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十岁的燕王
公元1360年—公元1379年
穿越报
【烽火快报】
·这个老爹有点忙
【叱咤风云】
·偏心的老爸
·只有姓朱的最靠谱
【文化广场】
·名字里的秘密
【名人有约】
·特约嘉宾:宋濂
【广告铺】
·就藩筹备令
·藩王们来凤阳了
·外出令
穿越必读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位皇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生于乱世,长在皇宫,最后起兵造反,把侄儿拉下了皇帝宝座,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永乐盛世,被后人称为“永乐大帝”。这位一代雄主,拥有怎样的少年时光呢?
烽火快报
这个老爹有点忙
——来自应天府的绝密快报
在元朝,蒙古人地位尊贵,他们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所有财产。而汉人个个都很卑微,他们甚至连武器都不能拥有。再加上接连不断的灾荒,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举起了反元的旗帜,各地频繁爆发农民起义。
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这一天,应天府(即江苏省南京市)的朱家生下了第四个儿子。据说他诞生的时候,满屋子都是五彩的云霞,一连好几天都没散去(估计是瞎编的),这可真是吉兆啊!
然而,男孩的老爹却在这时接到了前线的告急文书,他的敌人开始进攻了!
他的老爹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起义大军——红巾军的领头人朱元璋。忙碌的他,还没来得及看上儿子一眼,便又打仗去了。
至于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唉,哪有工夫去琢磨啊!
叱咤风云
偏心的老爸
可怜的“小四”等啊等,等到下面又多了“小五”“小六”“小七”三个弟弟了,名字的事还是没有消息!朱元璋这个老爹可真沉得住气啊!
一直到公元1367年,朱元璋(后称太祖)终于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眼看登基大典也准备好了,册封礼仪也准备好了,朱元璋就要做皇帝了,才猛地想起,儿子们都没有名字,怎么进行册封仪式呢?
于是,太祖来到太庙,祭祀焚香,郑重地给儿子们取了名字。从此,“小四”就有了名字——朱棣。
身为皇子,小朱棣是个标准的富二代加官二代,照理应该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可是事实上,他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风光。
刚出生时,他的老爸正在不停地打仗。所以,朱棣读的书不多,见得最多的也是那些明晃晃、冷森森的刀枪剑戟。
更关键的是,太祖的孩子很多。孩子多了,做父母的难免偏心。太祖就是个偏心的老爸。他最偏爱老大朱标。
朱标为人忠厚、生性温和,是个标准的老实孩子。早在明朝建立的那天,太祖就把他立为了太子。也就是说,朱标是太祖皇位的继承人,人家的使命是将来要去做皇帝的。
所以,朱标用的是最好的东西,得到的是最隆重的待遇,文武百官见了他,都要跪拜行礼。就连请的老师,也是国内最优秀的名儒,其中有最有名的大学者宋濂先生。
在一群优秀人士的谆谆教诲下,朱标学习成绩非常不错。
除此之外,太祖经常与朱标一起吃饭喝酒,谈诗作赋,常常教他一些治国的道理。
与太子比起来,朱棣就像路边的野草,无人问津,更无人欣赏。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朱标是太子。
可以想象,这对于小朱棣来说,心里多少都会有一些自卑,不过同时,也让他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坚强。
只有姓朱的最靠谱
到了公元1370年,朱棣又多了三个弟弟。眼看着自己儿孙满堂,太祖十分高兴,为了让朱家皇朝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他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分封为藩王。
除老大朱标被封为太子外,其余的九个皇子依次被封为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齐王、潭王、赵王和鲁王,分别封在西安、太原、北平、开封、武昌、青州、长沙、兖(yǎn)州等几个重镇。
这些藩王,不但有封地,有自己的“小朝廷”,还有军队,少的有几千人,多的有上万人,就像一个个独立的王国。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藩王的封地内,就连朝廷派去的兵也归藩王调遣。
为了不让开国功臣们对自己有意见,太祖一再强调,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当然,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了太祖的真正用心——他想用自己的儿子们取代那些功臣。
自从太祖当了皇帝后,他的这些战友们也就跟着得了道、升了天,成了开国功臣,一个个不是封王,就是封爵,地位极高。
太祖很担心,在他看来,这些功臣们能帮他争天下,将来也能帮别人争天下。怎样才能把他们都除掉呢?即使一时不能除掉他们,怎样才能尽量削弱他们的力量呢?
思来想去,他得出一个结论——别人都是不可靠的,可靠的只有我们老朱家的人。大家都姓朱,都是一家人,那这江山还不像铁桶一样坚固吗?
