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足迹Ⅱ:清华学子心路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风雨如歌

——记我在清华的点滴成长

周勐

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句诗:“我失败了,神笑了笑,说,你还年轻。”

我是一名保送生,在高三下半年参加了清华大学的保送生考试并顺利通过,得到了保送。不过我和大多数保送生有些不同。大多数保送生都是自己学的那一科竞赛成绩很好,但是高考涉及的那部分知识掌握得却并不是很好,再加上一些高中里竞赛生们纪律松散,使得大多数保送生进入大学,失去了压力之后就开始放纵自己,不再刻苦努力。而我呢?在我自己看来,一方面我当时的高考课程成绩也相当不错,经常在年级前几名,并且我对待事情有一种不肯服输的信念,经常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大学之后的生活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来到清华,一开始我就知道自己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繁重的课程压力、丰富的社工社团、近乎无人管理任由自我发展的模式,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牛人强人们……这些无不在刺激着我这样一个有一点点追求完美的人的神经。我暗自下定决心,要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混出一点样子来。

从我之前的成长经历来看,我并不是那样一帆风顺、毫无压力地就得到了我现在有的一点点成绩,但总体上还是按照我的意愿发展的。尽管经常遇到些磕磕绊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都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尽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并让事情按照我预想中的样子继续发展。因此我也相信,只要我肯努力、肯付出,我就能够得到我希望得到的回报。

于是我的奋斗生活就开始了。面对众多复杂难懂的课程,我在课上听过之后,课下还要把当天所讲的内容复习一遍,把没有理解的东西反复看到我将它们理解为止;我不喜欢将任务往后拖,一直拖到最后一天再临时赶出来,有事情没完成会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因此我会认真安排每天的作业,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我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两个社团,并且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在其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认识了新的朋友,丰富了生活;在系科协的工作中,我也会积极承担任务,能完成的就主动申请去做,锻炼自己的能力;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半起晚上十二点多才睡,无论冬夏……我记得当时看到过一句话很有感触:“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当时的我,略有一点这样的感觉。

确实,生活也给了我回报。大一综合素质测试总评时,没有担任班委的我仍然位于班里的前25%的“优秀”之列;学习成绩也在系内前列。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希望,给了我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综合优秀奖的评选资格。

同样地,我为它做了很多准备:写稿子、制作PPT。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练习,怎么样能把内容说得更好,怎么样能把PPT做得更有表现力……十一假期,我的很多时间与精力都花在了这件事情上。我把它看作是对我大一努力的一个最好的肯定,也认为这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了:因为单纯按照成绩排下来,我也能稳稳地拿到它,何况我其他方面也并不弱。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我没有得到。仅仅四个落选者,有一个就是我。

事情过去后没几天,就是公示了。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写在上面,我很失落。我不知道为什么结果是这样的,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一次我同样尽了努力却没有得到我应该得到的,想不明白我哪里比他们差。那几天我问过班主任,问过辅导员,但是也没有认真地想过他们的回答。某件事情突然发生时,通常是很难接受的,但是时间久了就没什么了。我至少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放弃努力,这样的打击算不了什么。于是我开始回想这件事,从中汲取新的力量。

确实,这件事情算不上什么,我也不一定就比他们差。很大程度上,答辩的结果会受当时表现情况的影响,它并不能完全客观地比较大家一年以来的收获与成长,因此结果并没有我想的那样严重。人与人是不一样的,而且许多不同是没有办法拿来比较的,你无法说清孰好孰坏、孰优孰劣,只不过是大家选择的路不同。荣誉也是一样,有之,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与鼓励;没有,也没什么好失落的,毕竟没有失去什么。自己的努力并不需要这样形式的外界肯定,自己努力过,有了收获与成长,那么这份努力就是值得的。内心的充实不需要外界的赞美。

同时,我也开始对自己之前的路进行了反思。大一一年,我只读了很少的文学类书籍,两个学期加起来才十本左右;我的生活中很少有娱乐活动,游戏、电影、运动,对这些事物的向往都被我压制住了;学习了解的范围太窄,课内任务限制了我的视野宽度……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求我做出改变。

或许,我应该感谢这次失败。它至少让我又重新审视了我所走的路,让我对自己又有了新的理解与定位,让我进一步成长,变得更加强大。我又找到那首诗,反复读了几遍,感觉充满了力量与希望。今天,当我还年轻着,我愿意和岁月一起变老,我愿意和生命并肩走到最后,从晨光到黄昏,从点滴到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