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
邱涛更新时间:2019-10-12 19:26:50
最新章节:附录二 1862~1900年各省巡抚履历情况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通过对清同治、光绪两朝地方督抚群体结构和人事嬗递状况之梳理,着重分析了同光督抚的特性及其对晚清政局的影响。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和镇压捻军起义的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湘淮集团趁势崛起,而清廷通过“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确立了“湘淮分立”的调控路径。双方博弈的结果,最终导致湘淮集团由同治元年(1862)的全盛时期进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全面衰落的态势,地方实力集团呈现出从湘淮集团向北洋集团转换(1862~1900)的政治格局。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附录二 1862~1900年各省巡抚履历情况
- 附录一 1862~1900年各省区总督履历情况
- 参考文献
- 余论
- 第三节 清军将领徐邦道的“近代军事才能”和底气问题
- 第二节 从依克唐阿军看清军的武器装备与怯战问题
- 第一节 平壤战役中清军军储与叶志超的逃跑
- 第七章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军队控制权
- 第二节 中法战争中的军队控制权问题
- 第一节 中法战争前夕派系对清廷越事决策的影响力
邱涛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东海海域移民与汉文化的传播:以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为中心
本书以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为主线,追根溯源,从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的原因、时间及移居方式,闽人三十六姓居住地久米村的兴衰,琉球王国对闽人三十六姓的礼遇与重用,闽人三十六姓及后裔对琉球王国的贡献,闽人三十六姓对中琉朝贡贸易关系的作用与影响,闽人三十六姓氏源流考,久米村家谱与福建家谱的比较研究,福建中琉关系历史遗址调查等各个方面深入探究了明清福建移民对琉球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对中国与琉球绵延五百余年的政政治18.6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转型与职业分层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社会差别方面出现了很多明显变化,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差别等依然存在,并出现了新的情况。研究职业差别、职业分层是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的重要途径。本书试图通过对职业社会地位的测量,总结中国当前职业分层的特点,进而推断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特征。本书既着眼理论脉络的梳理,又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制度因素,力图为中国社会管理提供政策参考。政治25.8万字 - 会员
中国传统政治话语的体系建构:以《韩诗外传》为例
《韩诗外传》一书,为西汉初年诗经博士韩婴所编著,反映其立处秦汉鼎革之际,承接汉初百家余绪的“杂家”学术立场,经世致用的旨趣十分明晰。本书结合秦汉历史实践,通过对这一文本的分析,得出“王有天下的政治资源占有、礼法同治的政治治理手段、移孝作忠的政治伦理规范、君臣一体的政治角色肯认与天人合一政治思维模式”这一传统政治的话语体系,从核心价值、规范制度、社会伦理、政治角色和思维模式等五个层面,构筑出一幅传统政治19.6万字 - 会员
新时期小说的农民意识现代转型
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化尤其是其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占据着决定性地位。新时期,伴随着包产的推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从各个方面体现出现代化的转型,也成为小说叙事的一个主要内容。目前,关于新时期小说中农民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很少,对农民意识现代转型的系统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力图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线索,从土地意识、身份定位、伦理困惑、科学意识、消费观念等五个方面梳理农民意识的现代转型,并由此探究农民政治19.4万字 - 会员
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系下的海防职官与沿海治理研究
明清时期,受内乱、倭患、海盗及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为了御外敌、平内乱、治海洋,政府在地方行政体系中增设专职“海防”的官员,完善了军政协同的防御体系。本书基于明清时期国家治理海洋的需求,深入研究海防职官的产生背景、历史沿革、空间分布与职能演变,分析海防职官在海洋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作用与影响,进而揭示明清时期海洋治理的成效与不足,汲取历史经验。政治19万字 - 会员
共产国际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研究
本书充分利用解密档案《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从中国革命的外部环境即国际大背景切入,全面考察了共产国际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形成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所给予的影响和作用。共产国际的这种影响及作用由于受联共(布)内外政策的左右而呈现出双重性,本书尝试探究了共产国际有此双重性政策的深层次原因,客观地展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共产国际、联共(布)影响的程度,特别是对毛泽东政治29.9万字 - 会员
清代民国江西地区田宅契约研究
本书对3600件(套)未曾刊布的契约文书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将区域性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通过田宅交易相关数据和案例的梳理与分析,初步揭示了江西地区地权结构的特点,透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丰富对江西地区独具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交易习惯、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目前所见唯一以江西地区田宅契约文书为研究对象的专题性系统研究成果。政治20.4万字 - 会员
国家治理视域下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诉诸“民族区域治理理论”“民族—国家建构理论”“政治体系理论”“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工具,探讨了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课题。一是从总体宏观的格局来思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何以必要、何以紧迫、何以可能、何以可行;二是从中观、微观的视域探寻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指向、历史演进、现状剖析、成效经验、问题不足、路径优化。本书政治15.9万字 - 会员
清代盛京五部研究
清初,清廷为“隆重陪都”仿效京师六部在盛京设立户、礼、兵、刑、工五个部,统称为“盛京五部”。本书以“盛京五部”为研究对象,对五部的沿革、机构、人员、职能,以及五部与清帝、其他衙门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清代盛京的行政设置、土地、户籍、词讼、礼制、军务及旗民关系等,是学界首部对盛京五部进行全面、整体研究的学术著作。政治2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