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9 19:57:20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为仕有绩,治学有声,是中国传统知识人一直以来的追求。清朝末年,伴随着书院数量的空前繁荣,大量学人涌入书院肄业,他们以“书院生徒”之名,一如既往地思考和处理仕与学的关系。时运国运之下,适逢科举停废、新学西学冲击,传统知识人围绕价值判断所生之困境则如影随形:科举停废,何以出仕“西学东渐”,治何之学本书将清末书院生徒置于三层相互交织的历史语境,注重从独立精神活动主体和社会主体的视角,利用诸多私人化记录的梳理,结合官书史料,在回答清末书院生徒“从何而来”“缘何而聚”和“将去何处”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其心态行为、出处进退,从而展示了清末民初传统知识人身处“仕学之间”“新旧之间”的处境立场与精神风貌。作者从特定角度分析了传统知识人逐渐消失以及知识分子社群的出现,这一反映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特征的历史进程以及近代社会过渡转型的历史特征。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末生徒书院肄业情况表
- 四 写在科举停废和近代学术兴起之后
- 三 甲午、庚子之际的两湖书院生徒
- 二 仕与学的两难和两全
- 一 科举、学术场域中的书院生徒
- 结语 清末书院生徒群体
- 本编小结
- 第四节 职业生涯和职业价值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
本书依托“互联网+”条件,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着重从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原则与方法、平台与载体、路径与机制等方面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对策方案,形成立体、全时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作者既着眼于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教育模式展示,以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既注重把握教育内容,又特别关注教育方式、手段,以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既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遵循教育的特殊规律,以社科22.5万字 - 会员
中国近代史纲要PBL教学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科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作者以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为基础,结合多年来的PBL教学实践,成功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PBL教学体系,是与教材完全匹配的教师参考用书。其内容涵盖了从1840年直到今天中国的历史,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风云变幻八十年”包括近代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等内容;中篇“翻天覆地三十年”包括马克思社科19万字 - 会员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本书首先着眼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在其引领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高校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他们所认可的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我国的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有关的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互联网视域下,只有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科16.9万字 - 会员
花城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集(六年级)
分享是一种快乐,分享是一种喜悦,分享更是一种进步。为了这种分享,本书是以花城版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为对象,邀请25位一线专职音乐教师,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体现前沿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推动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专门编写花城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本书既能较好地关注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又关注小升初音乐教学的衔接,为老师们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案例。社科10.4万字 为人父母的陷阱(译见丛书)
为人父母是劳心劳力的一份工作,但它很少得到政府的支持。父母不得不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工作,得不到认可或补偿。育儿行业没有代表其利益的组织,在研究和开发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投入。在《为人父母的陷阱》一书中,希尔杰解释了这种低效、不公平和令人沮丧的状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不仅限于照顾,而是必须帮助孩子培养在当今社会中生存所需的技能。然而,即便是富有爱心的父母,都没有接受过技能社科18.1万字- 会员
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思维培养新样态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具备计算思维、利用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来理解与解决复杂问题,已成为了当今社会人人必须具备的素养。计算思维的概念2008年被引入我国,首先在大学计算机学科教育中迅速得以推广发展,直到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列入四个核心素养之一,才开始在基础教育中普及开来。本书主要围绕中小学计算思维教育实施中的难点问题,以中小学计算思维为焦点,介绍了计算思维的起源、本质及培养框架,总结社科15.3万字 - 会员
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
本书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综合性大学设计类专业‘交融’系统整合创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B-a/2016/01/20)”的成果。本书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本科教学中,各学科间交叉教学模式的构成、组织形式、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成果等方面的内容。文中系统分析了当代国内外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改革特点和发展前景。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走访国内外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师生,社科26万字 - 会员
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面向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是响应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化深度合作号召的行动。有鉴于此,本书将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大背景,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前景。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概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建立的背景、目标等内容;并解读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立足教育国际化的背景,研究中国—东盟教育的合作机制以及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内容。本书的第二部分则结合社科15.2万字 - 会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书以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以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为主线,把心理学理论转化为心理教育方法,在心理育人背景下指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进行实践,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心理健康导论、新生心理适应、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恋爱与性、心理障碍与心理咨询、生命教育方面展开叙述,内容中包含大量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日常心理问题案例。学生通过阅读本书,并结合课堂社科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