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注释】
●第二章:
★三仓:为《仓颉(jie,二声)篇》、《训纂(zuan,三声)篇》、《滂(pang,一声)熹篇》三篇。与《元尚篇》、《凡将篇》、《急就篇》同为汉代字书,专门给幼龄儿童识字开蒙之用。
《仓颉篇》为汉初之时,将秦代的《仓颉》、《爱历》、《博学》三部字书并为一篇,共六卷五十五章三千三百字。《训纂篇》为汉平帝时编纂的字书,作为《仓颉篇》的续篇,共计八十九章五千三百四十字。《滂熹篇》则是《训纂篇》的续篇,具体字数不明。
★阿X:是从各种地方推测出来的,作为取字之前的称呼。
古代因为孩子容易夭折,所以会取贱名。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贱名一般会持续到三岁取名为止,而汉朝男子普遍是二十冠字,汉朝又是称字不称名的年代。那么在这之间的孩童、少年该如何称呼呢?
如果是陌生人,可能会用各种代称。而如果是相熟之长辈,可用X儿等等。但比如乡野之间五岁孩童们在玩耍时互相称呼呢?总不能你一句张兄,我一句王弟吧?
所以我决定使用阿X来作为这段时间的代称。之所以如此,有两点。
其一,曹阿瞒。阿瞒是曹操的贱名,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这代表汉朝有用阿X来称呼小辈的现象。
其二,陈阿娇。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皇后,但其实这位陈皇后史书中是无名的。而阿娇这个类似昵称一般的名,其实是《汉武故事》中出现的。
《汉武故事》简单来说就是古代的小说,自然不能当做史书记载。但此书作为小说,而且还是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小说,用词显然是附和那个年代的。
★关于神童:
有些书友可能很蛋疼神童梗,但其实作为一个成年人,突然变成了一个五岁不到的孩童,行事之间,不是妖童就是神童。而以李氏在九原的势力,自然不可能是妖童了。
至于识字问题,只能说汉朝流行的是隶书……不懂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汉朝的文字以及隶书的发展,我相信,除了个别字外,绝大部分的字应该都看得懂。繁体字看不懂?呃……
另外,古代神童、圣童其实非常多的,就像文中提到的甘罗,孟尝君一样,那都是鼎鼎大名的神童、圣童,更别说生而知之的老子、孔子了。
顺便一提,其实现代的神童更多,随便网上查查就能查出一大堆来。从智商爆表到身体素质恐怖的天才少年应有尽有。
这里随便说一个,威廉·詹姆斯·席德斯。
这位老兄的10岁前的人生,如果放在网文中,绝对属于被喷死的那种。因为我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真他妈扯淡……但确实是事实……只能说,人和人,真的他妈的不一样……
★古代书籍:
最常见的就是简筴(ce,四声),用简牍(du,二声)也就是竹简或木片串在一起的东西。
“口谈之实语,笔墨之馀迹,陈在简筴之上。”----《论衡·定贤》
另外还有一种则是动物皮,基本以羊皮为主,牛皮比较少,毕竟古代牛可是十分珍贵的动物。
再次则是缣(jian,一声)帛(bo,二声),丝织品,一般只有大户人家才会使用。
最后一种就是纸,蔡侯纸鼎鼎大名吧?但其实那东西质量非常差,而且也不易保存,成本也很高。事实上蔡侯纸在发明出来之后,真正用在实处基本不太可能。毕竟它完全无法替代上面三种任何一种。直到左伯将纸改良,发明了左伯纸,才稍微开始流通起来。这种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算是使用起来比较好用的纸。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藤纸的出现,彻底将纸进入了民间。
●第三章:
★语言:汉朝的普通话名为雅言,以洛阳读书音为准。洛阳读书音据说是起源于夏,夏商之时均叫夏言,周、秦、汉则叫做雅言,南北朝以后为正音,明清叫做官话。除了名字不同,这四种语言应该也会有些变化,不过基本都是以洛阳读书音为准的体系。嗯……顺带一提,如今的普通话是以北京音为标准。
★隶书:据闻起源于秦,东汉时期汉隶达到了顶峰。
★忖:cun,三声,推测、仔细考虑
★君子:妻对夫的尊称。
“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李贤注:“君子,谓夫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
★府君:对太守的敬称。
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后汉书·华佗传》
★阿翁:
魏略曰:干一名良。良本陈妾子,良生而陈氏死,太祖令王夫人养之。良年五岁而太祖疾困,遗令语太子曰:“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太子由是亲待,隆于诸弟。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耳。”
----《三国志·赵王干传》
★诸君:这里的君,为君子之意,是一个专对有地位或者名声之人使用的敬称。
比如古代的孟尝君、信陵君,又或者刘君、曹君。与公类似,不过一般称公者,均为长者。
另外,如果君单独出现,比如,“君饭否?”这里的君则是类似于现代您的意思。
★城郭:城郭,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城或城市。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齐皆降楚,楚焚其城郭,齐人复畔之。----《汉书·高帝纪上》
★列塞:长城。汉武帝时修筑了外长城,位于阴山以北。不过这外长城并非向内长城那般各种高厚,绝大部分都是依托地形,用土、木等建造的城墙。主要起到警示的作用。
★关于古代日常用语和书面语的个人理解。
我个人倾向是,古代日常用语不可能像史书中那么简洁。而之所以如此,个人觉得是因为古代用于记录的绝大部分是简筴。这种情况下,自然就得要求精简字数了。不然全部写下来,先不说可不可能,单单字数就是很大的问题。
比如,《论语》全文11705字(网上搜的),但如果按照口语来记载,估计十万字打不住。那么这十万字如果换做是简筴的话……啧啧,那天晓得得多少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