封了王之后,太祖还规定,不管是公是侯,也不管你是能征善战的老将,还是满腹才华的文臣,见了亲王,哪怕他再年轻,诸位大臣都必须向他行大礼,因为他是皇帝的家人,见了藩王,如见皇帝。
当然,封王是一回事,到藩地就职又是一回事。
现在,皇子们虽然有自己的封号,但都还待在都城,待在父母身边。原因很简单,皇子们年龄还小,无法掌管那些国家重镇。比如被封为燕王的朱棣,他的封地在北平。这意味着,他将来是要掌管北平一带的。然而他现在只有十岁,就只能暂时待在应天府。
嘻哈园
百姓茶馆
嘘,别再提封藩的事了!
卖西瓜的老王头
咳咳,听说没有,皇上现在让大家批评朝政呢,有什么对皇家不满的地方,都可以说出来,言论自由,民主讨论!
鞋匠老李
皇上那就是做做样子的,其实,他可讨厌大家对朝政说三道四啦!你没听说嘛,有个叫叶伯巨的人,他写了封万言书上书皇上,可是结果却被皇上关进了大牢!
赵员外
叶伯巨这小子批评皇上不该分封藩王,说什么子又生孙,孙又生子,以后藩王越来越多,恐怕连中央都控制不了。还说汉景帝时候,七国的王都姓刘,不照样都反了吗?这小子说得头头是道,还真有两把刷子!
铁匠老刘
我看这个叶伯巨活得不耐烦了,把皇上说得没话说,这不是找死吗?怪不得皇上气坏了,骂他:“这小子妖言惑众,离间朱家骨肉之间的感情,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他!”唉,直言进谏,想不到却是这种结果!
张秀才
嘘,我说各位,以后可千万别再提皇上封藩这事儿了,皇上执意要这么干,那咱们也管不了啊。分封的事是好是坏,只有等时间来证明啦!
鸿雁传书
未婚妻从未谋面,能否成亲?
穿穿老师:
您好,本王今年十五岁了,用他们的话说也算是“龙性初成”,到了该娶媳妇的年龄了。
父皇对本王的婚事很关心,说一定要给本王找个大家闺秀,才符合我们皇家的规定。他跟我朝第一名将中山王徐达是布衣之交,也就是“发小”,听说他家的长女不错,便亲自替本王向他求亲。父亲是皇上,徐达是臣子,他当然不敢不听,所以婚事就定下来了。
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和徐小姐见过面,我都不知道她长得美不美,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喜欢她,心里既期盼,又有一点紧张呢!
燕王 朱棣
尊敬的燕王殿下:
您好,您的字写得很漂亮,我很喜欢,相信您一定是字如其人。
我帮您去徐府打探了一下,徐达的女儿比您小两岁,性格文静,气质高雅,善女红,爱读书,人称“女诸生(编者注:诸生即秀才)”。而且,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位千金小姐不仅能文还能武呢。
所以,你们两个,一个是皇家之子,一个是大将之女,可以说是门当户对,非常合适。相信日后不管在生活方面还是在事业方面,徐小姐都能够做你最有力的后盾!我看好你们噢!
《穿越报》编辑 穿穿
【不久后,朱棣奉父皇朱元璋之命完婚,娶徐达之女为妻,两人十分恩爱。】
文化广场
名字里的秘密
前面说了,太祖给儿子们每人取了一个名字,除了燕王叫朱棣外,老大叫朱标,老二叫朱樉(shǎng),老三叫朱(gāng),老五叫朱橚(sù),老六叫朱桢,老七叫朱榑(fú)。
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了,这些名字都是木字旁。太祖为什么要取这样的字呢?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呢,太祖希望他的子孙能够像树木一样,枝繁叶茂,蔚然成林,把朱家的江山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二呢,据说这名字是根据《易经》取的。《易经》是一本很玄奥的书,这本书认为“五行相生”。五行,是指火、土、金、水、木;相生,是互相滋生、互相促进的意思。“五行相生”就是说“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又能生“火”……
别看太祖是个大老粗,但也是个有点文化的大老粗。所以,太祖的后代,第一代都取带“木”字的名字,第二代都起带“火”字的名字,以此类推,循环往复,以示朱氏江山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怎么样,这名字起得有水平吧?
这皇家的名字可不是随随便便定的,既然太祖定下了这个起名字的规矩,后代们就要视为“祖制”,严格遵守执行呢。
名人有约
越越大嘴记者
宋濂特约嘉宾
嘉宾简介:他的散文集古今大成,是文艺青年心中的偶像;他热衷藏书,保存了很多绝版古书,是我朝文化保护工作的先行者;他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是当今太子最为推崇和尊敬的老师。他就是当代大儒、著名学者——宋濂!
