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挑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改变是人性,成长是神圣(1)

甜甜圈店前的撑伞人

一个寒冷的星期六上午,大雨滂沱。9点45分,我钻进汽车,开了7分钟,去附近的影碟租赁店,为我和孩子们租一部《海角乐园》。这是迪斯尼早期的一部经典电影,惊险刺激,用来打发阴雨的周末再合适不过了。

影碟租赁店10点钟开门,我一边等待,一边沿着人行道往其他店铺里探头探脑。雨势很猛,不过我并没有淋湿,因为我一直走在购物中心的雨篷下面。

在与租赁店相隔大约四家店铺的地方,我看到一位身材矮小、面色红润的韩国男子,看上去大概50岁的样子。他也站在雨篷下,在一家甜甜圈店的门口。这个男人手里撑着一把巨大的蓝色雨伞,面对着雨景,他身后的甜甜圈店是这一溜店铺中唯一开门营业的,店里挤满了人。

那个人就那么撑着伞站着,精神饱满,笑容灿烂。他看上去一点都不急,反倒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我走过他身旁,和他互致问候。

但我很纳闷。这人到底在做什么呢?

一开始,我以为他可能在等哪家店铺开门。可是,果真如此的话,他何必继续撑着那把大蓝伞?为什么不合上伞等?而且,他是背对店铺的,正在朝停车场和雨里张望。他在等人吗?也许,可他好像完全沉浸在此时此刻之中(笑容满面,双眼圆睁)。也许他喜欢观赏雨景(我也喜欢)。也许他在等雨过天晴,然后去取车。可那把大蓝伞不就是这时候用的吗?而且他何必要用这么大的一把伞呢?

我转念想起曾给一家客户服务中心做过咨询,在那家公司的墙上,见过一幅标语,写的是:

我们不能向客户保证,天天都是艳阳天。但我们能向客户保证,在下雨的时候给他们撑一把伞。

我恍然大悟。我知道他在做什么了。我转身,脱口而出:“这是你的甜甜圈店!”(你要是认识我,就知道我口无遮拦。)男人转向我,笑起来,操着浓重的韩国口音自豪地说:“是的,正是。”

“你撑着伞站在这里,是在等顾客。”

“对。”他兴冲冲地回答,“我撑着伞走出去领他们进店。他们要离开的时候,我就送他们到车门边。”

我点点头,说:“哇!你这么卖力做客户服务啊!”他摇摇头,笑着说:“哪里。我很乐意。”从他的眼神和语气,我能感到他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

他真的很开心。他撑伞不仅仅是在为他的顾客,也是在为他自己。服务顾客就是服务自己。这给他带来喜悦,使他快乐。他的生意也由此兴旺发达。

这是好的客户服务吗?当然。

顾客会欣赏吗?当然。有助于赢得回头客吗?当然。撑伞会促使他的生意更加兴隆吗?当然。

以上种种显然有利于他和他的生意,他也乐在其中。撑着那把大伞为顾客服务,让他非常开心。他通过付出而得到。带给别人开心,自己得到开心。他在做好事,他心知肚明。他让“做好事”带给他好处。甜甜圈店主并不等天气好转再说,他专注于辛勤工作,并赢得回报!

怀着愉悦的期许。迎接成长的挑战。

揭晓成长的挑战

让我们开宗明义:成长的挑战在于“活在成长中”,而非仅仅取得成长。每天活的成长中。如果我们想激发人们采取积极行动,在人们的心目中,我们连同自己的想法、产品和服务,必须是不断成长的;我们也必须把自己看作为不断成长的。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帮助他人成长直接相关。

本书提出一幅新颖而强有力的蓝图,使你在这个复杂、高压力、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在应对成长挑战的同时,取得胜利。这些概念可以帮助你激发你自己和他人的成长行为,使你的团队收获累累硕果,创造更高更喜人的业绩。

本书可能有一些想法、技巧和策略,你看了以后会觉得:“这我知道。这是常识。”请注意: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你会发现,它并非常识。关于常识的不幸事实是,有些事情很多人知道,却很少人做到。在事业和生活旅程中,最难走的一段旅程是,从“知道”到“做到”。

在本书中,你将学会如何运用我所说的“成长六要素”来增加你的成功机会。然而,书本上的学习并非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你真正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这“成长六要素”,来提升你的成功机会。

