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汉赵国史
周伟洲更新时间:2024-02-05 16:12:50
最新章节:文后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汉赵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内迁少数民族匈奴在内地建立的政权,也是十六国较早建立的政权之一。在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汉赵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措施,使其京都平阳、长安地区的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本书根据现存史籍和文物考古资料,论述了东汉末年以来内迁匈奴的活动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叙述了汉赵国兴衰的历史,并对其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做了大胆探讨。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汉赵国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文后
- 后记
- 索引
- 四 小结
- 三 十六国地方官制的特点——护军制及其他
- 二 十六国的“单于台制”及胡汉分治
- 一 十六国对魏晋官制的承袭及其特点
- 〖附录四〗 十六国官制研究
- 〖附录三〗 汉赵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 汉赵国刘氏世系表
周伟洲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
本书以13—19世纪河湟地区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军政制度、土司演变、民族宗教、农业开发、茶马贸易、朝贡贸易、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较为独到的见解。本书的特点是史料翔实、内容涉及广泛,对境内各民族的发展均有较深入的研究,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成果的汇集之作,是一部了解该地区历史不可多得的著作。历史39.3万字 - 会员
重构契丹早期史
本书意在通过对契丹早期史料的检讨、批判,从微观(史实考证)、中观(研究方法)、宏观(总体认识)三个层次,对契丹早期史料加以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深入契丹/辽本身,尤其是其统治集团阿保机家族对于契丹历史记忆的塑造,进而尝试对契丹建国前史进行一定程度的复原探索。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文本批判,下篇为史实重建,结语部分则以契丹早期史为例,讨论其在史学研究中的典型意义。书末附录对百年以来契丹早期史历史24.3万字 - 会员
史事与史源:《通鉴续编》中的蒙元王朝
长期以来,学界对元末陈桱所撰《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缺乏系统认识。本书即全面考察《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主要探索辨析其史料来源,厘清陈桱撰述时的文献背景。同时,掘发并考释其中独具史料价值的内容,为蒙元史研究提供新材料;勾勒出所述蒙元王朝的基本面相,借以重新思考蒙元历史的叙事问题;辨明所记蒙元史事在后来的文献传承情况,从中追踪古代纲目体史书由私修转入官修的大致轨迹。历史21.6万字 - 会员
壮族社会文化发展史(上册)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民族间差异的所在。本书历述越人文化发展的进化和分化,一书在手既可以通观壮族在汉文化摄力圈内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又揭示了越人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分流,具述了越人原始群、原始母权制及父权制早期的文化,可观照越人是如何调适与客观自然界的关系并发挥自创力迈过重重关卡发展而来,并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历史71.5万字 - 会员
西北民族论丛(第17辑)
《西北民族论丛》以“西北民族”为研究重点,主要方向为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从学科来讲,西北民族研究不仅涉及历史学中的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学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大学科,反映了海内外相关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历史32.9万字 - 会员
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研究
本书以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为研究对象,旨在详细梳理和研究族群演进格局、“华夷之辨”思想对族群空间建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民族地理观建构路径,阐明民族地理观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关联。基于汉文史籍、汉译彝文史籍、考古、碑刻、环境考古等资料的梳理,文献分析、形象学、环境史、概念史等方法的使用,研究揭示:(1)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具有区域性与族群性双重特征,且西南族群演进的“区域性多元一历史34.1万字 - 会员
清朝索伦部与满洲关系研究
本书从民族关系的视角出发,动态地研究索伦部与满洲的关系,遵循民族演进发展的过程,注重民族意识的变化,重点研究民族精英人物对民族决策的影响,展现清朝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满洲统治者扩大疆域与整合民族的高超智慧。重视清朝实行的民族政策,分析民族联合的模式方法,总结出索伦部与满洲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并作出评价。通过现象,找出特点,总结规律,吸收清朝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当代民族工作历史22.8万字 - 会员
英雄史诗论集
当蒙古民族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国家的古老时代,各个分散的蒙古氏族和部族共同聚居于南西伯利亚和中央亚细亚的时候,出现了英雄史诗并逐渐得到发展,反映了蒙古氏族和部落的婚事斗争和对外争战。在那漫长的岁月里,蒙古氏族和部落出现许多勇敢无畏的英雄人物,为保卫家乡和和民众,与外来挑衅者入侵者进行长期艰难困苦的斗争,史诗歌颂了他们坚韧不拔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史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形象性和艺术性。本书基于作者对活态历史18.7万字 - 会员
壮族社会文化发展史(下册)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民族间差异的所在。本书历述越人文化发展的进化和分化,一书在手既可以通观壮族在汉文化摄力圈内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又揭示了越人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分流,具述了越人原始群、原始母权制及父权制早期的文化,可观照越人是如何调适与客观自然界的关系并发挥自创力迈过重重关卡发展而来,并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历史7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