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北交汇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孕育了湖北人?湖北的区域很大,不同区域里生活的湖北人也有很大的个性差别。但其区域内的民间文化生态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与外部周边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区域文化的形成与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人文背景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解读湖北人,有必要对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做一个大致的巡礼。
1.地理区域属中国的正中
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组成了一个形似公鸡的不规则图形,不规则就意味着很难说清中国的正中心在哪个位置。但要问哪一个省到全国各地最近,连小孩也会说是湖北。从地图上看,湖北是北上北京,南下广州,东去上海,西到西藏,而且也都不远不近。
那么,湖北究竟是南方还是北方?北京的人说湖北是南方,广州的人说湖北是北方。如果以淮河为界,湖北应当算是南方,而湖北以南的人则认为自己是北方人。
湖北既没有东部地区率先发达的优势,又不属于国家重点开发的西部地区。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在这个经济至上、谈论“前途就是钱途?”的时代语境里,湖北沉默得简直失语,平凡得几近被人轻视。
实际上湖北真正处于中国的正中,南有广东、江西,北有河南、河北,东有安徽,西有四川,所以这个地方兼具了东西南北的特性,冷起来冻死人,热起来热死人,也可说是南方,也可说是北方。但习俗更接近南方。
就习俗和性格来看,河南的信阳人似乎更像湖北人一点,而湖北的襄樊人则同河南人要相似一些。因此,河南人把湖北人叫蛮子,湖北人则把河南人叫侉子。
作为湖北省会城市的武汉则把这种地域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夏天热起来的时候,恨不得把人给烤干。而到了冬天,因为南方没有暖气,所以感觉室内外温度差不多。北方虽说冷,但别人有火炕和暖气啊,北方外面虽然冰天雪地,一进室内却是温暖如春,热气扑面;南方的其他地方虽说不暖和,但也不至于像武汉那么冷到透彻心骨。
因此,湖北人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中部人,不南不北,不东不西。湖北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也有南方人的聪慧。湖北人兼具南方人和北方人许多优点和缺点。湖北人具有全国大部分地方人的特点。然而,在近一段时间的地域文化热里,湖北人似乎成了不受欢迎的群体。
最近出现不少对“湖北人”的评论性文章,大都是对湖北人的批评、指责。一个姑娘去一家公司面试,对方一见简历的籍贯栏写着湖北,就赶忙说:“我们已经招完了。”这不仅是个例子,更是上升为普遍现象,湖北人究竟怎么了?
有人说是湖北人太奸猾了,有的人认为湖北人太野蛮了……其实湖北人的这些特性在其他地方的人身上都有,只是湖北人兼具了南北的性格,而更显眼罢了。
众所周知,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塑造特定的国民性,换句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北的区域很大,不同的区域里生活的湖北人有很大的个性上的差别,因此,湖北的地域性格很难一言蔽之。比如地道的武汉人与地道的荆州人、宜昌人、仙桃人、孝感人、天门人、恩施人、黄石人等等不同地方人对比,他们的个性差别真是太大了。
但要明确的是,湖北省的文明程度、湖北的文化、湖北的整体风貌肯定不是全部由地道的湖北人创造的。一直觉得,对一个国家也好,对一个区域也好,精英创造文化,平民创造习俗。因为有了屈原,湖北人可以骄傲地谈楚文化;因为黄牛峡人对牛的依恋和对丰收的渴盼,所以有了祭牛习俗。
很多人仅仅抓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来谈“湖北人”,每每很难深入,谈来谈去就肤浅了。如果去考证一下,你会发现,这句古语里的“湖北”的区域和人群,与现在的“湖北”行政区划的区域和人群早已有天壤之别。战争、迁徒、交融、碰撞,使得生活在湖北省这个行政区域里的人,被称为“湖北人”的人,有了新的特质。
大多数人所谈的湖北人,其实就是在谈武汉本地人,他们对湖北的了解很苍白。总体来说,由于地域居中,湖北人是比较宽容的,能接受新生事物,也不排外。用作家方方的话来说,叫做“既有北人之蛮,亦有南人之狡”。
的确,湖北文化东西结合、南北杂糅的特征十分明显。即以饮食为例。湖北人嗜辣似川湘,嗜甜似江浙,清淡似闽粤,厚重似徽鲁,其代表作“豆皮”即有“包容”、“兼济”的文化特点。湖北人在体格、性格上也兼东西南北之长。他们比南方人高大,比北方人小巧,比成都人彪悍,比上海人朴直,比广东人会做官,比山东人会经商,比河北人会作文,比江浙人会打架。总之是能文能武,能官能商。
2.九省通衢的显赫地位
“汉口不特为楚之咽喉,亦为九省之通衢”。历史上,湖北武汉就是中国内陆的商贸中枢。
打开中国地图不难发现,湖北恰好在其他中部五省的半包围之中,坐拥神州中央。“湖北通,则中部通;中部通,则全国通。”湖北是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枢纽。
从地理位置看,湖北处于横贯东西的长江中游,纵穿南北的京广铁路,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点,“九省通衢”的交通便利使湖北“通江达海贯南北”,具有其他省份不可替代的先天地理优势。省会武汉位置居中,与北京、天津、上海、香港、重庆、西安等大城市的距离都在1200公里左右,“得中独厚”,辐射四周,可谓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其区位之显要一览无余。
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水电能源为湖北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原材料和能源动力。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中国处于重点建设中,武汉受到重点“优待”,成为这一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
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京广沿线经济带的中接点上,中部崛起带的核心,可对周边经济区形成强大的辐射与吸纳,极易产生扩散与积聚的经济传导效应。这决定了湖北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战略大支点作用和较强的节点传导效应。
湖北不仅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武汉是全国性的粮食、棉花、油脂大型中心批发市场。作为湖北的“二老”之一,“湖北是典型的老农业基地”。美中不足的是,近几年,在这个地处鱼米之乡,水资源最为发达的城市,竟出现了老百姓“喝珠江水,吃广州粮”的现象。
工业是湖北的优势产业,湖北是中国近代制造业的重要发祥地,当年“汉阳造”声名甚至远播海外。直到1980年代中期,以重工业为主的较完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在国内仍属领先。但近几年来有一种现象让湖北人反思:包括世界知名企业在内的投资者来到武汉,对武汉的区位优势很满意,却不愿意在武汉办企业。经过多年探求,湖北人现在终于看到了问题的实质,那就是武汉工业配套环境欠差所致。
湖北省是科教大省,有明显的人才智力优势。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其综合科研与教育实力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是全国高校第三大聚集区,科研院所比肩而立。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是国家科技部批复建立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许多高新技术如光纤通讯、激光、生物工程、计算机软件等居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