每个人一天到晚接收到太多信息,以至于它们根本不起作用。

——格楚德·斯坦(美国诗人、作家)

学习不应只是导致知道。学习应该导致运用。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工作和成功,需要周密计划和成长性的行动。拜访潜在客户的时候,销售人员的主要目的,是让对方知道自己在销售什么吗?错!潜在客户从桌子对面伸过手来,握住销售员的手说:“感谢你来一趟。现在我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了。”销售员身着正装、擦亮皮鞋、妆容整齐,可不是为了这个。销售人员的主要目的是让潜在客户:

——登记加入

——采取行动

——买点东西

——询问方案

——转介绍

——推进进程

——支付定金

——同意再次会面

——推动生意关系发展

——积极促进关系成长

这也是本书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让你运用这些概念,创造顽强意志力,促动并维持成长,哪怕风云变幻、世事无常,依然朝着目标不断成长。

成长的挑战是这样一种挑战,它挑战你向前进,挑战你在这个变化无常、令人眩晕的世界里工作并得胜。迎接这种挑战能创造更好的领导者、更好的团队成员,以及更好的人。让我们和他人活在成长中,能赢得并加强客户的忠诚度,引发好口碑和高质量的转介绍,促进事业发展,增强工作成就感。

强大领导力、销售成功、个人动力和客户的忠诚度之间,有着紧密而重要的关联。通过在我们希望激励去行动的人们大脑中,把我们的产品、想法、建议、解决方案和服务定位为成长型,所有事情都可达成。

如何在我们希望激励去行动的人们大脑中,把我们自己、我们的理念、产品和服务定位为成长,而不仅仅是改变呢?

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中,我们如何活在成长中?本书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指导方法;然而,本书的第一要务是,教你发展出一套适用于你和你团队的个性化方法。运用成长六要素,帮助你的客户、顾客、团队成员和同事认识到,你的想法和技能,以及你鼓励他们采取的行动步骤,将如何帮助他们成长。

助人成功,自己成功。助人成长,自己成长。

每天活在成长中。

改变是人性,成长是神圣

将改变当做成长……不足为怪。

——米勒德·菲尔莫(第13届美国总统)

改变时有发生。改变不可避免。

新技术层出不穷。现有技术被迅速代替。市场行情上上下下。企业兼并,机构合并。婴儿出生。孩子长大。家人离世。天上下雨。潮涨潮落。生命演化。

我们总是处于某种形式的改变中,总是抵达某个新地方,处理新产品、新想法、新的一切。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分子在时刻新陈代谢中。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总在改变,却并不总在成长。我们视为改变的,会抗拒;视为成长的,就欣然接受。

成长意味着:前进的运动,提高,逐渐改善。成长有赖于自觉、品格、自律和努力。

改变不可避免。成长是一种选择。

“成长”这个词包含着一种向前的冲力和专注,一种鲜活和卓越的品质,是“改变”甚至“成功”这两个词都传达不出来的。伴随每一次成功而来的,是取得更大成功的渴望。

当我们实现一个目标时,我们天生的进取心会告诉我们,这是迈向下一个可能回报更大、价值更高的目标的垫脚石。因此,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奠定一个新的标准,也带来一个问题:下一步要做什么?

通往成功的道路总是在修建中。我们总是在为某些事情而奋斗。(我所说的某些事情,不是指某个人、某个地方或某些东西,而是一种感觉。确切地说,是六种感觉的混合。这个话题稍后讨论。)如果我们不花时间让自己浸泡在积极的信号和感觉中,持续不断的奋斗可能会令人不愉快,且有损健康。

当我们专注于每日成长,我们就能每日感觉到满足。每前进一步,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晰,信心更强,位置更高,选择更多。我们运用往日成长的力量,朝着今天的目标迈进。一旦达到,今天的目标就变成明天的发射塔。

当一个新机会出现时,我们会做出主观判断,视其为成长或者改变。这个新机会也许是开始一段新人际关系,买一件电子产品,加班加点赶工,开发新产品,努力完成销售额,什么都可以。所有的成长都是改变,但不是所有改变都是成长。