越越:宋濂先生,您好。很荣幸能采访到您。能跟我谈谈您那位特别的学生吗?
宋濂:您是说太子吧?太子殿下非常优秀,他为人友爱,谦虚好学,知书懂礼,一言一行都合乎皇家典范,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有德之君。
越越:看来皇上选他做太子一点儿都没选错啊!
宋濂:嗯。皇上一直对他寄予厚望。他二十二岁的时候,皇上见他表现不错,就开始让他协助处理政务。
越越:我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这个江山是“打”下来的,他自己是个粗人,如果太子向您说的那样,知书懂礼,那不就是个典型的文弱书生吗?这一文一武,意见能一致吗?
宋濂:小记者聪明,看问题看得很透啊!没错,他们两个有太多不同之处了。皇上出身贫困,是穷人家的孩子;太子呢,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而出身不同,做事的方法也不同。皇上主张以猛治国,遇到不听话的人就杀;太子主张以仁治国,杀的人越少越好;皇上严酷,太子宽大……
越越:那这两父子情不投,意不合,没办法说到一块去啊!
宋濂:确实是这个情况。再加上皇上望子成龙心切,对太子的要求很高,也很严;太子作为储君,又没有什么实权,只能学习和协助。所以,太子现在的压力相当大啊!我真担心他哪一天精神崩溃了。
越越:(忙安慰)先生言重了。虽然我觉得太子过于忠厚老实了一点,但太子吉人天相,应该不会有事。那四皇子朱棣呢,您怎么看他?
宋濂:我虽然不是朱棣的老师,但我看这小子少年老成,喜怒一般不形于色,感觉很有城府。这小子不好说,反正我觉得他不是个省油的灯。
越越:那当今圣上呢,您又怎么评价他呢?
宋濂:(赶紧伸手去捂越越的嘴)小记者,你是刚参加工作吧,年轻人真不知道深浅啊!背后评论领导,你还想不想混了?我什么都没听见啊,你问下一个问题吧!
越越:(撇撇嘴)有那么严重嘛?咱们只是一个小小的采访而已,皇上哪会管这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啊!
宋濂:小伙子,你可不知道,皇上的耳朵好使着呢。告诉你,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在家喝了点小酒,聊点儿有关文学创作的事,结果第二天见皇上时,皇上问我昨天喝酒没有,和谁一起喝的,吃的都是啥菜。幸亏我老实,一一回答了皇上。皇上听了很高兴,说我说的都是实话,夸我很诚实……
越越:皇上怎么知道您说的是实话,他又不在场……
宋濂:(扭头四处看了看)所以我说嘛,千万别在背后乱说什么,皇上虽然深居宫中,可到处都有他安排的特务啊,锦衣卫你听说过没,真是白色恐怖啊!(擦汗)
越越:啊?听您这么一说,真的好可怕啊!
宋濂:(突然面露微笑)在当今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生活在这样的朝代,我感觉是自己莫大的荣幸,我爱大明朝,我祝我们的陛下万寿无疆……(呼……宋濂长出一口气)
越越:(面带惊讶)您怎么了,刚才为啥突然说出这样一段话?
宋濂:(四处看看,压低声音)刚才我好像看见窗口处有个黑影晃动,所以赶快改口了!
越越:(害怕状)啊?不会是有锦衣卫偷听吧?宋先生,我看咱们的采访就到此结束吧……(起身胡乱收拾东西离开)
宋濂:(狼狈离开)再见,再见……
广告铺
就藩筹备令
不久后,各位藩王就要前往自己的封地,正式“就藩”了。为保障各位藩王及其封地的安全,现急需补充大量王府护卫,尤其是秦、晋、燕三王府。
若你身强力壮,愿追随各位藩王报效朝廷,请前往各王府报名!待遇从优,福利丰厚,过时不候!
朱元璋
藩王们来凤阳了
好消息!皇上为了让藩王们体验民生,熟悉民情,现派太子和各位藩王前来本地考察、军训。凤阳是皇帝陛下出生并长大的地方,对皇子们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请各地及时做好准备,万万不可有闪失!
凤阳府
外出令
凡是我朱元璋的子孙都要记住了,我们现在富贵了,但绝不能忘记当初的贫穷。所以,我现在规定:你们每次出门,绝不能全程骑马乘车,其中三分之二的路程可乘车马,三分之一的路程须步行;外出时要穿麻鞋,带麻布行囊。若穿华衣锦服,招摇过市者,严惩不贷!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