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赤眉起义
公元17年,荆州发生饥荒,老百姓到沼泽地区挖野荸荠充饥,野荸荠越挖越少,便引起了争斗。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有两个有名望的人,一个叫王匡,一个叫王凤,出来调解,受到农民的拥护。王匡、王凤就把这批饥民组织起来举行起义。南阳人马武、颍川人王常、成丹等率众参加。他们的根据地在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中,故称为“绿林军”。
地皇二年(公元21年),绿林军在云杜(今湖北河沔)击败荆州两万官军,乘胜占取竟陵(今湖北钟祥)、安陆(今湖北安陆)等地,起义队伍日益增大。
王莽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被绿林军打得溃不成军。投奔绿林山的穷人越来越多,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5万多人。
这时候,另一个起义领袖樊崇带领几百个人占领了泰山。不到一年工夫,就发展到1万多人,在青州和徐州之间来往打击官府、地主。
樊崇的起义军纪律严明,规定谁杀死老百姓就处死谁,谁伤害老百姓就要受惩罚。这样一来,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绿林军中的王匡是两个人)和将军廉丹率领10万大军去镇压樊崇起义军。樊崇为了避免起义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杂,叫他的部下把自己的眉毛涂成红色,作为识别的记号。这样,人们都称樊崇的起义军为“赤眉军”。
赤眉军于成昌与王莽10万军队展开激战。少不更事的王匡根本没有作战能力,两军刚一交锋就败下阵来。见太师夺路而逃,部下也纷纷调转马头,紧随其后的廉丹部队也被冲散了。廉丹眼看败局已定,无力回天,便将帅印交予王匡,最后战死。
汉乐府
乐府是古时政府所设置的专门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在汉初时就已经设立。汉武帝时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编制庙堂乐歌,歌词主要由文人写作。这些由词臣们创作的作品,大多着意修饰,意在颂圣应制。同时,乐府机关也深入民间,广泛地采集民歌并润色加工,后世就称之为乐府诗。这些乐府诗大部分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优秀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兵役的痛苦、官府的掠夺、贫民的亡命生活、妇女的悲惨命运,等等。其中有许多作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浪漫的色彩,感情真挚而深刻。这些诗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成昌一役,是赤眉军与王莽军队的第一次大交锋,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南阳一带的反莽运动已经兴起,王莽只能龟缩在洛阳一带防守、再也无力出重兵与赤眉军决战了。
成昌大捷后,赤眉军乘胜向西发展,人数已多达10万人。
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大军分别在南方和东方打败王莽军的消息一传开,其他地方的农民也纷纷起义。另外,还有一批没落的贵族和地主、豪强也乘机起兵造反。
南阳郡舂陵乡(今湖南宁远北)的汉宗室刘縯、刘秀两人,怨恨王莽废除汉朝宗室的封号、不许刘姓人做官的做法,发动族人和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乡起兵。他们和绿林军三路人马联合起来,接连打败了王莽的几名大将,声势越来越强大。
绿林军将士们认为人马多了,必须推选出一个负责统一指挥的首领,这样才能统一号令。一些贵族地主出身的将军,利用当时有些人的正统观念,主张找一个姓刘的人当首领,这样才能符合人心。
于是,舂陵兵推举刘縯,可是其他各路的将领都不同意。经过商议,众人立了破落的贵族刘玄做皇帝。
公元23年,刘玄正式做了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年号“更始”,所以刘玄又称更始帝。更始帝拜王匡、王凤为上公,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又封了其他的将领。从此,绿林军又称为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