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十六
宋《李希声诗话》①曰:“唐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疏,皆为佳作。后人有切近的当、气格凡下者,终使人可憎。”余谓北宋词亦不妨疏远。若梅溪以降,正所谓“切近的当、气格凡下”者也。
注释
①《李希声诗话》:李惇,生卒年不详,字希声,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江西诗社中人。官至秘书丞,有《李希声集》。
译文
宋《李希声诗话》中说:“唐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疏,皆为佳作。后人有切近的当、气格凡下者,终使人可憎。”我看北宋的词也可称疏远。至于史达祖以后的词人,就变得呆板、拘泥,气格粗俗了。
赏析
所谓“切近的当、气格凡下”,是指在写景描物的时候过于逼真,反倒显得呆板,不够生动,没有了灵动的境界。王国维借助这句话来评价史达祖之后的词,指出了这些人的词过于雕琢,不但没有起到增色的作用,反而致使作品流于庸俗。这也体现了王国维对诗词中“境界”的推崇。
王国维曾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时流露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王国维也注意到了元剧关目拙劣、思想卑陋、人物矛盾等现象,但元曲作品中多自然之美,少雕琢之气,是“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因此王国维才会对元曲赞赏有加。
南宋的大多词人,往往因为作品中雕琢、修饰过多,重视表面文字的优美,而忽略了作品所传达出来的内在意境。因此王国维才做如此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