比如,我肚子痛得哇哇叫:“哎哟!我肚子疼。哎哟!疼死我了。这必须得改变。”

有人听见我叫,就走过来,一拳打在我的鼻子上。这是改变吗?没错,这是改变,但不是成长。也许对那个打我的人来说是成长,对我来说肯定不是。

对一个人或一群人好像是成长(好的),对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也许是改变(坏的)。焚书、战争和谋杀,在某种程度上都被那些恐怖的作恶者视为“发展”。因为发展是主观的,没有哪个因素能够明确界定一件事代表的是发展还是改变。

然而,我们可以说,当我们做以下事情时,都是为了成长,而非只是改变:

——开创生意

——招聘员工

——团结协作

——做困难的选择,打艰难的电话

——跟难缠的客户交涉时保持冷静

——接电话

——花费辛苦赚来的钱

——节食加上锻炼

随着年龄增大,我们意识到,缓速的改变也可以是成长。试想,一个四十岁的游泳好手,努力追平了自己五年前的最好纪录,这时,保持原来的水平就是成长,因为这避免了事情变得更糟糕。

我们不想要只是改变生命的产品、服务、经历、想法和机会,我们想要的是使生活变得更好的产品、服务、经历、想法和机会。

我们应该警惕,不要把单纯的改变当做成长。某些东西新奇时髦,并不意味着它就合适我们,或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制造改变的世界里;由于所有的成长都是改变,那些声称“100%抗拒改变”的人,往往在抗拒成长的可能性。

改变是人性,成长是神圣。每天活在成长中。

向亚历山大·蒲伯致敬

如果18世纪的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活到今天,他很可能是一位微博达人。他写下了那句警世名言:犯错为人,谅解为神。据说蒲伯是第三位作品最常被引用的英语作家,仅次于莎士比亚和丁尼生。

思考和成长:成长还是改变?

1.这个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改变?

2.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看到了哪些改变?

3.哪些改变正在影响你的个人生活?

4.你如何才能专注于每日成长?

5.对你来说,发生什么样的大改变意味着成长?

6.对你来说,发生什么样的大改变不是成长?

7.你正在为什么而奋斗?

8.你下一个奋斗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9.成长对你有什么意义?

10.你的生活中,哪些方面正在成长,哪些方面仅仅是在改变?

我们都想成长,可是如果你正走在歧途上,成长则意味着掉转头,走回正路;那样的话,最快掉头的人,成长最大。

——C.S.路易斯(英国作家、思想家)

理由创造行动

激励产生成长?

很久以前,我在《快速成长公司》(Fast Cmpany)杂志上读到一则滑稽漫画,画的是两条一起游泳的鱼,其中一条嘴上挂着一只鱼钩。它说:“噢!那两分钟真把我吓坏了。不过,我现在成了激励演说家,发大财了。”

这些年来,我屡次被人说成是激励演说家。一开始我不以为意。我印象中的激励演说家是那种虚情假意、有点造作、过度热情的“大红人”。他们奔跑着穿过人群,跟每个人击掌,然后纵身一跃跳上讲台,大声宣讲他“从穷光蛋变成大富翁、再变成穷光蛋、然后再变成大富翁”的故事。然后,他可能会鼓励听众对邻座的人反复念叨“我是……我会……我能……”这样的咒语,做深呼吸,再极尽煽情之能事,说些“掏心窝子”的话,然后痛痛快快大哭一场。

然而,在探索激励的根本意义时,我终于意识到: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需要激励,我们每天也有很多激励他人的机会。

——好领导者激励他人

——好父母激励孩子

——好的销售人员激励顾客

——好的客户服务代表激励客户

——好老师激励学生

我当然最好能激励他人,你也当然最好如此,否则别人怎么会聆听我们、使用我们的服务、雇佣我们、跟随我们呢?每一个人都有激励之心,然而是否愿意被激励,纯属个人选择。我不能激励你,你也不能激励我。我能激励,你也能激励,但谁都不是别人的激励因素。唯一能真正激励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激励是内心的火焰。如果要靠别人为你煽风点火,这把火恐怕烧得时间很短。

——史蒂芬·科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激励的英文词Mtivatin,可以被分成两个词:Mtive(动机、动力)和Actin(行动、行为)。

动机是促使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也可以说是“理由”、“企图”、“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