富贵人家也就懒得去张罗。
因此偌大的长安城,反倒是很多人连咸鸭蛋都没听说过。
李秀才便是其中一个。
“这是?”
梁俊微笑着拿起碗中的咸鸭蛋,左右里看了看,分辨出空头来敲碎了,剥开一个小洞,冲着李秀才道:“这叫咸鸭蛋,李兄,尝一尝。”
“咸鸭蛋,鸭蛋我倒是吃过。”
李秀才面带好奇,接过来道:“倒是比寻常鸭蛋有些分量。”
又有些为难:“这要怎么吃,和吃鸡子一般么?”
话还没说完,口水已经流了出来。
长安大,居不易,更不要说他这样的底层穷酸书生,也已经许久未曾吃过鸡蛋了。
梁俊看着小心翼翼的李秀才,面露微笑,拿起一根筷子,直接顺着破开的洞插了进去。
吱——咸鸭蛋里的红油便冒了出来,让李秀才大为惊起。
“这鸭蛋里,如何有油水?”
说话间,红油流到了自己的手指上,李秀才也顾不得斯文,赶紧伸头去舔。
惹得梁俊哈哈一笑。
李秀才反应过来,脸色微红,可嘴中的红油香味充盈,让他觉得美味至极,看着梁俊的笑脸,也跟着笑了出来。
“好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