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的未来(英文版)
金灿荣更新时间:2020-08-13 19:32:35
最新章节:V.China's Future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崛起壮大。强大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或难题?不断强大起来的中国是否已步入世界强国之林?中国政府是如何在发展中兼顾公平的?这些都是本书关注的重点。本书主要介绍并回答了以下几个重点问题:1、从宏观的角度,围绕中国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介绍了我国政府的应对之方,分析了政策背后的发展思路。2、从微观的视野,生动展现了中国政府如何积极应对近几年来国内国外的各类事件,如何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何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3、从理论层面,诠释了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属性,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中国如何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国际关系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与矛盾,如: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如何构建中国的大国形象?逐步强大起来的中国如何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2-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的未来(英文版)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V.China's Future
- IV.A Long Way to Go Before China's Rise
- III.The Characteristics Dilemmas and Efforts of China's Reform
- II.The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 I.China's Pioneering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 Chapter Five The Road to the Future
- VII.Peace of the Taiwan Straits: Efforts of Mainland China in Promoting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s Relations
- VI.Adhering to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 V.The Long Course of National Reunification and Anti-Secession
- IV.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金灿荣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先秦社会治理思想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先秦诸子在理论上提出了一整套指导社会治理实践的学说,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社会治理思想。这些社会治理思想,不仅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理论提供一定的借鉴启示,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实践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朴智慧。政治15.9万字 - 会员
明代保甲制研究
本书系统研究明代保甲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明代中叶,黄册载籍日渐失实,官府对于户口的实际控制每况愈下,加之明初建立的卫所系统趋于瓦解,面对纷至沓来的内乱外扰,官府往往疏于防范,疲于应对。嘉靖之前已有不少地方官员尝试推行保甲法以加强户口管理,查举不法行为。嘉靖年间,在地方官员的大力推动下,保甲制大范围兴起并逐步完善。隆庆、万历年间,保甲制在全国南北各地进一步施行,尤其是沿海沿边地区因形势需要,推行范围政治11.2万字 - 会员
清代社会八旗贵族世家势力研究
八旗贵族世家、八旗官宦世家、八旗世家这些用语在清史学界一直以来就混同使用。本书以八旗贵族世家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清王朝创建的历史,对满洲、蒙古、汉军各显赫家族兴起情况作了全面的梳理,既关注八旗世家的家族发展史,又剖析了清代八旗贵族世家的不同成因。全书系统分析了八旗贵族世家的特权及其前后变化,讨论了八旗贵族世家子弟的教育、婚姻状况。从文选、武选两途对八旗贵族世家入仕升迁情况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并对八旗政治29.7万字 - 会员
新时期小说的农民意识现代转型
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化尤其是其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占据着决定性地位。新时期,伴随着包产的推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从各个方面体现出现代化的转型,也成为小说叙事的一个主要内容。目前,关于新时期小说中农民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很少,对农民意识现代转型的系统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力图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线索,从土地意识、身份定位、伦理困惑、科学意识、消费观念等五个方面梳理农民意识的现代转型,并由此探究农民政治19.4万字 - 会员
元代政治制度史
元代的政治制度,建立在蒙汉二元混合的政权结构与组织形式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监察机构职能的加强,行省制度的设立,土司制度的开创,以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机构的设置等,都为后代所承袭。元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政治28.8万字 - 会员
两汉中坚社会势力研究:以士大夫阶层为中心
所谓中坚社会势力,是指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支持某个王朝政权存在的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社会势力的中坚势力阶层或势力集团。秦亡于中坚社会势力的缺失。汉初有意识地对中坚社会势力进行了弥补。西汉前期,旧贵族、豪强、文吏、士人、贫窭者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实现了向士大夫阶层的转化。西汉中后期,士大夫间的关系逐渐紧密,由“相善”“厚善”发展为“同志”“同好”再到“党人”“吾徒”的群体性认同关系,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士政治19.2万字 - 会员
宋代地方官僚制度探研
本书是关于宋代地方州县官僚制度的论文集,主要研讨了宋代州级文臣职官的设置及其相关任用和管理制度、两种宋代特殊的基层职官体系监当官与巡检的设置与选任制度、宋代地方官任期制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两宋边远地区基层官员特殊的任用制度,以及州县胥吏制度等,试图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推进宋代地方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情况、宋代地方治理在维护王朝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时代特点等问题的基础性研讨,为反思新时代地方治理政治27.1万字 - 会员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1937~1945)
本书旨在考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行政机构改革的全过程,分析国民政府为实现“建国”任务而做的努力,如开放政权、成立民意机构、厘定事权、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等。战时改革有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体现了行政领域的制度化与现代化倾向,体现了国民党权威人物对完成“建国”的强烈愿望。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豫湘桂大溃败后改革被迫中断,留待战后继续推行。政治26.7万字 - 会员
党政统合下的基层协同治理研究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本书通过对湖南、四川多地基层治理实践的深入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一手资料,对“党政统合”“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在厘清基层治理制度变迁的基础上,着重从“纵”“横”两向分析了基层治理的体系建构、运行机制和能力建设;通过辨析目前基层治理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基于系统化的视角提出实现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政治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