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内科纲要 验方类编
秦伯未更新时间:2020-03-30 11:55:31
最新章节:三、咬伤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8-01-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内科纲要 验方类编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秦伯未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外科证治全生集
本书由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在总结自己40余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以祖传秘方编成,于康熙五年(1740)刊行。1卷。分论证、治法、医方、杂证、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其中介绍常见外科病证治法65种,常用外科效方75首,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200余味药物的性能及炮制,医案15则。作者以治疗外科疮疡而擅长,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治疗上提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临床治医学4.7万字 - 会员
针灸临证实录:一位基层针灸师的实践心悟
本书作者司言词长期深耕于针灸临床,临证之于潜心研读中医经典,擅长情志疾病、颈肩腰腿痛及各种疑难杂症的针灸保健与治疗。本书内容乃作者临床实践所得及其他针灸师经验验证,主要内容包括针灸临证琐谈、十四经常用穴位应用经验、针灸医案五十例三个部分,书中所列医案从笔者近年来针灸临证验案中精选而来。本书内容真实原创,突出疗效,经验真实可靠,乃真正的针灸临床“针”功夫,可堪中初级针灸师、基层医务人员效仿学习,有助医学22.4万字 - 会员
医典重光·珍版海外中医古籍善本:医学统宗(校点本)
该医学小丛书的责任人为明代正德、嘉靖间老医何柬,书成于嘉靖己酉(1549),含子书7种,其中有3种(《难经本义补遗》《滑氏诊家枢要》《滑氏伯仁卮言》)为元代名医滑寿(伯仁)原撰,何柬选录或补遗。一种为李玉成原撰,何柬校正补遗。此外3种子书为何柬自撰,其中《医书大略统体》为历代医书评述,计评书45部,内不乏后世稀见之书,何氏评述多直言不讳,颇多新见。又《杂录》有何柬接受医学考试之文,为考察明嘉靖间医医学13.5万字 - 会员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儿童分册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应验的特点,因此目前国家倡导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大力推广。本书将小儿推拿、穴位敷贴、香佩疗法、药浴疗法、耳穴压豆疗法等五个适合应用于小儿的外治法,从作用机理、常用部位、药物选择、操作要点及其在各疾病治疗和保健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用词科学严谨,内容简明扼要,技术易于掌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合在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机构推广。医学4.6万字 - 会员
中医不孕与不育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基础篇,简明介绍中医治疗不孕不育发展史、不孕不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证思路、用药特色、研究现状等。下篇为临床篇,以病为纲,精选中医治疗效果显著病种十余种,每病从概述、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辨证分型、其他治疗方法(针推等)、名家经验、医案选读、预防调护、临证综述等方面论述。书末附有附篇,以表格形式简介辅助生殖技术。本书由多名国内中医生殖妇科、男科学界富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医学37.2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慎柔五书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为内科专著,由明代胡慎柔编撰,成书于明崇祯九年(1636)。分师医学4.8万字 - 会员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增订本)
郝万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伤寒论专家,首都国医名师,在中医界享有很高声誉。首版《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于2008年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多次重印,成为学习《伤寒论》的必读之书。本书系在首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增补郝万山教授近十年来新的教学经验和临床感悟,力求全面反映其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医学24.6万字 - 会员
李祥云治疗妇科疑难病临证思路与验案
本书主编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李祥云教授,本书分上下二部分,上部分为心得体会篇,下部分为病案篇。主要根据病案中的病情进行分析,发现共性与特性,引用古典文献对中医理论分析,探讨其机理,故而确定治疗思路。同时引用现代科研结果、药理、理论等,创造性阐发用药特点及经验。本书特别提到亮点部分为对病案的总结,并提炼出写出经验给人以启迪,既有理论方面,也可写用药体会,甚至个别特色药物的药理作用。本书作者从医学40.8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辨治实录
本书为作者中医临床五十余载的辨治实录。欲成为一位合格的中医,就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实践,把握仲景辨证思维的精髓,作者潜心研究《伤寒论》学术,深入学习姚梅龄老师的“六经表证”“焦膜病”理论,在继承中创新,并将新观念运用于内、妇等科的疑难杂病的治疗,探索艰辛,感悟良多。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医理论精髓,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不仅可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院校学生提供借鉴,也可供中医学1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