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理论地位
提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家马上就想到四个组成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而且普遍认为前三部分是最重要的,最后一部分是次要的。因为至少有三点证据可以支持我的这个判断。第一,从教师们在讲课时所分配的课时上看,唯物史观的课时一般少于前三部分任一部分的课时量,如果讲授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课时总量为1,唯物史观一般仅占全部课时的不到四分之一;第二,从学生所参加的各类考试命题所占分数比重上看,如果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总分为1,唯物史观的分值比重最多也仅占四分之一。至少在很多师生眼里,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并不比其他三部分内容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第三,在我们平时的宣传中,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反应是给我们提供了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里所说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显然主要是指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部分内容而非历史唯物主义。
这其实是有问题的,至少与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应有地位不相匹配。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前三部分理论其实是后人发展的,主要是列宁和毛泽东的贡献。虽然我们谁也不敢说列宁、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能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但是,毕竟马克思在世时没有创立这些理论也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因为马克思没有创立前三部分哲学理论,他的伟大就会受到质疑,他的光辉形象就会大打折扣,根本不是,我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马克思没有创立前三部分理论是因为马克思是聪明人,他不会做与他的中心工作没有太大关联的事情。这首先就涉及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了。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研究什么的理论呢?理论创立者创建该理论的目的是什么呢?正如本书前言中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阐明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和途径的理论,也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人指明了人类自身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因此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将会怎样发展的理论。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是很朴实的道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很朴实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所要集中解答的问题不玄奥很朴实;第二,他解答这一问题所用的逻辑思路不玄奥很朴实。对于第一个原因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要回答的是每一个世人都关心的关于自身未来命运和前途的问题,从16世纪第一批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出现算起直到今天已经四百多年了,四百多年间几乎每个世人都曾有意无意地想到和提起过这个问题,你能说这个问题很玄奥不朴实吗?对于第二个原因的理解是,任何一个人,你如果想要认真负责地研究并解答,而不是毫无根据地凭直觉猜测一个社会的未来走向,只能采取三个研究步骤:第一步,利用归纳法通过考察人类社会过去的更替历史找到决定人类社会制度更替的矛盾、规律和决定因素。第二步,利用第一步中的结论使用演绎法具体分析当前这个特定社会的矛盾和决定因素,并分析这一矛盾的性质是对抗性还是非对抗性,矛盾的未来走向是更剧烈还是更缓和。如果矛盾是对抗性的且变得越来越尖锐,该制度必将难逃灭亡的命运。第三步,就是指明当前制度灭亡后,未来将有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来取而代之。这个分析思路是人人都能想得到的,是很明晰很朴素的,并非什么玄之又玄、令人不知所云的“鬼逻辑”。所以马克思完全没必要先创立一个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再去用世界观作指导研究人类社会。更何况哲学和世界观的问题不像具体科学问题,世界观的问题本身也无法实证,因而也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无法让所有世人都对你的世界观心服口服、唯命是从,就像至今世界上仍有庞大数量的信仰宗教的信众无法赞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一样。所以,马克思要想创立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他只需要先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个一般规律指导他去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性质趋势,最后得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这样的结论就OK了,他根本不需要先去讨论世界是如何如何的。
事实也是如此,没有证据表明马克思曾经专门花几年时间对世界的本质和存在状态作过研究,综合张一兵、赵常林、李春生等人的研究,可以把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分作以下几个阶段:1837年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直到1843年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表,他一直信奉的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自1843年开始转向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哲学,到了1845年春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他彻底摈弃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转而开始创立自己的哲学理论,直到1847年《致安年柯夫的信》是他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一般理论的阶段。从1847年《哲学的贫困》到1858年《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本完成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工作,但这绝不是对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背叛,而是在该道路上的进一步深化,是用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些具体的社会形态。总的来看,在1845年之前马克思都还处于不断改造自己的哲学思想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从1845年开始到1858年是他创立自己的哲学思想时期,这个哲学思想的中心内容和主线是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吗?绝对不是,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他形成自己哲学思想的这个黄金时期,你甚至都找不到一篇专门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著!
我想如果到这时还有人怀疑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和最有价值的部分,那我再拿出一把最致命的“杀手锏”。如果说我们这些后人们解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你会怀疑我们会不会有所取舍有失客观的话,那么恩格斯本人亲口说的话您信不信呢?您应该知道恩格斯可是和马克思并肩创立理论的人,而且恩格斯这段话还不是在寻常场合说的,而是在一个非常非常严肃和正式的场合说的,那是什么场合呢?是在马克思去世安葬仪式上讲的,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谓的“盖棺定论”的意思,那个话可是最最正式和慎重的了,恩格斯是怎么说的呢?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段话概括起来就是说:马克思一生著作等身,归纳起来主要就是有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人能发现两大理论中的其中一个就很了不起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盖棺定论性质的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说明,唯物史观堪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名词。
我们都知道,唯物史观产生的初衷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创立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首先创立的一个理论基础,那么很多人接下来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唯物史观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它是不是只有放在马克思主义这个平台上才好使,一旦离开这个语境,就没有多大用处呢?我们认为这完全是个天大的误解。
不可否认,当初的唯物史观确实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指南,是为要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服务的。因此可以说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带有很强烈的目的性和政治意义,是有着当时很特殊的背景。带有强烈的政治意义是当时特殊背景下的特殊需要,那么去掉当时的理论创立背景,把这个理论拿到现在,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看待唯物史观呢?这一理论对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现实指导意义呢?我认为繁华落尽后,我们应该回归它的本真面目和本来意义,它是什么?答曰:它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指导人们认识人类社会的方法,也是一个指导人们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路。在唯物史观的返璞归真工作上,西方学者比我们先行一步,在我们还在天天琢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否已经到了不相容的地步,以及津津乐道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时,他们已经用唯物史观指导自己的历史学研究了。当代国际史坛享有声望的英国著名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1976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在一批国际著名史学家共同协助下写了一本书《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在该书中他说:“今天仍保留着生命力和内在潜力的唯一的历史哲学,当然是马克思主义。……虽然非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但是,要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有关人类社会进化的能够自圆其说的唯一理论,是很难办到的。”因此我们现在很有必要去掉唯物史观强烈的政治色彩,对它进行重新定位和重新界定,我认为在当前,唯物史观的最大价值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套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各种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最有用的方法。
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唯物史观对我们每个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也都很有用,尤其是为搞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的人全面而准确地认识社会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方法。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我认为这个方法每个大学生应该做到人人必会,文科大学生还要达到娴熟运用的地步。因为每个大学生不管学什么专业,将来都一定要投身社会,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是困惑你的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或者是一些邪恶的东西披上了各种面纱来诱惑你,需要你认清它的真相,所以掌握了唯物史观不容易被诱惑,也不容易上当受骗,让你做一个有品味、有思想、有见地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动辄就骂这个脑残、那个弱智的有知识没文化的大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学生而言更是重要,这对于他们将来搞科研、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等都很有帮助,完全可以使我们受益终生。如果你真的把唯物史观学到家,你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文章,别人一听一看就感到很有见地、很有深度,比一般人有见识、有水平,令人敬服。不像有些文章,东抄西抄、七拼八凑,还自我标榜是什么什么创新,其实这些观点别人早就说过了,现在你再拿过来炒冷饭,岂不是糟蹋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