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追随唐人走天涯: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
吴淑玲更新时间:2025-01-06 17:48:49
最新章节:结实恩难忘,无言恨岂知(代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是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成果,该书在界定边域内涵及书写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驿路唐诗走向安西、安北、安东和安南的边域书写内容;考察了驿路唐诗边域书写中写实与想象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内地与边域对比、对风物风情的陌生化书写等书写方式;认为驿路唐诗边域书写拥有风物描写的磅礴雄浑之美、文人的书剑精神给诗歌带来了阳刚劲健之美;指出驿路唐诗的书写意义在于超越了前代的边域书写,助力了驿路诗歌题材类型的拓展和成长,形成了很多边域文学地理坐标。
上架时间:2024-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追随唐人走天涯: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结实恩难忘,无言恨岂知(代后记)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第三节 边域文学地理坐标的形成
- 第二节 唐代驿路诗歌题材类型的拓展和成长
- 第一节 超越前代的边域书写
- 第五章 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的意义
- 第四节 逐臣内心的哀婉感伤之美
- 第三节 生命感受的悲壮苍凉之美
- 第二节 书剑精神的阳刚劲健之美
吴淑玲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阅读苏轼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简明版的苏轼传,叙写了苏轼特立独行的人格,狂放不羁的个性,博大的心灵世界,以及无人企及的艺术成就;第二部分是“作品赏析”,分析了苏轼的代表作;第三部分“名家视角”,选取了黄庭坚和王水照的文章,第四部分“苏轼年谱”,能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苏轼。文学10.1万字 - 会员
文学批评机制研究
本书以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以批评机制作为研究视角,聚焦批评在当代转型发展中的原动力、内驱力、外推力、综合力之动力机制的功能作用研究,既着眼于批评机制本体论研究,夯实其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又立足于批评与创作关系的文学动力学研究,阐发批评经验、文学制度、评价体系及机制、价值观及价值源、批评伦理与批评自律、批评美学精神等内涵构成及理论实践意义,以文学批评机制论丰富拓展批评理论研究空间,旨在文学31.6万字 - 会员
陆游文研究
本书以陆游文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陆游志士之文的特点,即锋颖锐利、情感浓郁、立意高远、见识卓异、文备众体、风格朗畅、文采飞扬。主体部分分别论述陆游文中最有文学价值的序跋、书启、杂记、笔记、史传、碑志和颂赞等七种文体。最后将陆游文置于两宋文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认为陆游可人两宋一流古文家之列,是南宋中兴文坛的杰出代表。文学16万字 - 会员
三国演义启示录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问世数百年来,形成了广泛的大众阅基础,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各有特色的帝王将相形象,本书以《三国演义》文本为基础,分析在历史大势中,这些人物角色做出重要人生选择的原因、心态、结局、影响等,并由小说人物联系到普通大众,提炼出其中对于大众读者人生的启示意义。身份不同,道理相通,揭示《三国演义》一书在文学艺术文学21.8万字 - 会员
翻滚的钻石:朝花副刊文艺评论集萃·2021
本书是《解放日报》朝花副刊文艺评论版2021年度文艺评论集萃,从将近200篇作品中细选知名评论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及活跃报章评论员的评论佳作、力作46篇。其中,既涉及对于文化发展、文艺创作、文化趋势的前沿追踪、深度解读、思考把脉,也有站在阶段性评论史维度上的年度文艺大类盘点评论,有坚持直言快语、锐评风格的现象批评,更有快、热、短、准的作品快评,能够比较准确地通过评论这面镜子,反映中国影视剧、文坛、文学11.7万字 - 会员
精解世说新语(新修版)
如果你想要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那一定能在《世说新语》的故事里找到共鸣。痛饮/狂歌/服食/躺平,不被定义的人生超级精彩,魏晋人早就试过了,人有千千万万种可以成为的样子,想来想去还是只愿意成为自己。?《精解世说新语》这本书来自骆玉明教授在复旦大学传授20年的《世说新语》解读课程,浅易而不浅薄,分13个专题讲解《世说新语》魏晋时代士人对尊严、德性、智慧和美的理解与热爱,涉及魏晋南北朝所有热门话题:英雄与文学13.5万字 - 会员
梦演红楼:《红楼梦》之梦的神话原型研究
《红楼梦》的梦是神话原型式的梦,《红楼梦》的人物命运既是对他们梦境的重复也是对神话原型的重复。红楼女性悲剧命运重演了贾宝玉的“太虚幻境梦”和林黛玉等人的梦,其实就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历史原型的重演。曹雪芹在西方理论家揭示梦和神话原型秘密之前,就运用梦和神话原型创作了《红楼梦》,这无疑显示了曹雪芹的超前与伟大。文学22.3万字 - 会员
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档案(1840~1949)
本书聚焦于1840~1949年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择选了13篇具有代表性并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史诗讨论文章,涉及荷马史诗、中国“史诗问题”等学术专题。对这些文章,本书或全文转录,或部分节录,力图最大限度地呈现原作精华。每篇文章均附有“评介”,以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述评,旨在阐述作者史诗观念背后的话语系统和思想轨迹,以及当时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文化对其史诗观念的影响。本书还附有1840~1949年中国史诗研究文学13.3万字 - 会员
苏轼谐趣诗整理与研究
本书以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所辑苏轼诗为蓝本,以苏轼谐趣诗整理和研究为中心探讨。经过细致的考察与辨析,在苏轼诗作的主体2388首中,整理出应然谐趣诗105首,实然谐趣诗384首,共计达489首之多。从本书的五章设计上看,第一章,首先界定苏轼谐趣诗的概念及成因;第二、三章是作者研究的重点,对应然谐趣诗和实然谐趣诗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着重用文本和图表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第四章,对苏轼谐趣诗文学2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