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10~16岁青春期亲子沟通心理学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努力探索内在与外在的世界,并逐渐独立于父母。同时,身心的剧变也使得他们出现了诸多的困惑,诸如生理、心理、学习、人际、情感等各方面。他们更容易由迷失走向叛逆,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难沟通。此时,父母又何尝不苦恼……为什么和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变得如此艰难?作为青春期孩子的摆渡人,我们又该如何与他们沟通来帮他们顺利成长呢?本书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解析沟通之道,为父母心理疏导12.8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好妈妈一定要懂的60个心理定律
众所周知,人类的种种行为都是在心理的支配下进行的。妈妈要想教育孩子、改变孩子,就应从了解和改变孩子的心理入手。这就要求为人父母者,在平时生活中掌握一些科学的、常见的心理学知识,总结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及其背后的心理规律。本书就是从这点出发,列举了教子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定律,并指导妈妈在这种心理定律之下应该如何科学地培养孩子,做一个合格而且成功的好妈妈。心理疏导13.2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课
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挫折教育+情绪控制+行为训练。只要父母有心,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变得勇敢、独立、乐观和坚强!心理疏导5.9万字3.3万人气 - 会员
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如果说0—3岁是孩子初生和健全成长发育的阶段,那么4—12岁便是孩子塑造品格、培养习惯、快乐沟通、锻炼社交力、管理情绪、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13岁前,父母一定要懂的那些心理学》将会告诉所有父母,如何与4—12岁孩子安心相处,如何摆脱教子过程的点滴烦恼。这是一本结束父母与孩子冲突对抗、带来父母与孩子亲密合作的智慧宝典,也是一本让数千万家庭拥有更加轻松快乐氛围的家长指导手册。心理疏导12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武装自己,帮助孩子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本书曾在北京德育科研网、北京中小学生家长学校网和《现代教育报》连续刊载,点击率高,可读性强,提供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每节还有“亲子活动”和“温馨提示”帮助家长解读家庭教育,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心理疏导12.3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让孩子敞开心扉的魔法沟通课
最强沟通术!利用轻松的图卡游戏走入孩子的心房。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学,是偷懒、忘了写作业还是被同学欺负?孩子成天忘东忘西,是记忆不佳还是容易分心?孩子说学校很好老师很亲切,但为什么早上出门时看起来不开心?你真的懂自己孩子在想什么吗?在日本,每年受邀举办超过两百场亲子讲座的“心理教练”原润一郎,通过倾听上千名孩童的“心内话”,研发出一套能理解孩子真正意图的“心灵维修魔法卡”。通过一边聊天一边游戏,成功化心理疏导2.3万字3.1万人气 我今天也要看孩子脸色
抑郁症是无处可说的秘密痛苦。大多数父母因内疚而痛苦,随后陷入抑郁的泥沼。这是一本妈妈的观察日记,写满了想告诉抑郁症患者家人的故事。患上抑郁症就像是走在一段漫长得看不到尽头的隧道,但要相信,最终都可以通过。看着闪闪发光的女儿逐渐暗淡下去的样子,妈妈日复一日地经历着“崩溃—重建”的过程。这不仅是一部观察日记,也是一部自省日记。妈妈剖开自己的心,不断反省、检讨、分析与清理,从无法接受、埋怨、自责到坦然接心理疏导5.4万字3.1万人气- 会员
“问题孩子”没问题
本书集结了22种“问题生”的类型,给父母支招一一应对,读懂“问题孩子”的心,帮他们快速走出阴影。叙述方式上针对孩子的常见“问题”,用案例、专家解析、支招的形式,将问题层层分析,摸清原因所在,指出解决之道,让孩子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帮孩子搬走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心理疏导13万字3.1万人气 青春期的二次成长:给青少年恰如其分的爱和支持
一个孩子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后,他过得幸福与否与他的“心理基本盘”是否足够强大有关。强大的“心理基本盘”涉及独立、稳定的自我,这样的人既有主见,也能适应环境;他们有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而非自我封闭;他们敢于追求成功,经营属于自己的事业。如此种种,几乎都与一个孩子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有关,因为青春期是一个探索与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要克服各种挑战,也要学习各种技能以应对更复杂的情境。父母之爱子心理疏导14万字3万人气- 会员
中国父母情绪管理
本书主要收录了对父母情绪管理的方法和建议,进而引导儿童进行恰当的情绪管理,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系统阐述低幼儿童的父母如何进行情绪管理的专著。它以现代情绪心理学和早期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现实生活中0—6岁宝宝情绪管理问题的各种表现,介绍了与儿童一生发展紧密相连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情绪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策略,可读性强、科学性强、实用性强,符合低幼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符合当代家长的教心理疏导11.4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让大宝爱上二宝:二孩家庭心理宝典
