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学会提出学术问题
要做好旅游经济学研究,研究者必须真正深入研究旅游现象的特点和事实。了解旅游现象,从现象背后归纳、抽象出能够解释旅游实际问题的理论。任何一个旅游现象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观察,解释一个旅游现象也就会有许多不同理论,这些理论中有些是竞争的,有些则是互补的。
经济学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经济学许多分析方法和理论,已被延伸到政治学、社会学、人文学科等学科,广泛用于研究其他领域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决策行为。同样,经济学分析原理也可用来研究特定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旅游行为和现象。了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更好地思考旅游领域的现象。
(一)从现实问题提炼出学术问题
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第一步,需要从现实问题或现象中,提炼出“学术问题”。做旅游学术研究时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现实问题,什么是学术问题。不少研究者经常把“现实问题”当成“学术问题”,这其实是不妥的。这使旅游经济学学术研究偏离了重心,不仅不利于旅游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而且对研究者的学术生涯也非常不利。
“你看到的是你能看到的”。从现实现象提炼和升华成学术问题,需要特定的理论和技术。这就像医生看病一样,症状是病人表现出来的基本现象,但是,判断到底是什么病,不仅需要基本的医学理论,而且需要化验、胸透、CT等一些特定的技术。这些理论和技术的来源就是我们分析旅游现象所依赖的学科。
一些刚刚开始旅游学术研究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经常对如何开展学术研究感到迷惑。其实,研究之初,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学科,特别是一级学科。这个学科,可以是经济学,可以是地理学,也可以是社会学。不管哪个学科,都发展出了特定的理论、分析工具和方法,这些理论、工具和方法,是研究者对现实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提炼学术问题的基本依据。研究者掌握了某一学科的特定理论和技术,就可以对旅游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特定的学术问题。
笔者曾构建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后来,从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区域差异出发,将之归结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现象,并延伸和归纳到“产业聚集”理论上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曾经有一位在读的博士生,计划做关于休闲方面的毕业论文。在构建系列指标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收集了几年的指标数据。这些指标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数量可观的三级指标,计划通过指标的计算衡量和评价有关城市的休闲发展水平。但是,就学术研究而言,仅仅停留在指标以及指标数据的计算与比较上,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真的把博士论文做好,一定要搞清楚与之相关的“学术问题”是什么?休闲指标评价更多停留在现象层面上,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就必须归纳、提炼出学术问题。比如,如果能够根据休闲指标,研究休闲产业链问题,就不一样了。这不仅可以借鉴有关理论,对居民休闲以及与之对应的休闲产业供给或满意度等问题从特定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对于研究者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训练,以及此后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路径的形成、研究生涯的发展,都非常关键。
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那种认为可以不需要任何理论指导,而直接去“看真实世界”的想法或许过于天真了。旅游经济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观察旅游问题和旅游现象的理性视角,强调经济学理论的理性视角和分析方法,以及在旅游现实中的运用,为旅游经济学研究做出贡献。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旅游现象,需要系统的经济学训练。这些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训练,主要体现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的各专业课程上,比如金融学、财政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
(二)以学术问题为研究的着力点
学术问题是从事旅游经济学研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产业聚集是笔者近年在旅游经济学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方向之一。旅游经济学研究涉及很多具体研究内容,旅游产业聚集是其中之一,也是应用经济学的主要领域之一。首先,需要明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问题?从现象上来看,不管我们是否经过了仔细、慎重的研究,聚集已经成为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重要现象。一方面,我们在旅游规划、旅游政策、旅游发展等有关文本中,经常(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聚集”一词;另一方面,旅游聚集在实际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特色街区、特色小镇、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都是旅游聚集的具体表现。
其次,需要明确如何分析这一旅游现实问题。为了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需要从旅游现实现象总结、提升出学术问题。这是旅游经济学学术研究的第一步。那么,应该怎么提升出理论问题呢?事实上,如何对这一旅游现象进行研究,需要明确的学科思维。在经济学研究中,聚集是作为相关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所取得的瞩目成果吸引研究者把眼光投入到更广泛的领域。鉴于此,使用“聚集”相关理论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具体说来,从旅游经济学研究角度,旅游产业聚集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发展机制呢?产业聚集理论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理论、研究工具和方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旅游经济学研究中的另一关键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及《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的界定,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还包括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从旅游业发展角度来说,上海是一个较为特别的城市。上海开埠较晚,传统资源局限在“一园(豫园)、一街(南京路)、一寺(玉佛寺)”,缺乏大型历史或者人文景区。但是,上海旅游收入却一直在全国居于前列,表现出较高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而有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等级较高,但是,旅游业发展却不够理想。这一方面,可以从“资源创新”的视角来进行解释。比如,上海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1997年上海提出的“都市旅游”发展定位,一条马路,一个故居,甚至一道菜,都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好好研究这一问题,更需要从理论角度,归纳出与资源相关的学术问题,“公共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资源诅咒”等都是与之相关的有效视角。
