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李零 刘斌 许宏等更新时间:2020-12-14 12:41:41
最新章节:后 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而考古学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也许难说二者谁更“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已经殊为精彩,蔚为大观。20世纪的考古发现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知,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看法。全书从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良渚古城、堪称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拨开古蜀迷雾的广汉三星堆、见证中西文明交流的小河墓地、秦始皇陵、汉代海昏侯墓、汉唐长安城、宋代沉船南海1号、敦煌莫高窟,分别由十位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人——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锦诗,以亲历者的角度为公众揭开考古探掘的面纱,带领读者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现场,讲述中国十个重大考古发现的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这一个个现场如同“时间胶囊”,展现了中国各阶段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提供了独立于文献之外的历史信息,给予我们另一种观察中国文明的视角。书中图文并茂,尽可能将考古报告中的位置示意图、平剖面图以及出土的重要文物结合起来,为读者还原一个现场的原境,并提供背景知识、发现过程、延伸阅读、博物馆展品等信息,将专深的考古报告、学术研究转化为面向普通读者的知识读物,可供对历史、考古有兴趣,以及有意参观遗址博物馆的读者阅读。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20-05-11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 记
- 3|藏经洞有哪些珍贵的文物?
- 2|莫高窟,一座世界艺术宝库
- 1|为什么会在大漠之中建造石窟群?
- 第十讲 敦煌莫高窟 ——璀璨的艺术宝库
- 3|“来样加工”的国际贸易形式在宋代就出现了?
- 2|浓缩了海洋时代的南宋商船
- 1|中国水下考古的诞生
- 第九讲 南海Ⅰ号 ——一艘价值连城的沉船,一段尘封海底的历史
- 3|长安城最繁荣的商业街
李零 刘斌 许宏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殷墟甲骨卜辞文例研究
本书对殷墟甲骨刻辞的文例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有:卜辞的类型研究,包括基本类型和复杂类型;大版龟甲卜辞的类型和对贞卜辞的类型统计分析;卜辞文例专题研究,对重贞、对贞、选贞暨补贞四种在甲骨卜辞类型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卜辞类型进行专题研究,内容包括卜辞的对称与不对称、正负关系、布局位置、行款方向等;对三角关系的卜辞、三卜式卜辞、三角形式排列的卜辞暨“千里路”进行专题研究;两种主要甲骨卜辞类型对贞和重复对贞历史9.7万字 - 会员
出土文献与《古文尚书》研究
清华简中《尚书》类文献二十余篇,有的是今文《尚书》,如《金縢》;有的是见于孔壁古文或百篇《书序》的篇目,如《尹诰》《傅说之命》;还有一些是今古文都没有的篇目,如《厚父》《封许之命》。本书以清华简为主要抓手,综合运用包括甲骨卜辞、金文、郭店简、上博简及马王堆帛书等在内的出土材料,推进《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研究。历史20.7万字 - 会员
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
本书借助“都城”这一视角,在“东亚都城时代”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下,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应。以十世纪唐王朝的灭亡和长安作为东亚都城典范的失坠为分水岭,本书尝试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九世纪之前日本对唐长安城空间的模仿与日本文人长安书写稀薄之间的龃龉;二是十世纪以降随着唐长安城的“消失”及东亚格局的变迁,“长安”如何成为日本文人建构国家认同,并在东亚世界获取历史33.3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珍藏古籍图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内藏有珍贵的宗教典籍、文献资料、手抄经卷,还有部分佛像、法器、宗教书画、名人信札题跋等多种典藏文物。本书收録了文博馆珍藏的古籍文献六十九种,多数为明清善本,且有几种是目前极为珍贵的孤本,如《渊颖吴先生文集》被鉴定为元刻本,是目前仅有的三套古籍善本之一,且保存非常完整。作者对此数十种古籍逐一进行整理,内容包括图书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等,并附有高清书影。历史8.5万字 - 会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文物保护研究(1950—1965)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集中推出学术精品、集中展示学术成果的一个窗口。浙江省社科联采取“鼓励申报、专家评审、资助出版、社会馆藏”的形式,每年遴选反映浙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优秀原创学术成果的书稿,以“当代浙江学术文库”的方式分期分批出版,及时向社会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思想、新发现、新进展,努力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组织出版《当代浙江学术历史26.2万字 - 会员
商代考古与甲骨学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上编,商代考古的论文14篇,既从宏观上总结数十年来殷墟地区商代考古发掘的收获,也从微观上对殷墟发掘中发现的一些遗迹(如基址、墓葬、车马坑等)及遗物(如青铜礼器、兵器、刀等)进行具体的研究。下编,甲骨学与文字学的论文26篇,内容涉及甲骨的整治与占卜;甲骨文的分期断代;殷墟新出土的甲骨文的考释、研究;论述甲骨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并将二者结合来研究甲骨文的字义及卜辞中的相关内容,历史44.7万字 - 会员
甲骨丛编(第一集)
本书对《甲骨丛编(第一集)》原书稿进行整体影印,作者董作宾拟运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对当时所见的全部甲骨文资料予以理董;考释部分先释文,再分专题考证,其间有多项对甲骨学的开创性研究。历史0字 - 会员
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与词讼文书整理研究
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与词讼文书是研究元代法律制度的重要一手材料。本书共收录了中国、俄罗斯、英国收藏的307个编号的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与词讼文书,纠正了以往录文中的部分错讹之处,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个相对准确且完整的本子。对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文书的考释研究,不仅可以一睹《大元通制》《至正条格》等元刊本与今本之异同,还可以了解元代基层审判中沿用古律、重视诏敕的特点。对黑水城出土元代词讼文书中术语、诉讼审判、历史13.5万字 - 会员
甲骨学发展120年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面向专业研究者与大众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旨在回顾、总结甲骨文发现120年来有关甲骨文基本知识、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和殷墟及周原甲骨文的发现发掘以及几代学人的研究探索、继承弘扬、开拓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作者历数甲骨学在政府的支持下,甲骨文研究成果逐渐普及化、大众化,甲骨实物与甲骨书法逐渐走进人民大众,进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甲骨学然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开始了政府推动下的甲历史3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