不管有多少人纠结犹豫要不要生二胎,我们还是可以预见,二孩家庭会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如何让大宝接纳二宝也成了让很多爸妈头疼的事儿。当你下定决心要生二胎时,除了自身的孕育条件和家庭条件等因素之外,你是否考虑过大宝的教养和心理问题呢?如何平衡大宝心理,轻松孕育二宝?怎样让大宝接受二宝,为日后的相处打好感情基础?……请翻开我们的书,看看专业育儿师是如何处理孩子的,他们如何教导大宝认识二宝、接受二宝,以及心理疏导10.2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儿童情绪管理
本书主要讲述了该如何去管理儿童的情绪,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系统阐述低幼儿童情绪管理的专著。它以现代情绪心理学和早期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现实生活中0~6岁宝宝情绪管理问题的各种表现,介绍了与儿童一生发展紧密相连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情绪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策略,可读性强、科学性强、实用性强,符合低幼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符合当代家长的教育需求,是被宝宝情绪问题困扰的家长朋友们的良师益友心理疏导10.4万字2.9万人气 抚养
“也许都是我的错,一定是我没把她教育好。”丈夫保罗与妻子玛丽娜正在把他们收养了12年的孩子索尼娅送去一家行为治疗中心。一路上,保罗都在反思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才会走到这一步。金发碧眼、古灵精怪的索尼娅,出生不久就被酗酒成性的生母弃养。幸运的是,在她刚满16个月时,被保罗夫妇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孤儿院收养,带到美国一起生活。令人崩溃的是,索尼娅从2岁起便开始表现出偷窃、说谎、语言操控他人、伤害家人的心理疏导17.2万字2.9万人气- 会员
爱与教养,父母要知道的教育心理学
本书着重从“让孩子按照自然规律成长”这一人性化的教育角度来构建内容,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遴选教育中本质、贴近当前教育生活的九个方面,以“爱、接纳、发现、赏识、唤醒、引领、规则、陪伴、放手”为成长关键词,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地展开行文,所有文字内容紧紧围绕“以孩子为本,转换教育观念”来阐述,文字自然清新,内容情理兼具,相信读过之后,会让你对教育孩子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心理疏导11.4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孤独症儿童潜能自然回归法操作指南
本书为“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新航线”系列作品之一,以直奔主题的方式通过家长教师问答展示了相关各界对如何促使“星孩转正”的探讨,对家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剖析。“只要选对了方向和路线,你的孩子也一样能够接近或成为正常儿童!”对孩子进行任何训练都必须符合孩子大脑的工作模式,这才能让他的大脑回到正常的发育路径和顺序。潜能自然回归法系统、整体地关注孩子发展,让孩子进入正向的积极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孤独症儿童心理疏导11.6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嫉妒蒙上比利的眼
越在乎,越嫉妒。比利和好朋友安冬一起参加一项校园活动,比利觉得自己应得最大的关注和奖赏,而最终当花落好友家时,比利嫉妒了。安冬成为众人的焦点,比利害怕自己不再受欢迎,认为这都是安冬造成的,他不惜捏造谎话、联合大伙儿与安冬为敌。安冬要怎么做才能阻止比利的愚蠢行为?要修复他们的友谊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安冬还愿意继续与比利为友吗?《比利被嫉妒冲昏了头》是《比利成长系列》丛书的第三本。该系列每本尝试解决一心理疏导2.1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解密青春期情绪
目前,困扰孩子的焦虑、抑郁、失眠、叛逆、自卑、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发生的比例直线上升,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父母、学校和社会教育工作者面前。本书通过一些案例展现了青春期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陷入的情绪困境,并从生活环境、心理成长、内在需要、思维模式、主观体验、行为界限、自我迷失、情感认知、品格教育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情绪背后的问题。书中不仅有案例分享、概念分析,作者还分享了自己在实际咨询中让家长使用的一些行之有效心理疏导11.7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找回错过的春天:14个孤独症儿童训练案例手记
本书作者为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康复训练科室的一位医生,多年来专门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心理障碍,以及儿童孤独症等发育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其将自己数年来所亲历的十余名孤独症儿童训练过程,通过叙事手记的形式进行记录整理,便形成了本书。全书共讲述了十四名儿童训练案例,叙述了他们被确诊为孤独症,以及开始接受训练前后的相关情况,大多涉及到他们的家庭、学校生活环境,教养方式、成长历程,多方辗转求助,艰难的训心理疏导17.2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情绪力:父母如何与孩子平和地沟通
本书从家长的角度探讨了情绪在亲子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全书通过日常亲子沟通中可能出现的诸多情绪问题,包括吃饭、穿衣、睡觉、出行、学习、社交、行为习惯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给出相应的具体解决方法,旨在帮助父母改善易怒、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重塑轻松、愉悦的亲子关系。心理疏导13.7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家有高考生
家有高考生,我们关心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考生的心理。本书以心理学前沿的专业方法论为基础,为处在高考这一特殊时期的家长提供行为指南,从陪伴、沟通、情绪处理等角度入手,抽丝剥茧分析考生心理,为家长正确引领、帮助孩子提供向导、方法和建议。本书为处于高三拼搏中的考生送去考前心理支持,为陪伴考生奋斗的家长指引心理调适方向。心理疏导8.1万字2.6万人气