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既构成了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又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约束性因素,丰富而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无疑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却是,旅游资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有力的助推器还是隐藏的障碍物?如果一个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取得了较差的旅游业发展绩效或表现出较差的旅游业发展水平,那么,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公共地悲剧”“反公共地悲剧”等因素可能阻碍了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存在,为阻碍旅游业发展转型的因素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正是这些因素导致的负面效应超过了旅游资源本身的正面效应,表现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诅咒”问题。
(三)从旅游现象出发建立分析框架
旅游从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内容之一。每逢节假日,人们都要为去哪儿旅游纠结。旅游者想获得快乐的旅游体验,又不得不面临拥挤的窘况。尤其是,带着孩子,带有美好预期的旅游经常会演变为“赶集”式的形式,匆匆而来,拥挤一番,忙不迭地逃离而去,发誓再也不再去凑这个热闹了。可是,政府每每呼吁大家错峰出游,现实中却又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同样的行为。景区、航班、铁路、公路、住宿等高度紧张,游客频繁遭遇出游难的尴尬。
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场景。虽然大家都认为不应该这样,但是,现实恰恰是这样。正视它、研究它、理解它,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积极态度。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研究呢?直面上述问题,需要回到问题的原点。也就是,人为什么要旅游呢?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壮美或者秀美的人间美景,总是令人心向往之”,“去别人的生活中打自己的酱油”,“有机会经历不一样的事,接触不一样的人,看看不一样的文化,是一种人生经历”,“Jump out of the comfort zone”,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归纳总结而言之,寻求不同的体验、经历不同的情景,是关键的旅游目的之一。
在中国“重家庭”的传统东方文化氛围中,家庭成员、亲戚朋友间的交流也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繁忙的工作、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可以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上班一族为了生活打拼,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孩子,对家人和孩子有着无奈的愧疚。尤其是,“黄金周”给人们的旅游行为提供了基本的时间保障,也使一家人、亲戚朋友等终于有机会同时休假,可以聚在一起。
由是观之,旅游的效用是多种多样的。旅游者从旅游中获取的效用来源,不仅来自其所体验和观赏过的景点、服务或美食,而且来自家人、朋友之间的交流。大家拥有共同的旅游经历,是此后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当中的谈资,或共同语言。旅游的效用就不再局限在旅游终止的那一刻,它甚至可以无限延伸,成为家人、亲戚朋友的共同记忆,其效用也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慢慢发酵。
旅游效用的来源多样化,需要延伸经济学消费理论的范畴,将旅游特色和效用元素纳入进去,在经济学的统一框架中分析上述旅游现象。旅游者需求行为是倍受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关键领域之一,研究者多基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将GDP(或GN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纳入消费者旅游需求函数。但是,传统消费函数强调了“个体”在消费决策中的作用,将旅游者视为“问题解决者”和“体验者”,自我概念与建立在其上的个体生活方式及相关因素成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重点和主线,缺乏对基于中国特定国情和社会特点的多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系统性的理论构建与分析。
因此,如何将旅游中的社会交往、旅游情境等纳入到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中,扩展经济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领域,对旅游消费进行逻辑严谨的分析,是研究中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2016年,笔者在遵循一般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Becker的社会交往理论(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从个体特征、社会互动和消费情景角度,构建分析旅游者需求行为的规范经济学分析框架,分析旅游者收入及其通过主动性努力选择、塑造和营造其旅游社会环境和具体的旅游情景,进而对旅游者需求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拙文的分析框架中,单个旅游者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收入约束下效用最大化行为,其效用函数还受到其旅游过程中其他人特征和具体旅游环境的影响,尤其表现为对社会交往环境、具体消费情景等因素的明显依赖。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调查问卷方式,我们对春节“黄金周”期间旅游者需求行为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实证研究,“解剖麻雀”,总结分析了我国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