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鲁迅全集(第十七卷)
鲁迅更新时间:2016-07-26 14:04:34
最新章节:第59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这一版《鲁迅全集》作为底本的。在编辑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风貌。全书内容和编排体例均与原版相同。
上架时间:2014-05-01 00:00:00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鲁迅全集(第十七卷)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59章 后记
- 第58章 附录(3)
- 第57章 附录(2)
- 第56章 附录(1)
- 第55章 文艺政策(16)
- 第54章 文艺政策(15)
- 第53章 文艺政策(14)
- 第52章 文艺政策(13)
- 第51章 文艺政策(12)
- 第50章 文艺政策(11)
鲁迅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陈守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论文集
陈守忠,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擅长西北史地研究,专攻宋辽西夏金元史,在研究中注重史籍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治史方法,出版《河陇史地考述》《宋史论略》等,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2021年是陈先生百年诞辰。为缅怀陈先生的道德文章,激励后人,我们编辑出版《陈守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论文集》。论文集共收录论文46篇,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每一部分的编排以作者年齿为序。第一部分为“怀念文章”,共10篇。该部分由陈守忠先生文学59.4万字 - 会员
故事形态学研究新进展
民间故事的形态学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本书精选汇集了近10余年故事形态学研究的最新论文成果,反映了形态学理论在民间故事以及其他文学艺术和文化领域(如小说、电影、游戏等)中的拓展应用,作者中既有著名教授专家,也有学界新锐和年轻学子,部分论文是首次公开发表。本书将有助于读者了解故事形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加深对此研究理论意义的理解,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文学21.3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研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6届年会论文集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文化语境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与理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2019年11月1日至4日,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6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性与当代性”学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此次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又恰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的时间节点上召开的。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和论文集的出版,对深化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学28.2万字 - 会员
张少康文集·第十卷:香港树仁大学教学讲义
本书为张先生在香港树仁大学的教学讲义,包括《国学概论》《中西文论要点比较》《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发展》《论曹雪芹及其》《元曲概说》五种。文学38.1万字 - 会员
时代考题的青年答卷
本书精选第二期北京大学青年理论骨干人才培训计划中学员撰写的优秀文章,字里行间既体现出青年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又立足于青年定位,结合青年学习生活当中的真实故事,以北大青年的视野与担当,用青年的视角挖掘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展现幸福生活的点滴变化,记录青年对于奋斗初心的追寻,对于时代使命的思考。文学9.8万字 - 会员
高铭暄学术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阐述了“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教授的教育思想、刑法学思想、学术思想。教育思想方面的文章主要围绕高铭暄教授的教学方法展开论述。刑法学思想方面的文章主要围绕传统犯罪论体系的重要意义以及高铭暄教授对国际刑法的突出贡献等主题展开,部分文章还进行了国别比较,例如将德日经验与中国现实进行比较;还有一些文章就高铭暄教授提出的量刑领域的论述如何指导新型智慧量刑(即人工智能辅助下的量刑)展开了探讨。学术思想方面文学30.8万字 - 会员
历史的长河:倪豪士《史记》研究论集
本书为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倪豪士的《史记》研究论集,收录了倪豪士教授《史记》学术史研究、《史记》《汉书》比较研究、《史记》编纂及《史记》翻译研究等方面的论文二十余篇。文学30.2万字 - 会员
赵馥洁文集(第八卷):静致斋哲话 静致斋诗稿
该书稿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赵馥洁先生的文集,赵馥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在传统价值哲学方面颇有建树。该文集共8卷,每卷的内容为:第一卷《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第二卷《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第三卷《关学精神论》《关学哲人诗传》;第四卷《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第五卷《哲苑耘言》;第六卷《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论文集;第七卷《哲学讲义》《哲学导论讲义》《价值哲学讲义》《中国哲学史文献学文学21.3万字 - 会员
藏族史诗《格萨尔》论稿
藏传佛教文化不等于藏族文化,但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交叉研究,也许是解决学科领域某些疑难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本书以作者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积淀为依托,解决了藏族史诗《格萨尔》研究中源头的许多疑难问题。作者认为,史诗《格萨尔》中不仅融入了大量的佛教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史诗的圆形结构。在藏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广大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以及藏传佛教界宗教人士,共同为文学2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